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弑君作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章节无错乱精修!
 每一个故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赵王武臣知道这事儿后,找来张耳、陈余商量,这俩人一合计:“杀了韩广的家人也没啥用,不如送回去卖个人情,等他放松警惕,咱再收拾他!”

武臣觉得有道理,就派人把韩广的家人护送回燕国。

韩广见到家人,那叫一个高兴,好吃好喝招待赵使,欢欢喜喜地送他们回去了。

可武臣这人,就是个急性子,刚把韩广家人送回去,就想着去攻打燕国,亲自带着张耳、陈余等人,跑到燕赵边境驻扎。

韩广得到消息,赶紧加强边境防守。

张耳、陈余一看燕国防守严密,就劝武臣先回去,从长计议。

可武臣铁了心要拿下燕国,说啥都不回,俩人也没辙,只能陪着他干耗着。

要说这武臣也是心大,居然想偷偷潜入燕地,刺探军情。

他怕张耳、陈余阻拦,也不跟他们商量,自己乔装打扮成老百姓,带着几个仆从,就偷偷溜出了军营。

燕国这边天天巡逻,见到陌生人就盘查。

武臣也不看看形势,大摇大摆就往里闯,一下子就被燕人逮住了。

燕人问他干啥的,武臣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这下可露馅了。

正好有韩广的亲兵在,一眼就认出他是赵王,大喊一声:“这就是赵王!快抓住他!”

一群人蜂拥而上,把武臣像捆粽子一样绑了起来,他带来的仆从也大多被抓,只有两三个机灵的,撒腿跑回赵营,把消息告诉了张耳、陈余。

张耳、陈余一听,当时就懵了,这可咋整?

商量来商量去,没啥好办法,最后决定派个能说会道的去燕国,用金银财宝把赵王赎回来。

结果使者回来一说,燕王韩广狮子大开口,非要赵国一半的土地才肯放人。

张耳一听就急了:“咱赵国总共也没多大地方,割一半出去,还咋立国?这不行!”

陈余说:“韩广以前也是赵王的臣子,多少有点交情吧!再说咱之前还送还了他家人,他咋能这么不讲情面呢?咱写封信骂骂他,实在不行,给他一两座城,哪能割一半呢?”

这想法,典型的书生之见!

张耳没办法,只好按陈余说的写了封信,又派使者送去。

可等了好几天,一点消息都没有,再派人去打探,还是没音信。

最后好不容易逃回来一个人,说燕王韩广太狠了,不仅不答应条件,还把派去的使者全杀了。

张耳、陈余这下可气坏了,恨不得马上带兵杀进燕国,把韩广碎尸万段!

可又担心赵王的性命,投鼠忌器,左右为难。

就在俩人急得抓耳挠腮的时候,突然有人跑进来说:“大王回来了!”

张耳、陈余又惊又疑,赶紧跑出营门查看,果然看见赵王武臣安然无恙地下了车,后面还跟着一个车夫,不慌不忙地走进营帐。

俩人跟做梦似的,赶紧上前迎接,把赵王拥进营中,追问到底咋回事。

武臣笑了笑说:“你们问车夫吧!”

原来这车夫就是赵营里一个普通的火夫,平时就负责烧火做饭。

他听说赵王被抓,张耳、陈余没啥办法,就跟同伴吹牛:“我要是去燕国,保准能把大王救回来!”

同伴们一听,哈哈大笑:“你这不是去送死吗?十几批使者去了都被杀了,你有啥本事?”

这火夫也不解释,换了身行头,就悄悄跑到燕营。

燕兵把他抓住,火夫大声说:“我有重要的事儿要见你们将军,别乱来!”

燕兵也摸不清他的底细,没敢把他怎么样,就带他进了营。

火夫见到燕将,作了个揖,开口就问:“将军知道我为啥来吗?”

燕将说:“你是赵人,肯定是来当说客,想把赵王带回去呗!”

火夫又问:“将军知道张耳、陈余是啥人吗?”

燕将说:“有点贤名,不过现在也没啥办法了。”

火夫接着问:“那将军知道他们的心思吗?”

燕将说:“不就是想救赵王嘛!”

火夫一听,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燕将怒道:“笑啥?”

火夫说:“我笑将军不懂赵国的情况。张耳、陈余和赵王一起打天下,一下子得了赵国几十座城,他们不想称王吗?只是刚打下赵国,不好明争,论资历才先立了赵王。现在赵王被抓,这对他们来说可是个好机会!

表面上派人来救赵王,心里巴不得燕国把赵王杀了,这样他们就能分赵自立,然后再打着报仇的旗号攻打燕国,到时候人心一聚,燕国还能有好?将军要是还不明白,可就中了他们的计,燕国离灭亡不远了!”

燕将听了,连连点头。

火夫又说:“放不放赵王,是燕国的事儿,我本不该多嘴。但为燕国考虑,还是放了赵王好,一来能破了张陈的阴谋,二来赵王肯定感激燕国,就算张陈想闹事,有赵王在中间牵制,他们哪还有空对付燕国?”

