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2年8月17日上午9点,深圳市政大楼二厅。
这是一座典型的八十年代建筑,方方正正,没有半点花哨,仿佛这场听证会的舞台,天生就为“权力交锋”准备。
林天佑穿一身深色西装,步入大厅。他面色沉静,手中只握着一本笔记本。
会议主持人是市法规处副主任魏纪良,五十出头,眼神带着一种“不动声色的凌厉”。
主持台一侧,是三位委员。
其中一人,是梁子晖——法学出身,三十岁出头,脸上写着“试图留下痕迹”的急切。
“林先生,请说明你所谓的‘市民红利机制’为何不构成非法集资?”
林天佑站起身,不急不缓:
“布心一期项目设定三重退出机制,五类风险提示,收益计算与开发红利挂钩且由律师信托监管,未向任何无判断能力群体推荐,不设固定利率或本金回购。”
“这不是集资,这是收益分享的结构化参与。”
梁子晖冷笑:“你这是绕弯子。”
“那么请梁委员解释,按照民法条款第112条,‘约定回报率’是判定非法集资的要件之一。但我们并无承诺固定回报,只提供浮动结构,这如何构成非法?”
梁子晖语塞。
魏纪良皱眉:“林先生,请注意听证会是说明会,不是辩论会。”
林天佑点头,鞠躬:“明白,我只是习惯了用逻辑回应问题。”
场面一度冷却。
【二】
就在此时,门口传来一阵骚动。
乔琳走进来,身穿黑裙白衬衫,手持一份资料,神情坚定:
“我是前观察组驻点成员,现以独立顾问身份提交一份备忘录。”
魏纪良皱眉:“您现在是什么职务?”
“非现职,仅作为研究者提交一份分析材料,不作评判。”
林天佑转头望向她,目光中闪过一丝不安。
乔琳将备忘录递上台,声音平稳:
“我只是想提供另一个角度:所谓制度破坏者,也可能是旧规则盲区的修复者。”
这句话在听证会会场内外,引发不少小声议论。
【三】
中午时分,听证会休会。
林天佑在市政大楼天台,迎着烈日抽烟。
乔琳走了上来。
他递出烟,她摇头。
“你为什么要来?”他问。
“我不想让别人写你的结局。”
林天佑苦笑:“你不怕被你的系统放弃?”
“他们己经放弃我了。”
他看着她,眼神突然炽热:
“乔琳,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输光了,你还会在我身边吗?”
她没说话,只是慢慢走近,伸手替他把领带拉正。
低声说:
“别输了,我很怕输的人。”
她眼神首视,声音如针:
“但如果你赢了,我就嫁给你。”
林天佑轻轻吸了口气,抓住她的手,没说话。
【西】
下午听证会继续。
魏纪良提问更为尖锐:“你能保证所有参与者都对风险有完整理解吗?你怎么防范金融欺诈?”
林天佑立于台前,语气平静:
“我们设有问答登记、回访回录、退出冷静期机制,并设外部第三方回访抽检。”
“这比市内任何金融机构现有标准都高。”
他说完这句话,望向梁子晖:
“我们不是在规避规则,我们是在补规则。”
听证会沉默许久。
魏纪良最终表示:
“听证资料将上交常委会审批,本会不作裁决。”
但这其实是胜利。
因为——他们没能找到一项可以“实锤”他的错误。
【五】
当晚,林天佑回到事务所,一言不发。
会议室里坐着高层。
刘子阳起身:“我们该谈谈了。”
他递出一份协议:
“我想退出事务所。”
“原因?”
“你不再是那个带我们创业的人。你现在想建的是一个不可控制的帝国。”
林天佑接过协议,沉默许久,最终说:
“我尊重你。”
“离开前,请帮我安排城市智库的初始预算拨款。”
刘子阳点头,拿起外套离开。
乔琳看着他的背影,问林天佑:
“你会后悔让他走吗?”
林天佑点头:“会,但不能挽留。”
“为什么?”
“因为我要建的东西,只能靠走到底的人来守。”
【六】
几天后,林婉秋再次来访。
她带来一份新协议:
允许“小球道”品牌独立存在;
出版集团仅负责渠道发行与编辑建议;
但条件是:林天佑必须参与他们主导的一项“城市文化发展规划”顾问团。
林天佑看了看协议,反问:
“你们是想让我成为你们那一套系统里的点缀?”
林婉秋语气平静:
“我们是想把你变成制度的一部分。”
“我不是花瓶。”
“你也不是野人。”
林天佑笑了:“合作可以,但我要一票否决权。”
“只要你保证别让内容变成你的宣传册。”
他们彼此注视。
这是两个权力模型间的博弈——文化与资本。
但此刻,林天佑学会了更稳地谈条件。
作者“华夏区的变型兔”推荐阅读《九十年代金融大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FZ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