A | A | A

第62章 齿轮的交响与实验室的星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后妈在七零:养崽搞科研两不误 http://www.220book.com/book/TD36/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OK猫”推荐阅读《后妈在七零:养崽搞科研两不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金秋十月,省纺织厂的实验室里暖意融融。中德技术团队围坐在巨大的工作台旁,桌上摊满了智能纺织机的设计图纸,各种齿轮模型和传感器零件散落其间,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机油混合的独特气味。桑宁指着三维投影里的齿轮组,用流利的英语讲解着传动方案,许晏清在一旁操作着仿真软件,屏幕上的齿轮正在虚拟空间里流畅转动。

“传感器的响应速度必须和齿轮转速完美匹配。” 汉斯教授的助手马克用红笔圈出图纸上的关键部位,“德国的光学传感器精度足够,但需要你们的智能算法来校准延迟。” 他推过来一个传感器模型,小巧的设备上闪烁着绿色的指示灯,“这是最新款,响应时间比之前快了 0.3 秒。”

向阳搬来个小板凳坐在大人中间,手里捧着他的机器人日记,时不时插上一句:“我觉得可以在齿轮箱里装个小摄像头,就像我的机器人眼睛,能看到有没有线头缠住!” 孩子的话让大家都笑了起来,桑宁惊喜地发现,这个想法竟然完美解决了传感器盲区的问题。

许晏清立刻在软件里添加摄像头模块:“阳阳的想法太棒了!视觉识别加传感器双重保障,故障率能降到 0.1% 以下。” 他调出仿真画面,虚拟摄像头清晰地捕捉到齿轮啮合的细节,“我们可以在摄像头外面装个透明防护罩,防止油污污染镜头。”

合作研发并非一帆风顺。中德团队在齿轮材料选择上产生了分歧:德国团队坚持用高强度合金钢,认为能提高设备寿命;桑宁却主张用轻质复合材料,虽然成本稍高,但能降低能耗 30%。双方争执不下时,向阳突然跑去拿来两个齿轮样品:“我们来比赛吧!看哪个齿轮转得更久!”

实验室里立刻响起齿轮转动的嗡嗡声。两个样品在测试台上高速运转,合金钢齿轮果然更耐磨,但复合材料齿轮转动时的噪音明显更小,能耗监测仪上的数字也低了一大截。汉斯教授盯着监测数据,最终笑着拍板:“用复合材料!中国朋友说得对,节能和低噪音对纺织厂更重要。”

晚上加班时,实验室成了温馨的小天地。王阿姨送来热腾腾的包子,德国工程师们好奇地学着用筷子,笨拙的动作引来阵阵笑声。向阳给外国叔叔们展示他的机器人表演,小念安则抱着布偶机器人在旁边跳舞,齿轮碰撞的清脆声和孩子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像首温暖的夜曲。

马克对中国的榫卯结构很感兴趣,向阳就找来木块教他拼装:“你看,不用钉子也能很结实,就像我们的齿轮啮合,靠的是精准的形状,不是蛮力。” 马克惊叹于这种古老的智慧,立刻提议把榫卯原理用到齿轮箱设计上,果然解决了外壳密封的难题。

研发进入关键阶段时,突然遇到了棘手的问题:传感器在高速运转下会受齿轮振动影响,数据出现偏差。团队连续三天都没找到解决方案,气氛变得有些沉闷。桑宁看着窗外飘落的秋叶,突然想起穿越时修复的第一台纺织机:“我们可以用机械阻尼抵消振动!”

她在黑板上画出阻尼器的草图:“在传感器和齿轮箱之间加个弹簧阻尼装置,就像给机器装个‘减震垫’。” 许晏清立刻计算参数,“用军工级的减震材料,阻尼系数调到 0.6,应该能完全抵消振动影响。” 汉斯教授看着草图,激动地站起来:“这就是军民融合的优势!我们在德国从来没想过这样的方案!”

测试成功的那天,实验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当智能纺织机的虚拟模型在屏幕上完美运行,传感器数据和齿轮转速完全同步时,中德工程师们互相击掌拥抱。向阳举着他的机器人跑过来,机器人胸前的屏幕上显示着 “成功” 两个字,这是孩子特意编写的程序。

周末的家庭日,汉斯教授带着团队参观新工厂的生产线。当看到巨大的智能齿轮在流水线上自动组装,机械臂精准地安装传感器时,德国工程师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向阳像个小导游,骄傲地介绍:“这条生产线每小时能生产 50 套传动系统,所有零件都有电子身份证!”

在 “小小发明家” 展区,德国工程师们被孩子们的作品震撼了。一个小女孩用齿轮和太阳能板做的小台灯正在发光,另一个男孩的风力机器人能自动跟着阳光转动。汉斯教授拿起向阳做的智能纺织机模型,模型上的小齿轮正在带动微型传送带运转,上面还 “织” 着根彩色的毛线。

“中国的技术启蒙教育太成功了!” 汉斯教授感慨地说,“在德国,这么小的孩子还在玩塑料积木,你们的孩子己经能理解机械原理了。” 他当场决定,要把 “小小发明家” 项目引进德国,让两国的孩子通过机械作品交流。

研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实验室的灯常常亮到深夜。桑宁和许晏清轮流回家休息,每次离开前都会给对方留张便签,上面画着齿轮和鼓励的话。向阳放学后就来实验室帮忙,给工程师们递工具、整理零件,小念安则在旁边的婴儿车里安静地玩着齿轮玩具,偶尔咿咿呀呀地给大家加油。

一个月后,智能纺织机的首台样机终于组装完成。当桑宁按下启动按钮,透明的齿轮箱里,经过特殊设计的齿轮组平稳转动,传感器闪烁着绿色的光芒,布料在传送带上流畅运行,整个过程安静得几乎听不到噪音。中德团队围在机器旁,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完美数据,眼里都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成功了!” 汉斯教授紧紧握住桑宁和许晏清的手,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这是中德技术合作的里程碑!我们的联合研发证明,不同国家的智慧就像齿轮一样,咬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最大的力量。” 他转身对向阳说,“小发明家,这台机器上要刻上你的名字,因为你是我们的灵感来源。”

庆祝晚宴上,大家轮流讲述研发过程中的趣事。马克笑着说:“我现在不仅学会了用筷子,还知道了‘榫卯’这个神奇的词,这比技术成果更宝贵。” 许晏清举起酒杯:“我最感动的是,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没有谁是旁观者,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共同面对。”

桑宁看着眼前欢乐的场景,突然想起刚穿越时的孤独。那些在县厂熬夜攻关的夜晚,那些在爆炸现场的生死瞬间,那些跨越时空的守护,都化作了此刻的温暖与荣耀。她看向身边的爱人,看着兴奋地和德国小朋友交换齿轮模型的儿子,看着被汉斯教授抱在怀里的女儿,心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深夜的实验室里,智能纺织机的样机还在进行最后的测试。齿轮转动的轻响像首温柔的歌谣,和窗外纺织厂的机器声遥相呼应。桑宁靠在许晏清肩上,看着屏幕上中德两国国旗旁边紧紧咬合的齿轮图案,突然明白:技术从来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连接心灵的桥梁,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是传承不息的希望。

属于她们的齿轮交响,才刚刚奏响最华彩的乐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TD3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后妈在七零:养崽搞科研两不误 http://www.220book.com/book/TD3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