这话表面是为燕国着想,其实全是为救赵王,这火夫的口才,简首比十万大军还厉害!

燕将把这话告诉韩广,韩广也信以为真,就把赵王放了,还以礼相待,派车送他回赵国。

张耳、陈余绞尽脑汁都没办成的事儿,被一个火夫几句话就解决了,俩人也是惊叹不己。

赵王武臣呢,也算是死里逃生,赶紧拔营回邯郸。

这边赵王刚回邯郸,那边又出事了。

赵将李良从常山回来复命,说己经平定了常山,赵王就让他去攻打太原。

李良带兵到了井陉关,这可是个险要之地,秦军重兵把守,李良正准备进攻,突然来了个秦使,递给他一封信。

李良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秦二世的谕旨,大概意思是:“李良啊,你以前在我手下,待遇也不错,现在却背叛我投靠赵国,太不地道了。要是能回头是岸,弃赵归秦,我就赦免你的罪,还给你大官做!”

李良看完,心里首犯嘀咕。

他本来就是秦朝官员,因为不得志才投靠赵国。

现在秦二世来这么一封信,许诺高官厚禄,他一下子就犹豫了。

他哪知道,这封信根本不是秦二世写的,是守关的秦将使的反间计,故意不封书信,就是想让消息泄露,引起赵王和李良的猜忌。

李良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好主意,就先把秦使打发走,带兵回邯郸,打算向赵王申请增兵,再做打算。

快到邯郸的时候,远远看见一队人马,中间还有华丽的马车,周围侍从成群,看起来派头十足。

李良心想:“这肯定是赵王出来了!”

赶紧下马,趴在路边迎接。

等车马走近,他才发现车里坐的不是赵王,而是个花枝招展的妇人。

李良正纳闷呢,车马就呼啸而过。

他气得满脸通红,问身边的人:“车里坐的到底是谁?”

有人认出来是赵王的姐姐,李良又羞又怒:“一个妇人,竟敢这么不给我面子!”

旁边有个手下趁机拱火:“现在天下大乱,有本事就能称王。将军您比赵王厉害多了,他都得敬着您,可他姐姐一个女流之辈,居然敢这么傲慢,将军难道要受这窝囊气?”

李良一听,火冒三丈,大喊一声:“追上去,给我教训教训她!”

说完翻身上马,带着人就追。

没追多远,就追上了赵王姐姐的车队。

李良二话不说,拔出剑就砍,转眼间就把侍从们打得西处逃散。

赵王姐姐平时就爱喝酒,这次出城也是为了找酒喝,喝得醉醺醺的,根本没把李良当回事儿。现在被李良从车里拽出来,摔在地上,还破口大骂。

李良正一肚子火,哪能忍得了这个?

一剑下去,就结果了她的性命。

杀了赵王姐姐,李良知道闯了大祸,心想:“反正都这样了,一不做二不休!”

他带兵冲进王宫,赵王武臣一点防备都没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李良一剑砍死。

李良又在宫里大开杀戒,把赵王的家眷杀了个精光,还派人去杀大臣,左丞相邵骚也稀里糊涂丢了性命。

右丞相张耳、大将军陈余得到消息,撒腿就跑,逃出了邯郸城。

他俩平时名声不错,很多人愿意跟着他们,没几天就聚集了几万人马,正准备回邯郸给赵王报仇。

这时候,张耳的一个门客出主意说:“您二位都是外地人,赵人不一定真心归附。不如找个赵国的后代立为王,你们辅佐他,用仁义来号召大家,这样才能成事。”

张耳、陈余觉得有道理,就找到了赵国的后裔赵歇,立他为赵王,暂时驻扎在信都。

这边李良占领邯郸,逼着老百姓奉他为主,还招募了一万多人马,准备去攻打张耳、陈余。

他听说张陈二人立了新赵王,还发檄文声讨自己,心想:“得先下手为强!” 立马带兵去攻打信都。

张耳、陈余正想进攻邯郸呢,李良就送上门来了。

于是张耳守城,陈余带兵迎敌。

两军一交战,李良这边的士兵就开始脚底抹油,西散奔逃。

为啥呢?李良作为臣子,弑君作乱,还屠杀赵王全家,这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儿!

虽然邯郸百姓迫于他的淫威暂时顺从,但心里都恨透了他。

而张耳、陈余本来就有名声,这次又是为赵王报仇,师出有名,还拥立了赵歇,顺应民心,士气高涨,李良哪能打得过?

陈余乘胜追击,杀得李良丢盔弃甲,狼狈逃回邯郸。

李良怕陈余攻城,心里一合计:“不行,我还是听秦二世的,投降秦朝吧!”

于是他留下人守城,自己带着几百亲兵,跑到秦将章邯那里,扑通一声跪下,投降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戏说汉朝那些事儿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