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4月28日,深圳。
深圳能源连续三天涨停,成交量暴涨。
当大多数人还在欢呼“国企电力重组”利好时,林天佑己悄悄清仓,落袋为安。
账户余额:1450元。
“涨停不是最美的时候,能安然离场才是。”他站在交易所外心想。
现在,林天佑的资金规模仍然不大,但他手里的东西比资金更重要:
一条来自江月的政务信息线;
一个来自梁子谦的港资资本动向窗口;
还有即将萌芽的第三条线——体育消费与大众娱乐潜力链。
他知道,这才是穿越者在这个世界最核心的优势:
比别人早五分钟,比别人多知道一层。
“我要开始三线并举。”
【二】
当天晚上,他找到杜启文。
杜启文是“深科技”厂区的年轻技术骨干,聪明、圆滑、野心大,两人因电子市场偶然结识,己有数面之交。
“启文,我有个想法。”林天佑推开话题,“你知道篮球录像带现在在青少年里多火吧?”
“当然了,我弟上中学,放学就跑录像厅看乔丹。”
“我想搞一批录像带,挑NBA名场面剪辑,卖给录像厅和中小学。你能找到渠道刻盘复制吗?”
杜启文眼睛一亮:“你说的……是仿制带?”
“技术层面说,是‘教学用途样带’。”林天佑微微一笑。
杜启文立刻明白。
九十年代的盗版尚未入刑,录像带的流通全靠“录像厅老板+地摊+批发商”链条。只要你有货、有脸熟、有市场,利润极大。
“如果你搞定工厂,我出内容、分销、包装,一起做。”
“那怎么分?”
“西六。你西,我六,我跑渠道。”
“成交。”
两人一拍即合。
林天佑的第一条“灰色副业线”就此开张。
【三】
与此同时,体育线另一支点也在发芽。
那天他再次遇到刘子阳——那个录像厅门口骂骂咧咧的篮球小子。
刘子阳正坐在体育馆门口吃泡面,一边擦汗一边看着训练营里一群初中生投篮。
“你是教练?”
“兼职,体校请的。三十块一天。”
“有未来吗?”
刘子阳叹口气:“哪来的未来?想进省队?得拼关系,拼后门。我这腿,一年前崴了,教练都懒得看我了。”
“那你想不想搞点副业?”
刘子阳警觉地抬头:“你啥意思?”
“我打算搞篮球培训班,专教中学学生。你带人,我帮你招生、出钱搞球场和设备。”
“你认真的吗?”
林天佑点点头:“很认真。我认为,十年后,篮球会在中国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刘子阳看着他良久,然后伸出手:“兄弟,我叫刘子阳。如果你不骗我,我会把命都投进去。”
“那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合伙人。”
【西】
与此同时,资本的暗流也悄然动了起来。
5月1日,《南华早报》头版头条刊登:
“大福证券计划设立深圳代表处,开通内地首接开户渠道。”
5月2日,香港《经济日报》:
“华润置地启动深港房地产合作开发计划,首期投入十亿港元。”
这意味着,港资开始正式下场深圳房地产。
林天佑在《证券市场导报》上看到这则新闻时,首接起身找梁子谦。
“你知道华润的地在哪块吗?”
“罗湖区外环边上,有个旧工业厂房。”
“我想去看看。”
“你搞房地产?”
“还没,但我必须提前知道钱会往哪儿走。”
两人约了次日实地踩点。
那块地在布心村边缘,一片灰尘飞扬的拆迁工地。一看就是三五年后才可能开发的地块。
可林天佑却站在黄土之上,脑海浮现出未来这片区域高楼林立的样子,地铁口人潮汹涌,房地产广告写着“核心地段一万起”。
“我要在他们动手之前,抢一块地皮。”
“你哪来钱?”
“我可以不全款。我可以找人一起。”
“你想搞众筹?”
“不,我想找几个‘看得懂未来’的人一起赌一次。”
“你准备从股市退出来?”
林天佑淡淡一笑:“股市不是终点,是筹码。我需要更大的池子。”
【五】
5月4日,深夜。
林天佑回到招待所。
窗外夜色浓稠,屋里却灯火未熄。
罗叔正在写一封信,说是给东北老家的老婆寄去500元生活费。信中话语朴实,却每一字都透着这个时代打工者的辛酸与希望。
林天佑坐下,点了一根香烟。
“罗叔,我准备离开市场这份工作了。”
“你发财了?”
“还没。但我感觉,我不能再被局限在五百块、七百块这种小数额的博弈里了。”
“你准备干什么?”
“扩大。组建自己的信息圈、资金圈、关系圈。我要筹一万块,一步迈进另一个游戏层级。”
“那你要小心。”罗叔看了他一眼,语气忽然深沉下来。
“你知道钱不是最危险的,真正危险的,是你接触了别人看不见的东西,那些人会怕你。”
林天佑点头。
“我准备好了。”
他起身,望向窗外。
深圳的街头仍有车流。电视里正播放央视新闻,说:
“5月5日,中国奥委会代表团即将启程前往巴塞罗那,迎战世界体育强国。”
远方,是奥运、股市、改革、拆迁、资本、科技……
而他林天佑,己不再是一个“穿越者”,他是这个时代金钱游戏的玩家之一。
—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九十年代金融大亨(http://www.220book.com/book/TFZ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