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向大部队靠拢

小说: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作者:拾迩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章节无错乱精修!
 

山谷血战的惨痛教训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每个人心头。休整地简陋的木屋里,油灯摇曳。何又余、李政委和陈映山围着一张用弹药箱拼成的桌子,气氛凝重。

“不能再这样分散挨打了。”何又余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她指着简易地图上几个代表不同游击区的模糊标记,“鬼子扫荡越来越狠,我们这点人,这点枪,硬碰硬损失太大。得抱团,找更强的队伍汇合,集中力量打!”

李政委和陈映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和认同。

“青山同志,你和我们想到一块去了!”李政委用力一拍桌子,震得油灯火苗跳动,“我们早有此意!只是之前力量太弱,消息也闭塞,怕找不到可靠的门路,也怕被当成‘大鱼’吞并了。”他看向何又余,眼神灼灼,“但现在不同了!有你在,我们的‘本钱’厚实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一个地方!”

他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一个区域:“这里!晋察冀边区!聂司令的队伍!那是真正能打鬼子的硬骨头!鬼子在他们手上吃了大亏!而且,他们讲规矩,重团结,是真正为老百姓的队伍!只要能联系上,投奔过去,我们这点力量就能融入更大的洪流,发挥更大的作用!”

陈映山也点头,补充道:“对!集中力量,才能更好地保护青山同志的秘密,也能把你提供的物资用在更关键的刀刃上,支援更大规模的战斗!”

目标明确,行动立刻展开。李政委派出最精干可靠的交通员,携带密信和接头暗号,先行一步,尝试与晋察冀方面取得联系。工农游击队则收拾行装,再次踏上征途,目标——北方的晋察冀!

队伍在山峦叠嶂间穿行,尽量避开大道和城镇。何又余努力跟上行军的脚步,精神力的透支在充足的休息和营养补充下渐渐恢复。沿途的景象,却比之前的焦土废墟更添几分凄凉。

他们小心翼翼地经过一个又一个村庄。这些村子大多依山而建,土坯房低矮破败。村口少见人影,死气沉沉。偶尔能看到几个瘦骨嶙峋的老人,裹着破烂不堪的棉絮,蜷缩在墙根下晒太阳,眼神浑浊麻木。几个面黄肌瘦、肚子鼓胀的小孩,赤着脚在满是尘土的村路上追逐,看到突然出现的队伍,立刻像受惊的兔子般尖叫着跑开,躲进黑黢黢的门洞,只露出一双双惊恐的大眼睛。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绝望和恐惧的气息。一些房屋的门窗被粗暴地砸坏,墙上残留着被撕毁的日文标语痕迹。田地大多荒芜,杂草丛生,显然很久没人耕种了。

“鬼子搞‘并村’、‘无人区’,把青壮劳力都抓走了,年轻女人也……唉。”一个熟悉当地情况的老向导低声叹息,“留下的,都是跑不动的老弱病残。鬼子隔三差五来‘征粮’,其实就是抢!一粒粮食都不给留!乡亲们……全靠挖野菜、啃树皮吊着命……”

何又余沉默地看着。一个头发花白、脸上皱纹深如沟壑的老妇人,颤巍巍地端着一个豁了口的破碗,碗里是浑浊的、飘着几片野菜叶的汤水。她身边依偎着一个同样瘦弱的小女孩,眼巴巴地看着那碗汤,不停地咽着口水。

队伍在村外一处隐蔽的树林短暂休息。何又余找到李政委和陈映山。

“政委,陈先生,”她指了指那个死寂的村庄,“不能看着他们饿死。我想留点粮食。”

李政委眉头微蹙,带着警惕:“青山,你的心意是好的。但这里靠近敌占区,作者“拾迩月”推荐阅读《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我们行踪必须保密。贸然进村,容易暴露,也怕吓着乡亲,引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杯水车薪啊。”

“不用进村。”何又余语气平静,“趁队伍休息,我绕到村子另一头,选几户看起来最困难的人家,把东西悄悄放在他们门口。放完就走,不留痕迹。就用最普通的粗粮,玉米面、高粱米,用粗布口袋装。”

陈映山想了想,点点头:“这法子可行。动作要快,选最偏僻的几户。老张,你带两个机灵的战士,远远地给青山同志望风,确保安全。”

“明白!”老张立刻应下。

趁着天色渐暗,暮色西合。何又余在老张和两名战士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绕到村庄最破败、最边缘的几户人家附近。她动作迅捷,如同山间的狸猫。在一户用破草席勉强挡着门的土屋外,她将一袋约莫二十斤的玉米面轻轻放在门边的柴草堆后面。在另一户窗户纸都烂光的屋前,她把一小袋高粱米塞进了墙角的破瓦罐里。还有一户,只有一个瞎眼的老婆婆独自坐在门槛上,何又余把一袋混合的杂粮面,轻轻放在了老婆婆伸手就能摸到的石墩子旁。

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有晚风吹过荒草的声音。做完这一切,何又余迅速撤离,与望风的老张等人汇合,无声无息地回到了队伍休整地。

队伍很快再次出发,隐入苍茫的暮色山林。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惨淡的阳光照进那个死寂的村庄。

那个瞎眼的老婆婆摸索着起身,枯瘦的手习惯性地去摸门边的石墩子,想找个支撑。指尖触到的,却是一个沉甸甸、粗糙的布袋子。她浑浊的眼睛茫然地“望”着,颤抖着解开袋口,一股久违的、属于粮食的、带着阳光气息的味道钻入鼻腔。

老婆婆干瘪的嘴唇剧烈地哆嗦起来,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深深的皱纹滑落。她紧紧抱着那袋粮食,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如同破风箱般的呜咽,面朝着山林的方向,深深地弯下了佝偻的腰。

与此同时,另外两户发现门口“天降”粮食的村民,先是惊恐地西处张望,确认没有鬼子也没有外人后,才颤抖着扑向粮袋。他们死死捂住嘴,生怕发出一点声音引来灾祸,但那狂喜和难以置信的光芒,却点亮了他们原本绝望麻木的眼睛。他们迅速将粮袋藏进屋里最隐秘的角落,如同守护着无价的珍宝。

队伍继续向北跋涉。何又余没有再回头去看那个村庄。她只是默默地跟着队伍,脚步沉稳。沿途,只要条件允许,在确保队伍安全和自身隐蔽的前提下,她总会寻找机会,在老张等人的配合下,如同幽灵般掠过那些饱受苦难的村庄边缘,留下一点救命的粮食。

有时是半袋磨好的玉米碴子,有时是几块硬邦邦的、便于保存的压缩饼干,有时是一小罐猪油。每次都精准地放在最需要的人家门前或他们容易发现的地方。不留一言,不留痕迹,如同山风悄然拂过,只留下生的希望。

李政委和陈映山看在眼里,没有阻止,只是将外围的警戒布置得更加严密。他们明白,这些微不足道的粮食,救不了整个乱世,但或许,能支撑着几个老人和孩子,多熬过一个寒冷的冬天,多看到一丝黎明的微光。这,也是“青山”存在的意义之一。

队伍在血与火、饥荒与沉默的感激中,坚定地向着北方,向着那面代表着更强抵抗力量的旗帜,继续前行。每一步,都踏在苦难的大地上,也踏在通往希望的路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