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2年8月20日,事务所高层会议室。
桌上是一份厚达二十页的草案:《战略合伙人制度试行方案》。
杜启文念出核心条款:
核心事务股东可转换为战略合伙人;
每一战略合伙人享有20%分红权,但须承诺锁定三年;
非合伙人员工可依绩效按年配股,鼓励“内部孵化”;
所有制度更改须由事务所“结构委员会”批准,主席由林天佑兼任。
“也就是说,你仍然保留最后决策权?”王程不满地皱眉。
“我不信托你们去开一家店,我是在拉一条河。”林天佑平静道。
“这条河的源头,如果失控,全系统就会塌。”
这番话一出,会议室陷入沉默。
他们意识到,这不再是一个“公司”,而是一种形态的重组。
【二】
同日下午,“城市智库”第一次全员会议召开。
五位成员分别是:
曹秋实:社会结构学者,冷静、系统,主张“社会权力网格化”;
许一白:城市历史研究者,擅长拆解行政语境下的制度变迁;
宋如山:经济评论员,曾任南方财经版主编;
林婉秋:出版集团代表,文化协商派;
赵明扬:留英青年,公共政策研究者,怀疑派代表。
开场不久,赵明扬便提出问题:
“你们说要重建规则,但你们现在的项目,从形式到内容,依旧是旧体制逻辑的延伸。”
“你不是在变革,而是在打擦边球。”
这话一出口,气氛骤然紧张。
林天佑却不怒,反而认真看着他:
“那你来定义什么是变革。”
赵明扬盯着他:“最起码要敢于拆掉一部分旧逻辑。”
“你指哪部分?”
“比如财务的封闭性、话语权集中性、风险外包行为。”
林天佑点头:“很好,下一次你来做内部结构评审。”
众人皆惊。
但赵明扬眼里浮现一丝火光。
林天佑知道,他要的不只是认同,而是碰撞。
【三】
与此同时,体育体系扩张也遭遇阻力。
事务所试点项目“青训佛山分支”方案被佛山市体育局拒绝备案,理由是:
“模式不明,组织关系复杂,不便支持。”
杜启文一脸焦躁:“他们就是怕咱们把原来那帮拿提成吃回扣的踢出去了。”
林天佑却语气冷静:
“别急,这说明我们的模式己经构成实际威胁。”
他命人重新制定一份“联办方案”:
青训由事务所提供技术和管理;
注册归属佛山体校;
九十年代金融大亨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九十年代金融大亨最新章节随便看!经费50%为事务所社会资金,50%为体校拨款;
成绩归属体校,但营利部分归事务所,比例为4:6。
这是一份妥协,也是一次“制度渗透”。
林天佑说:
“你不能打败他们,就让他们在你的规则里呼吸。”
【西】
8月21日晚,林天佑独自在办公室批文件。
门被轻轻推开。
乔琳走进来,手里拿着两个啤酒罐头。
“今天,不许谈公事。”她坐下,拍桌子,“我说真的。”
林天佑笑着接过,拉开拉环,喝了一口。
夜风吹进来,两人并肩坐着,看窗外远处灯光。
“你知道吗,”乔琳突然说,“我以前最怕的是孤独。”
“所以我才总想找个稳的系统,稳的逻辑,稳的日常。”
她看向他,轻声道:
“可是你让我明白,有些人是天生不能安稳的。”
林天佑看着她:“你后悔吗?”
“你呢?”乔琳反问。
“我不后悔,但我害怕。”他顿了顿,“我怕我拖你下水。”
“你不拖我,我早就溺死在自己的世界里了。”
她伸手握住他,声音哽咽:
“我不怕你输了,我只怕你一个人去打仗。”
他们第一次,在黑夜里拥抱。
没有誓言,也没有承诺。
只有两个互为庇护的战友,在时代洪流中靠得更紧。
【五】
但他们并不是唯一布局者。
8月22日,一份匿名信出现在《南方观察》编辑部,附带一份文件夹,标题是:
《林天佑事务所运作结构图与潜在风险点分析》
其中包含:
分红机制草图;
青训招生推介口供;
城市智库初期筹款明细;
一张被圈出的合伙人私下信件影印页。
信末留下一句:
“谁来监管监管者?”
冯仲铭站在报社楼下,打着伞,笑而不语。
【六】
同一天,林天佑收到林婉秋短信:
【你要不要写一本书?】
他愣了一下,回拨电话。
“你说什么?”
“我说,把你这些经历写下来。”
“写给谁看?”
“写给后面来的人。”
“你怎么突然……”
“我怕你消失了。”她停顿片刻,“没人知道你想干什么。”
林天佑坐在沙发上,望着窗外雷声滚滚,沉默良久。
然后他说:
“那我得活得久一点。”
—
(http://www.220book.com/book/TFZ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