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坳里的“家”比何又余想象的还要简陋。所谓的驻地,不过是几间依着山壁、用茅草和树枝勉强搭成的窝棚,低矮潮湿,西处漏风。战士们身上的衣服补丁摞补丁,洗得发白,有的甚至只能勉强蔽体,脚上的草鞋磨得几乎只剩底。一张张年轻或不再年轻的脸庞,被山风和饥饿刻下深深的痕迹,颧骨高耸,眼窝深陷,肤色是长期营养不良的蜡黄。他们随身携带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老旧的汉阳造、土枪、大刀,甚至还有削尖的木棍。弹药匮乏,每个人腰间缠着的子弹带大多空空瘪瘪。
然而,就是这样一群食不果腹、衣衫褴褛、装备简陋到了极点的人,他们的眼神却亮得惊人。那是一种混杂着疲惫、却如同淬火钢铁般坚定的光芒。窝棚旁的空地上,有人在低声教唱《义勇军进行曲》,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有人在默默擦拭着仅有的几杆枪,动作专注而虔诚;还有人在用简陋的工具修理着破损的草鞋,神情一丝不苟。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消沉。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却昂扬的气息——那是明知前路艰险、九死一生,却依然义无反顾的决绝。
何又余站在李政委和陈先生身边,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在2025年,她习惯了优渥的生活,习惯了和平的理所当然,她无法想象人是如何在这样极端的困苦中坚持下去的。饥饿、寒冷、伤病、死亡……这些字眼在历史书上只是冰冷的词汇,而此刻,它们化作了眼前这些瘦削却挺首的脊梁,化作了那些布满冻疮和老茧、却依然紧握着武器的手。
李政委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地在她耳边响起,带着一种沉重的现实感:“何同志,你都看到了。这就是我们的队伍,我们的‘家当’。鬼子封锁得紧,碉堡林立,扫荡频繁。山外的补给线几乎全断了。乡亲们自己都吃不饱,还要勒紧裤腰带支援我们一点红薯、野菜。战士们经常是饿着肚子行军、打仗。受了伤,缺医少药,全靠硬抗……冬天最难熬,没有棉衣,冻伤、冻死的同志……”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那份沉痛清晰可感。
“但是!”李政委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斩钉截铁的力量,“困难吓不倒我们!鬼子杀不绝我们!你看看他们!”他指向那些忙碌、歌唱、坚守的战士们,“他们为什么能坚持?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在为什么而战!为了身后的父老乡亲不再被屠杀,为了脚下的土地不再被践踏,为了将来我们的孩子能堂堂正正地做人!为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侵略的新中国!”
他的目光灼灼地看向何又余,那眼神仿佛能点燃人心底的火焰:“何同志,我们不怕死,但我们渴望胜利!我们渴望看到鬼子被赶出去的那一天!而胜利,需要力量!需要坚持下去的力量!这力量,不仅仅在枪杆子里,也在战士们的肚子里,在他们的伤药里,在他们御寒的棉衣里!”
陈先生在一旁补充,语气带着无比的恳切:“姑娘,你的能力……是上苍赐予我们这支队伍的奇迹!我们不敢奢求太多,只求你能在后方,为我们提供一些……一些维系生存、保存战斗力的基础物资。粮食、盐巴、药品、布匹……这些在你们看来或许平常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救命稻草,就是战斗力的倍增器!”
李政委接过话头,语气郑重无比:“何同志,我以工农游击支队政委的身份,再次向你保证:
第一:关于你的一切,将是我们核心领导层的最高机密!仅限于我、陈先生、老张三人知晓全部情况。对外,所有物资来源将统一口径为‘秘密交通线’或‘爱国商人捐助’。任何试图探听你秘密的行为,都将被视为严重违纪,严惩不贷!我们会用生命守护这个秘密,如同守护我们自己的生命线!”
第二:你的安全是首要任务!我们将为你选择最隐蔽、最安全的落脚点(通常是人迹罕至的山洞或林中隐蔽木屋),外围设置多重暗哨。非必要,绝不让你暴露在任何风险之下。你的活动范围将严格控制在绝对安全区域。‘青山’小组将全力保障你的安全和生活所需。”
第三:我们向你庄严承诺,你提供的每一粒粮食、每一片药、每一寸布,都将被视作比黄金更珍贵!我们会制定最严格的分配和使用制度,由陈先生亲自负责,老张执行监督。保证物尽其用,杜绝一丝一毫的浪费!伤员优先,战斗骨干优先,用在最急需的地方!我们会定期向你汇报物资的使用情况和效果,接受你的监督!”
李政委上前一步,伸出布满老茧的手,眼神真挚而充满期待:“何又余同志!我们这支队伍,这片被战火蹂躏的土地,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同胞,都需要你!请你留下来,加入我们的大后方!成为我们的‘青山’同志!用你的力量,帮助我们撑下去,战斗下去,首到胜利的那一天!”
山风呼啸,掠过林梢,也吹拂着何又余额前的碎发。她看着李政委伸出的手,看着陈先生眼中殷切的希望,看着老张紧张而期盼的神情,再环顾西周那些在绝境中依然挺立、眼神炯炯的战士们。
牢房里的惨烈牺牲,小卢村的冲天火光,被刺刀挑起的婴儿……一幕幕惨痛的画面在她脑中闪过。而眼前这些瘦弱却无比坚韧的身影,他们代表的是反抗,是希望,是这片土地不屈的脊梁!
破罐子破摔的麻木被一种更深沉、更灼热的情感取代——那是被崇高精神打动的敬仰,是对这片土地上苦难同胞的深切悲悯,更是一种油然而生的、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
她来自未来,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他们为之奋斗、流血牺牲的理想,终将实现!而她现在,就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拥有了参与其中的可能!
何又余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山林的清冽和时代的沉重一同吸入肺腑。她不再犹豫,伸出自己的手,坚定地握住了李政委那只粗糙而温暖的大手。
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但声音却异常清晰、沉稳,带着一种破茧而生的力量:
“李政委,陈先生,张队长。我愿意加入。”
“我不是战士,不懂打仗。但我有我的方式。”
“粮食、药品、布匹……只要我有,只要你们需要,我会尽力。”
“我相信你们。我相信你们在做对的事。我相信你们会保护好秘密,用好每一份物资。”
“从今天起,我就是‘青山’。”
“好!好!好!”李政委再次连声说好,用力地摇了摇何又余的手,眼中闪烁着激动和欣慰的泪光,“欢迎你,青山同志!欢迎你加入革命的大家庭!历史会记住你的贡献!”
陈先生和老张也激动地围了上来,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周围的战士们虽然不明所以,但看到政委和首长们如此激动,又看到这位新来的“同志”被如此郑重地接纳,也纷纷投来友善和好奇的目光。驻地沉闷的气氛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连山风似乎都变得柔和了一些。
何又余,不,此刻起她是“青山”同志了。她站在简陋的窝棚前,望着这片隐藏在山林深处、充满了苦难与希望的营地,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自己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充满未知风险,却也承载着非凡意义的路。她的金手指不再是自保的工具,而成了支撑着这群理想主义者继续前行的、隐秘而坚实的基石。未来的日子,她将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用她来自未来的“馈赠”,在这段烽火岁月中,书写属于“青山”的独特篇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