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2章 成功

小说: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作者:拾迩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章节无错乱精修!
 

青石峪的钢铁厂,不再是图纸上的蓝图,而成了向阳堡大地上一个喷吐着烟火与希望的庞然大物。

依山而建的两座改良版高炉如同巨人的脊梁,日夜不息地吞吐着矿石与木炭。

矿石破碎场里,简易的碎石机发出沉闷的轰鸣;

运送矿石的民工队伍沿着新开辟的坡道,喊着号子,将一筐筐希望的石头送进炉膛;

鼓风机的“突突”声成了这片山谷最强劲的脉搏。

何又余站在钢铁厂临时搭建的指挥棚里,空气中弥漫着矿石粉尘、木炭烟气和一种独特的、滚烫金属的气息。

她的算盘在这里拨得更快、更重。

每一斤铁水,都凝结着巨大的投入:海量的木炭、消耗飞快的耐火砖、磨损严重的工具、还有数百名工人的粮食、盐巴、简单的劳保用品…

“何处长,一号炉这班次出铁了!”一个满身烟灰、只露出两只亮晶晶眼睛的年轻工人兴奋地跑来报告。

何又余立刻戴上厚厚的帆布手套,快步走向出铁口。

炽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橙红色的铁水如同驯服的熔岩,从炉口奔涌而出,沿着耐火泥砌成的导流槽,注入下方巨大的、排列整齐的沙模中。

铁水流动的“滋滋”声,腾起的巨大白雾,以及那几乎能融化视线的光芒,每一次看都让人心潮澎湃。工人们穿着浸湿的厚麻布衣,用长铁钎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铁水流向,动作熟练了许多。

“温度稳定,流动性不错!”老赵头的声音在嘈杂中传来。

他像个老练的船长,站在离炉口最近、也是最热的位置,紧盯着铁水的颜色和状态,不时对鼓风机操作员吼两句调整风量。

他脸上沟壑般的皱纹里嵌满了煤灰,但眼神锐利如鹰。

然而,喜悦之下,暗流涌动。

“何处长,这样下去不行!”负责木炭供应的老孙头找到何又余,眉头拧成了疙瘩,“咱们的砍伐点越推越远,人手不够,运距太长!新开的炭窑,出炭率不稳定,好炭不够用!刚才老赵师傅说了,这炉铁水,就是因为掺了点次炭,温度差点意思,铁水发稠,杂质可能多了点!”

何又余看着沙模里渐渐凝固、表面带着更多蜂窝状气孔的生铁锭,心头一沉。

木炭,这土法炼铁的命脉,正成为制约产量和质量的瓶颈。

长期依赖山林,不仅不可持续,更会破坏根据地的生态根基。

“孙队长,煤炭…有眉目了吗?”何又余问。

老孙头摇摇头:“派出去几拨人了,附近小煤窑要么枯竭,要么被敌人控制着。

大煤矿更远…难啊!”

“不能坐以待毙。”何又余目光坚定,“第一,立刻组织人手,对现有木炭窑进行技术改良,摸索提高出炭率和优炭比例的方法,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集中攻关!第二,发动所有力量,寻找更远的、未被注意的林区,设立新的、有规划的采伐点和炭窑,注意轮伐!第三,煤炭!继续找!加派人手,扩大范围!路书记那边己经联系上级,看能否从更远的地方协调一点!”

第一批用自产生铁铸造的手榴弹壳和地雷壳送到了雷刚的特务营进行测试。

结果令人沮丧。

“轰!”“轰!”几声爆炸在试验场响起,烟尘散去后,雷刚黑着脸,拎着几块扭曲变形的破铁片和几个根本没完全炸开的哑弹走了过来。

“何处长,老赵头,你们看看!”雷刚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手榴弹,十个炸了七个!三个哑火!炸开的,破片太少,威力不足!地雷壳更糟,有的炸不开,有的炸得稀碎没杀伤力!这铁…太脆!杂质太多!”

老赵头拿起一块破片,用手指用力一掰,竟“啪”地一声脆生生断裂了!他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嘴唇哆嗦着:“是…是俺们没炼好…这铁…硫、磷高了…脆…”

军工生产,容不得半点含糊!次品的武器,不仅浪费资源,更会要了战士的命!一股沉重的压力瞬间笼罩了何又余和老赵头。

失败没有击垮他们,反而点燃了更炽烈的斗志!

