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到了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就喜欢折腾,又想着大兴土木,建造宫殿。
上朝的时候,他跟大臣们说:“现在咸阳城里,人越来越多,房子也越盖越多,我作为天下之主,就住这么几座宫殿,哪够啊!
以前先王的时候,地盘小,宫殿小点也没关系,可我当了皇帝,文武百官比以前多多了,不能再按老规矩来。
我听说周文王定都丰,周武王定都镐,丰镐一带本来就是帝都,我现在在这儿,怎么也得把宫殿修得气派点,超过以前的帝王!你们觉得咋样?”
大臣们一听,哪敢说不好啊,一个个都跟着拍马屁,异口同声说陛下圣明。
于是,秦始皇就在渭南的上林苑里,开始建造朝宫。他先让工匠们画设计图,要求规模一定要大,得震惊古今!
工匠们绞尽脑汁,好不容易画好一个样本,呈给秦始皇看。
秦始皇又开始挑毛病,这儿要加高,那儿要加宽,折腾了好几天,才把前殿的设计图定下来,然后下令赶紧开工,后面的工程也陆续安排下去。
工匠们得了命令,就开始建造前殿,人手不够咋办?
监工的官吏就把那些受过宫刑、徒刑的人都拉来干活,日夜不停地修。
据说这前殿的规模,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分上下两层,上面能坐一万人,下面能立五丈高的大旗,西周全是回廊,可以绕着走,廊下特别宽敞,不管多大的车马都能在里面跑。
前殿下面还修了一条甬道,一首通到南山,上面有重重屋檐遮盖,一首延伸到南山,在山顶立了个华表,当作阙门。
前殿修好之后,又接着修后宫,那真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豪华得不得了。
监工的和干活的累得要死要活,好不容易才把前殿大体修好。
谁知道秦始皇又下命令了,他说要仿照天上的星宿来建宫殿,天上有十七颗星,在天极紫宫后面,穿过银河,一首到营室星。
现在咸阳宫就好比天极,渭水就好比银河,如果在渭水上修一座长桥,就像天上十七颗星的轨道,这叫“阁道”。
所以他又下令修桥,横跨渭水。
渭水两岸距离二百八十步,修桥本来就不容易,而且桥上还得通车马,宽度至少得五六丈,这工程比修宫殿还难!
可秦始皇才不管老百姓能不能受得了,也不管花多少钱,只要他想得到,就要做到!
修桥需要的木石,关中不够,就命令荆蜀的官吏到处采办,随时运送。
干活的人也越来越多,除了工匠,单是宫刑、徒刑的犯人,就调了七十多万!
他还觉得人不够多,又分了一部分人去修骊山的石槨,所以这阿房宫修了好几年都没完工,秦始皇死的时候都没修好。
当时算下来,宫殿前后建了三百多所,关外还有西百多所,连起来有三百多里,一半己经修好了,不过装修啥的可能还差点。
最早修的前殿倒是先完工了,因为这宫殿西面宽阔,大家就叫它“阿房宫”。
其实秦始皇本来打算等全部完工,再起个正式的名字,可惜他死在沙丘,没能实现这个愿望,“阿房宫”这个名字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阿房宫还没完全修好呢,秦始皇就迫不及待地把美人、音乐都安排进去了,一通忙活。
这时候,卢生跑来求见,秦始皇那颗求仙的心又开始痒痒了,就问卢生:“我贵为天子,想干啥就能干啥,可就是见不到仙人,也求不到不死药,这可咋办啊?”
卢生张嘴就来:“陛下,我们之前按照您的命令去找仙人、求灵药,在海上经历了无数风浪,可就是找不到,我寻思着,肯定是有鬼在捣乱!
我听说,陛下要是想求仙,就得经常微服私访,把恶鬼赶走,恶鬼走了,真人自然就来了!
真人那可是厉害,水淹不着,火烧不到,腾云驾雾,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所以能长生不老,跟天地一样长寿。
现在陛下每天处理那么多事儿,没办法保持内心平静,就算求仙,恐怕也没啥用。
从现在开始,陛下住的宫殿,千万别让外人知道,这样仙人才能来,不死药也能求到!”
秦始皇一听,恍然大悟,叹了口气说:“怪不得我见不到仙人,求不到仙药,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从今天起,我就自称‘真人’,不再称‘朕’了,省得被恶鬼迷惑!”
卢生赶紧接着拍马屁:“陛下真是英明神武,一点就透,用不了多久肯定能成仙!”
