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晴。实验室的空调呼呼作响,许星眠坐在角落的小板凳上,膝盖上摊开崭新的笔记本。
曾彦背对着她,正在调试数据采集模块,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串急促的声响。
"你在写什么?"曾彦突然回头,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许星眠的笔尖一顿,墨水在纸上晕开一个小圆点:"记、笔记..."她小声解释,"我觉得曾学长操作很流畅..."
曾彦冷哼一声转回去,但敲键盘的力度明显轻了几分。
中午十三点十七分,许星眠突然举起手,像课堂上提问那样规规矩矩:"曾学长,这里用'齿轮咬合'的方式会不会好一点?"
曾彦盯着她举在半空的手,嘴角抽了抽:"你想说的是DMA首接内存存取?"
"嗯嗯!"许星眠点头点得刘海都飞起来,"就是那个!"
实验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机箱风扇的嗡鸣。曾彦盯着代码看了半晌,突然删掉三行重写。进度条咻地跑到底,比预期快了整整十二秒。
"下午我有训练。"曾彦保存代码时突然说,"你要是来得早...可以自己先采集数据。"他顿了顿,又硬邦邦地补充,"密码是圆周率前八位。"
许星眠的笔记本己经记到第七页,边缘画满了小齿轮。她偷偷瞄了眼曾彦的背影,在今天的日志末尾画了个笑脸。窗外,九月的阳光正好,照得实验器材闪闪发亮。
下午放学,夕阳的余晖透过百叶窗,在实验室地板上投下金色的条纹。
许星眠独自坐在电脑前,指尖悬在键盘上方,迟迟没有落下。屏幕上打开的DMA配置界面像一座陌生的迷宫,她咬着笔帽,在笔记本上画下第七个问号。
"咔嗒——"
实验室门被推开的声音吓得她笔尖一抖。曾彦抱着篮球站在门口,运动服上还沾着草屑,显然刚结束训练就赶了过来。
"曾学长!"许星眠的眼睛瞬间亮起来,像突然通了电的小灯泡。
曾彦被这声欢呼惊得后退半步:"...嗯。"他放下篮球,凑近看她的笔记,那些用齿轮图案标注的疑问让他眉头舒展,"这里要改中断优先级..."
许星眠的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偶尔停下来画个小小的齿轮标记重点。曾彦发现她记笔记的方式很特别——把专业术语都转化成修理相关的比喻,SPI总线是"电线管道",DMA控制器是"自动传送带"。
"试试看。"曾彦让出键盘。
许星眠按自己理解的操作起来,虽然步骤生疏但逻辑异常清晰。曾彦看着进度条比预期快了两分钟完成,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
这个总爱举手提问的女生,思维竟像精密的齿轮一样严丝合缝。
曾彦接手后续进程后,许星眠便在一旁正专心整理资料。物理公式和编程指令在她脑海里自动转化成修理铺的工具墙,突然灵光一现——原来数学的函数就像扳手,物理的电路图就是管道布局...她激动得在笔记本上画了个带笑脸的大齿轮。
"嗒、嗒、嗒。"规律的敲门声响起。
陆远舟倚在门框上,目光扫过和谐的实验场景:曾彦专注调试设备,许星眠埋头整理资料,只有机器运转的嗡嗡声在室内流淌。阳光落在许星眠的发梢,给她镀了层毛茸茸的金边,她正无意识地抿着嘴巴——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进度不错。"陆远舟轻声说,把两盒牛奶放在桌上。
许星眠抬头,鼻尖上还沾着一点墨水:"陆远舟!我发现数学公式和修理工具..."
她兴奋的声音与机器运转声交织在一起,窗外的晚霞渐渐染红了整个天空。
曾彦看着两人凑在一起研究笔记的样子,突然觉得嘴里牛奶的味道,莫名有点酸。
晚上十点十五分,科技节项目群的群聊突然跳出程煜的@全体成员:
【各组汇报进度】
【@曾彦 @陆远舟 篮球训练结束来实验室】
【@林思语 @许星眠 明天开始联合调试传感器模块】
许星眠正咬着笔帽研究电路图,看到消息差点把笔帽吞下去。手机紧接着震动起来,林思语私发来三个大哭表情:
【我虽然参加过比赛但都是打下手啊QAQ】
【程学长是不是对我们有什么误解】
许星眠盯着屏幕上"联合调试"西个字,手指在键盘上悬了半天,最后只回了个齿轮转动的表情包。
第二天中午的实验台前,林思语把长发扎成利落的马尾,反复检查接线:"理论上应该先校准零点..."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像是在自言自语。
许星眠捧着笔记本站在一旁,上面画满了齿轮传动的示意图:"要不要试试从'小齿轮'开始?就是...那个信号放大器?"
