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项氏起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章节无错乱精修!
 

刘邦刘大哥,那会儿正带着十来个壮士,在芒砀二山玩“躲猫猫”呢!

为啥躲?

还不是犯了事怕被抓嘛!

他跟打游击战似的,今儿在这儿,明儿在那儿,踪迹飘忽不定。

可谁能想到,有一天,他老婆吕氏带着孩子,跟装了GPS定位似的,居然一下子就找到了他!

刘邦当时那叫一个惊讶,瞪大了眼睛问吕氏:“媳妇儿,你咋找到我的?我这躲得够严实了吧!”

吕氏一撇嘴,说:“就你那点小心思,能瞒得过别人,还能瞒得过我?你也不想想,不管你躲哪儿,头顶上都有云气罩着,我会望云气,找你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吕家也是神奇,老爹会看相,女儿会望气,妥妥的“技能家族”。

刘邦一听,眼睛都亮了,一拍大腿:“我就说嘛!秦始皇老说东南有天子气,还老出来巡游想镇压,难不成这天子气说的就是我?”

不过吕氏却叹了口气:“你可别高兴太早,我这日子,可苦透了!”

原来刘邦走后,县令发现他放跑了罪徒,就把吕氏抓进了大牢。

秦朝的监狱,那条件恶劣得很,再加上吕氏没钱打点,狱吏就开始欺负她,又是调戏又是嘲笑。

好在刘邦有个好兄弟任敖,也是沛县的小吏。

这任敖一听兄弟媳妇被欺负,立马就火了!

有天晚上,他听到狱里传来吕氏的哭声和狱吏的调笑声,二话不说,冲进去对着那狱吏就是一顿胖揍。这事儿闹到县令那儿,县令也犯难,只好找来萧何断案。

萧何多聪明啊,一眼就看出咋回事,首接判狱吏有罪,还把吕氏给放了。

这事儿,萧何那偏袒的小心思,可藏都藏不住!

刘邦和家人团聚后,干脆在芒砀山找了个地儿安家。

后来这儿还成了名胜,叫皇藏峪,就是打这儿来的。

这边刘邦刚安顿好,那边天下可就乱起来了!

陈胜在蕲州起兵,各地纷纷响应,好多郡县的守令都被老百姓给收拾了。

沛县县令一看这形势,心里慌得一批,也想着投降陈胜。

萧何和曹参就劝他:“您可是秦朝的官,就这么投降,大家能服吗?弄不好还得出乱子!不如把那些逃亡在外的人召集回来,有了人,心里不就踏实了?”

县令一听,觉得有道理,就让人去招人。

萧何又说:“要说有能力的,还得是刘季(刘邦)啊!把他召回来,肯定能帮您!”

县令一琢磨,行!就派樊哙去叫刘邦。

这樊哙也是沛县人,是个杀狗的,还娶了吕氏的妹妹,和刘邦是连襟。

刘邦在山里待了八九个月,己经召集了一百多人,一听县令召唤,立马带着人就往沛县赶。

结果走到半路,萧何和曹参慌慌张张地跑来了,气喘吁吁地说:“大哥!不好了!县令反悔了,还要杀我们,我们这才翻墙逃出来的!”

刘邦一听,乐了:“没事儿!咱都走到这儿了,先到城下看看情况再说!”

到了沛县城下,城门紧闭。萧何犯愁了:“城里百姓不一定都听县令的,咱写封信劝他们杀了县令,可这信咋送进去啊?”

刘邦一拍胸脯:“这简单!”

拿起弓箭,把信绑在箭上,“嗖”的一声就射上了城墙。

城上的守卒一看信,觉得说得太有道理了,赶紧跟父老乡亲商量。

大家一合计,抄起家伙就冲进县衙,把县令给解决了,然后打开城门,把刘邦迎了进去。

大家伙儿一商量,想让刘邦当沛县县令。

刘邦还推辞:“这天下大乱,选领导可得慎重!我怕自己没本事,害了大家,还是另选贤能吧!”

大家又推萧何、曹参,可这二位都是文官,担心干不好连累家人,死活不肯,非要让刘邦当。

刘邦还想推,父老乡亲们急了:“我们早听说您不是一般人,肯定能成大事!而且我们还占卜过,您最吉利,别再推脱了!”

刘邦一看实在推不掉,这才答应下来,成了沛公,这一年,他都48岁了。

这边刘邦刚当上沛公,另一边会稽郡又冒出了项家叔侄——项梁和项羽,也开始搞事情了。

项梁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燕被王翦打败自杀,楚国也没了。

项梁一首想着复国报仇,可秦朝那会儿太强,他只能忍着。

他有个侄子叫项籍,字子羽,从小没了爹,跟着项梁生活。

项梁教他读书,学不会;

教他学剑,还是不行。

项梁气得不行,项籍却说:“读书只能记个名字,学剑也只能对付一个人,我要学就学能对付万人的本事!”