何又余将老孙头、老赵头、铁匠骨干、学生兵、甚至路泽江从敌占区请来的两位曾在大冶铁矿干过的老师傅,全部集中起来!在钢铁厂旁搭起了一个更大的技术攻关棚。

矿石破碎必须更细!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最新章节随便看!筛分更严格!去除杂质泥沙!何又余调拨人力,加强矿石的清洗和分选。

木炭分级使用!优炭保军工冶炼!次炭用于民用铸造。

同时,一位老师傅提出尝试在炉料中加入少量石灰石 作为熔剂,帮助去硫脱磷!立刻试验!

鼓风温度、时长,木炭添加节奏,反复试验记录!两位老师傅带来了宝贵的经验数据。老赵头像块海绵,疯狂吸收着。

军工铸件采用更精细的沙模,浇注温度和时间严格控制。老赵头带着铁匠日夜守在铸造工棚。

最好的矿石、最优质的木炭、最熟练的工人、老赵头带着徒弟手工一点点抠出来的磨具。

每一炉用于军工的铁水,出炉前取样,由老师傅和学生兵快速检验,不合格坚决回炉!绝不将就!

后勤保障升级:军工车间工人伙食标准提高,供应绿豆汤防暑降温。简易的劳保口罩和防烫手套优先配给。

不知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失败了多少炉铁水,记录了多少本密密麻麻的数据。终于,在一个晨光熹微的黎明,当专门为军工铸造的第三炉铁水缓缓注入特制的沙模时,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看着铁水的色泽和流动状态,重重地点了点头。

几天后,雷刚的试验场再次响起爆炸声!

“轰!轰!轰!”

声音洪亮、短促、充满力量!烟尘散去,地面上散布着均匀而锋利的破片!几个模拟的木质标靶被撕得粉碎!

“好!”雷刚兴奋地冲过去,捡起一块还带着余温的破片,用力敲了敲,发出清脆的金石之音,“硬!韧!炸得开!破片足!这才是咱们向阳堡的‘铁拳头’!”

老赵头看着这一幕,这个倔强的老工匠,第一次在众人面前,用沾满油污和铁锈的袖子,狠狠擦去了眼角的泪水。

成功了!这不仅是技术的成功,更是意志的胜利!

第一批量产的、质量合格的向阳堡自造木柄手榴弹和铸铁地雷,被郑重地配发到一线部队手中。

战士们抚摸着那冰冷粗糙却无比亲切的弹体,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由自己人亲手铸造的力量,士气空前高涨!王铁山特意留了一枚手榴弹,别在腰上,逢人便说:“看看!咱自己家炼的铁,自己造的‘铁瓜’!硬气!”

钢铁厂的脉搏,彻底改变了向阳堡的节奏与面貌:

除了手榴弹和地雷,枪械修理所的师傅们开始尝试用自产铁打造刺刀、枪管衬套和迫击炮弹弹体。虽然产量有限,质量还在提升,但这意味着向阳堡的军工体系,开始拥有自己的“造血”能力!

更多的生铁被用于铸造坚固耐用的犁铧、锄头、镰刀!新解放区的农民们拿着这些铁疙瘩,开垦荒地的效率大大提高。

老农们摸着崭新的铁犁,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比木头的强百倍!一犁下去,又深又快!”

坚固的铁制零件开始出现在重要的桥梁、水车、甚至粮仓的门轴上。

工兵连修路架桥,也用上了自制的铁钎、铁锤和钢钎头,效率倍增。

钢铁厂成了最好的学校。

工人们从生疏到熟练,涌现出一批技术骨干。

孔小虎己经能独立操作鼓风机了。

那两位学生兵,在实践中学到的知识,远超书本。

何又余正筹划建立一所简易的工人夜校,请老师傅和有文化的同志授课。

何又余站在指挥棚外,望着山谷中灯火通明、烟囱耸立、人声鼎沸的钢铁厂。

机器的轰鸣、铁水的奔流、号子的铿锵,交织成一首雄浑壮阔的工业交响曲。空气中依然有烟尘,有高温,有挑战,但这片曾经沉寂的山野,正被一股名为“钢铁”的力量彻底唤醒,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算盘,上面的珠子似乎也染上了炉火的温度。

这算盘,算的是矿石与木炭,是汗水与智慧,是失败与重生,更是这片土地上,一个崭新时代艰难却无比坚定地拔节生长的声音。

当第一炉合格的枪钢在未来的某一天流淌而出时,那才是真正的燃点巅峰。

而此刻,听着这钢铁的脉搏,感受着向阳堡因工业而挺首的脊梁,她心中充满了无与伦比的豪情与期待。

后勤的战场,己与这钢铁洪流,彻底融为一体。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1934,我努力苟活 http://www.220book.com/book/TEZ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