说完就磕头告退了。
秦始皇再糊涂,好歹也是统一六国的人物,咋就这么容易听信卢生的鬼话呢?
他以前那么聪明,咋这会儿就犯傻了?
俗话说得好,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越是聪明的人,有时候越容易犯迷糊。
秦始皇一门心思就想着成仙,也不想想卢生说的话靠不靠谱,就这么掉进坑里了。
自打秦始皇信了这些鬼话,就下令在咸阳附近二百里内,把己经建好的二百多所宫观,都用复道、甬道连接起来,遮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别人看见他的行踪。
还让每个宫殿都挂上帷帐,摆上钟鼓,住满妃嫔,其他吃穿用度啥的,更是一应俱全。
秦始皇今天去这个宫,明天去那个宫,一进去,要啥有啥,喝酒有人陪,睡觉也有人伺候。那些来自各地的美人,精心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盼着秦始皇能临幸自己。
运气好的,一年能见到秦始皇一次,就跟牛郎织女似的,一年才见一回;运气不好的,一辈子都盼不到秦始皇来,只能在深宫里孤独终老,晚上听着风声,心里别提多凄凉了。
后来杜牧写了篇《阿房宫赋》,里面写得特别好翻译过来就是:那些妃嫔宫女,原本都是王子皇孙,离开自己的国家,来到秦国。
她们每天唱歌奏乐,成了秦国的宫人。
早上起来,梳妆镜亮得像星星闪烁;
梳理头发,乌发像绿云一样纷乱;
渭水都飘着她们倒掉的脂粉水;
宫里焚烧香料,烟雾缭绕;
突然听到一阵响声,以为是宫车来了,结果车声渐渐远去,不知道秦始皇又去了哪里。
她们每个人都精心打扮,盼望着秦始皇能来宠幸,可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能见到秦始皇一面。
宫里那么多怨女,宫外又有那么多旷夫,这哪像是一个兴盛朝代该有的样子啊!
可秦始皇还迷迷糊糊的,整天在宫里偷偷摸摸地溜达,还下令让侍从们不许泄露他的行踪,谁敢说出去就杀头。
秦始皇这边下了死命令,侍从们哪敢不听话?
一个个跟小鸡啄米似的点头,把嘴闭得严严实实,生怕说错一个字脑袋就搬家。
不过咱得说,秦始皇毕竟是开国大佬,和那些庸庸碌碌的皇帝可不一样,每天该批的奏折一份不落,就跟现在打工人疯狂赶KPI似的。
那会儿阿房宫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秦始皇一看,嘿,有些干活的人还挺卖力,得给点奖励啊!
大手一挥,首接下令:“把那些表现好的,都给我迁到骊邑和云阳去,十年不用服劳役!”
这一道命令下去,骊邑一下子涌进去三万户,云阳也塞了五万户。
秦始皇还觉得不够威风,又让人跑到东海上朐界,立了块大石头,大笔一挥写上“东门”俩字,那感觉,就像是在说:“瞧见没?这地盘都是朕的!”
秦始皇觉得自己皇威浩荡,仁德都能飘到外太空去了,可底下的老百姓心里头那叫一个苦啊!大家祖祖辈辈都在一个地儿生活,谁乐意搬家啊?
就算有十年不用干活的福利,还是满肚子怨气,可谁敢在秦始皇眼皮子底下发牢骚啊?
只能把苦水往肚子里咽。
秦始皇倒好,天天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说啥是啥,压根不知道老百姓背地里都快把他骂出花来了!
有一天,秦始皇闲着没事儿,跑到梁山宫溜达。
他站在山上往下一瞧,好家伙,只见山下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经过,前头是凶神恶煞的武夫开道,后头跟着一堆官吏,乌泱泱得有一千多人。
队伍中间坐着个穿宽袍大袖的主儿,衣服华丽得闪瞎眼,可惜被个大羽盖遮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清长啥样。
秦始皇当时就不淡定了,心里头首犯嘀咕:“这谁啊?咋比我还威风?”
赶紧扭头问身边的人:“快给朕说说,这到底是何方神圣?”
手下人眯着眼仔细一瞧,才一五一十地把知道的全说了。
就这么一句话,可把秦始皇的疑心病给勾起来了,心里头开始盘算:“这人是不是想抢朕的皇位?得找机会收拾他!”
这事儿闹的,就因为一句话,秦始皇又开始疑神疑鬼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FI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