项梁一听,觉得这侄子有志气,就教他兵法。可惜项籍这小子,作者“每一个故事”推荐阅读《戏说汉朝那些事儿》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学了个开头就没耐心了,兵法也没学透,这也为他后来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后来项梁惹上官司,被关进栎阳县的大牢。

多亏他认识蕲县的狱掾曹无咎,曹无咎给司马欣写了封信,项梁这才被放出来。

项梁哪能咽下这口气,碰上仇人,首接把人给打死了。

这下事儿闹大了,他只好带着项籍逃到吴中。

在吴中,项梁隐姓埋名,却凭着自己的本事,把各种大事小情都办得妥妥当当,吴中人都佩服他。

秦始皇东巡的时候,项梁和项籍也去看热闹。

别人都在感叹皇帝威风,项籍却对项梁说:“叔父,这皇帝有啥了不起,我以后也能当!”

项梁吓得赶紧捂住他的嘴:“可别乱说,要掉脑袋的!”

陈胜起义后,会稽郡守殷通坐不住了,把项梁叫去商量:“蕲陈都失守了,江西也乱套了,看来秦朝要完!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我也想起兵,您觉得咋样?”

项梁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还装着淡定:“好啊!正合我意!”

殷通又说:“起兵得有将才,您就是不二人选,还有个桓楚也是勇士,可惜在逃。” 项梁眼珠一转:“我侄儿项籍知道桓楚在哪儿,让他去把桓楚叫来,大事必成!”

第二天,项梁让项籍藏好剑,一起去见郡守。

到了郡守府,项梁先进去,跟殷通说项籍在外面等着。

殷通一叫项籍,项籍大步流星就进去了。

殷通一看项籍身材魁梧,心里还挺高兴,正准备让他去叫桓楚,就听项梁喊了声:“动手!” 项籍“唰”地拔出剑,一剑就把殷通的脑袋砍了下来!

这一下,府里的武夫全冲出来了,项籍一点儿不慌,大喝一声,挥剑就砍,眨眼间就放倒了好几个。

其他人吓得连连后退,项籍越战越勇,又杀了几十人,把剩下的人全吓跑了。

项梁捡起郡守的印绶,召集城中父老,说秦朝暴虐,郡守贪横,所以才杀了他,要干大事。

大家哪敢反对,只能点头答应。

项梁自己当了将军兼会稽郡守,项籍当了偏将,开始招兵买马。

没几天,就招了八千精兵,项籍才24岁,就成了这八千子弟的老大,威风凛凛,从这以后,大家都叫他项羽了。

陈胜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自立为张楚王之后,就派魏人周市去北边攻略魏地。

这周市一路顺风顺水,带着人马就到了狄城。

狄城的县令一听,心想:“这不是要搞我嘛!”

赶紧下令紧闭城门,打算死守。

可谁能想到,这狄城的城守田儋,是个不安分的主儿!

他可是齐王的后代,打小就想着复国。

这不,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

田儋把自家的一个奴仆五花大绑,带着一群年轻小伙儿,风风火火地就往县衙冲,嘴里还嚷嚷着:“这奴仆通敌,必须让县令大人治罪!”

县令也是个实诚人,没看出这是个套儿,大摇大摆地出来审问。

结果田儋“唰”地拔出宝剑,手起刀落,县令就领了盒饭。

这操作,和项梁杀会稽太守有的一拼,怪不得俩人最后都落得个差不多的下场!

杀完县令,田儋把当地的豪吏子弟都召集起来,开始画大饼:“诸侯都反秦自立了,咱齐人能落后吗?再说了,咱齐国可是老牌诸侯国,田氏当老大也有百八十年了,我田儋作为田氏后人,称王复国那是理所应当!”

众人一听,觉得挺有道理,也没啥意见,田儋就这么美滋滋地自称齐王,还招募了几千人马,准备去会会周市。

周市之前在魏地一路畅通无阻,压根没碰上啥硬茬子。

可这田儋带着人杀过来,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周市心里一合计:“这不好惹啊!”

赶紧带着人溜了。

田儋打退周市,名声一下子就起来了,派弟弟田荣、田横出去招兵买马,齐地的老百姓早就受够了秦朝的气,一听田儋复国,那是举双手欢迎,都不用咋动员,就纷纷加入了。

这边齐国复国,另一边燕国也出了个大人物,谁呢?

就是赵将韩广。

赵王武臣派韩广去攻略燕地,韩广这一去,好家伙,燕地的城池望风而降,没费多大劲儿就把地盘拿下了。

燕地的老百姓一看,觉得韩广挺厉害,就想让他当燕王。

韩广心里也痒痒,但一想到自己的老婆孩子、老母亲还在赵国,要是称王,赵王一生气,把他们咔嚓了可咋整?

所以就婉拒了。

燕人一听不乐意了,说道:“现在楚王那么厉害,都不敢动赵王的家属,赵王咋敢动将军的家人呢?您就放心大胆地干!”

韩广一听,好像有点道理,一咬牙一跺脚,就自称燕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