"你是说增益调节?"林思语眼前一亮,但很快摇头,"但程学长强调过系统级调试的必要性。"
突然,频谱分析仪发出刺耳的警报。显示器上的FFT波形扭曲得如同混沌理论图示,信噪比严重超标。林思语迅速调出LabVIEW界面,开始检查FIR滤波器的参数设置。许星眠则取出数字万用表,按照陆远舟教授的"故障树分析法",逐个测量SPI总线的信号完整性。
"这个差分信号对的极性好像反了?"许星眠突然指向MISO和MOSI接口。
林思语俯身查看,发梢扫过示波器的屏幕:"天!真的是阻抗匹配出了问题!"她立即重新端接排线,"你是怎么发现的?"
"就像...齿轮的齿要对齐才能转。"许星眠比划着,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简图。
17:15的夕阳将实验数据投影在墙上。曾彦抱着篮球闯入时,眼前的场景令他愣住:林思语正在MATLAB中调试卡尔曼滤波算法,许星眠则用精密电位器调整着仪表放大器的偏置电压。两人之间的笔记本上,离散傅里叶变换公式与行星齿轮系示意图完美交融。
"信噪比提升到45dB了!减少了误差!"林思语兴奋地抓住许星眠的手腕,随即皱眉,"但谐波失真仍然有2.7%。"
陆远舟悄然而至,随手将外套挂在频谱仪上。他立即介入调试,修长的手指在网络分析仪上输入S参数。许星眠退到一旁,继续记录着锁相环的相位噪声特性。
当新的眼图出现在屏幕上时,曾彦惊讶地发现抖动仅有1.2UI:"这个时钟数据恢复电路怎么优化的?"
"是星眠的时序约束方案,"林思语笑着转身,却发现身旁的位置空荡荡的,"咦?我们的小星星去哪了?"
陆远舟的嘴角微微上扬。他单膝跪地,在工作台下方找到了蜷成一小团的许星眠。暖黄的灯光透过实验台的缝隙,在她脸上洒下斑驳的光影。少女枕着画满伯德图的笔记本,右手还松松地握着那支永远画齿轮的自动铅笔,呼吸均匀而绵长。那些精密的齿轮公差分析图被她当作最柔软的枕头,铅笔的 graphite 痕迹在脸颊上留下几道可爱的灰印子,像只偷吃墨水的小花猫。
程煜推门进来时,手里提着的夜宵盒还冒着热气。他看见陆远舟正轻手轻脚地将自己的校服外套盖在许星眠身上,动作轻柔得像在调试最精密的仪器。少年修长的手指将外套领子仔细掖好,又轻轻拨开她额前散落的碎发,指尖在触及皮肤时顿了顿,最终只是取走了那支快要滚落的铅笔。
"她提出用齿轮传动比来类比时钟分频,"林思语压低声音解释,眼睛却亮晶晶的,"结果误打误撞解决了我们的时序约束问题。"
程煜蹲下身,看见许星眠的笔记本从工作台下露出一角。
在密密麻麻的齿轮图示旁边,最新一页写着:【今天学到:1.信号放大就像给齿轮上油 2.林学姐敲代码的样子好帅啊!!!! 3.要买草莓牛奶谢谢陆远舟】
他轻轻放下宵夜,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便签纸,工整地写道:【熬夜记得带枕头】,然后小心地贴在了许星眠够得着的地方。
实验室的灯光温柔地笼罩着这群年轻人。窗外,九点半的校园己经陷入寂静,只有他们的梦想,还在这个小小的实验室里悄悄运转着,像一组精密的齿轮,严丝合缝地推动着彼此前进。
(http://www.220book.com/book/TFD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