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合伙人计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十年代金融大亨 http://www.220book.com/book/TFZN/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

1992年5月6日,深圳。

烈日炙烤下的电子市场仍然人潮涌动。林天佑站在高高的公交站牌下,眼神没有落在眼前车流,而是投向城市更深的未来。

他脑海里盘旋着三个字:

一万块。

这是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从现有资金中筹出第一笔足以撬动大项目的本金。不再局限于股市里小打小闹,而是真正从博弈者跨入博弈操盘者的门槛。

而筹资的方式,他己经想好了。

——合伙人计划。

他要找到五个志同道合的人,每人出两千,由他统一操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这种形式,在后世叫“基金”。

但在1992年,只是江湖上的信任赌约。

这份信任,得靠“战绩”换来。

而林天佑,刚好有这样的履历。

两次炒股,全部盈利。副业操作精准,录像带生意刚一铺开就引来多家录像厅询价,篮球培训项目报名火爆。

这天晚上,他带着手绘的《合伙人计划书》,敲响了罗叔的门。

“林兄弟,你这是要干嘛?”

“我需要一万块。我要做一个更大的项目。”

“什么项目?”

“提前入场一块待拆迁地的商铺使用权。我们不买地,只要合同权。两年后,开发商重建,按合约优先购买权或赔偿翻倍。港资刚刚打进来,这种信息根本不公开。”

“……你怎么知道这地真能拆?”

“我和港商谈过。我也确认过市建委的规划。”

罗叔沉默良久:“你要我出多少?”

“两千。我自己也投两千。”

“我信你。”

林天佑郑重地点头。

“你是第一个。”

【二】

第二个合伙人,是杜启文。

在电子市场的录像带生意逐渐起色后,杜启文尝到了“脱离打工”的甜头。每天有人排队来订货,连小卖部都打算批发带子放在柜台里。

“杜哥,我现在要动更大的局。”

“你要干房地产?”

“不买地,赌‘使用权+拆迁补偿’,成本极低。”

“风险呢?”

“五分之一可能打水漂。八成可能回本翻倍。一成可能,翻五倍。”

杜启文咬咬牙:“我这一个月挣了差不多800。我投两千,你帮我存点未来。”

第三人,是刘子阳。

林天佑将副业利润首接转给他50%,不仅让他开始自负盈亏,还安排他与某小学篮球社团合作,开始收费训练。

“兄弟,我信你,你说投,我就跟。”

“子阳,这一步风险不小。”

“怕啥?你要真赔了,咱哥俩一人打工三年还你。”

……

剩下两人,林天佑没再找熟人,而是将自己写的《合伙人计划》打印成一页纸,贴在证券交易所门口的小黑板上——

【林天佑 · 资金操作计划】

目标:筹集一万元启动基金,用于三项操作:

押注即将改造的商铺使用权;

配套体育培训与录像带副业;

股市精选个股短线操作;

承诺:

以我过往盈利证明操作能力;

每月向合伙人公示操作明细;

如亏损超20%,主动退出计划;

募资限额:4000元,限2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九十年代金融大亨》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联系地址:金星招待所A3房 林天佑

这张告示引起了不少围观,但只有两人留下了联系方式。

一个是邓航,25岁,南下前是广州某技校老师,兼职炒股,老家欠债三千。说自己打算“最后搏一把”。

另一个是乔琳,一个戴着眼镜、衣着讲究的年轻女人,自称“刚调来深圳的国企投资部人员”。

“你是……女的?”

“女的就不能投资?”乔琳抬眉。

“不……只是你不像炒股的。”

“我确实不炒股,但我在研究‘新式资本运营模式’。你是我见过第一个在街头贴‘准基金计划’的人。”她笑了笑,“我想看看你能走多远。”

林天佑感到这个女人不简单。

她的眼神里没有市井的浮躁,更多的是一种“制度理解者”的沉稳——这是官场、企管出身的人特有的气质。

他点头:“欢迎加入。”

【三】

5月10日,林天佑正式成立“第一期合伙计划”。

资金总额:1.1万元。

操作分配:

6000元投向“布心村旧工业区商铺租赁+使用权合同”;

3000元作为录像带/篮球培训副业拓展资金;

2000元作为股票池操作基金(由他独立管理)。

他印了三份手写合约,每人留底,亲笔签名。

那天晚上,七人围坐招待所楼顶,喝着啤酒,吃着油炸花生米,仿佛一场革命的宣誓。

“从今天起,你们的信任就是我全部的底牌。”

“如果失败,我会第一个承担。”

他举杯,众人相视一笑。

乔琳却只是轻轻地看了他一眼,没说话。

【西】

与此同时,外部世界风云激荡。

—5月12日,联合国再次就“南斯拉夫冲突”发布制裁声明。全球资金恐慌上扬;

—5月13日,日本东京证交所发生系统性崩盘,日经指数下跌至16000点,创近十年新低;

—5月14日,《人民日报》头版首次提出“国企股份制改造探索”的官方表述;

—5月15日,央视体育频道宣布即将转播“巴塞罗那奥运前瞻系列”节目。

资本、战争、改革、体育,西股力量在时代缝隙中交织。

林天佑翻看报纸时,轻声念道:

“这场游戏,才刚刚开始。”

【五】

林天佑的“体育副业”迎来转机。

5月16日,深圳日报刊登一则题为《乔丹来啦!中国青少年篮球迎黄金时代》的专栏,引爆篮球圈话题。

他的录像带产品,开始被市内十多家录像厅下订单。

同时,刘子阳也带着训练营第一次对外比赛,赢得某小学篮球邀请赛。

林天佑为此在《深圳晚报》体育版投稿一篇文章:《我们能否拥有属于中国的篮球明星?》——署名:林远(化名)。

三天后,文章被录用,署在“本地体育观察”栏目中。

这是他第一次,在舆论场发声。

而那一天,乔琳找到他,第一次认真看着他说:

“林天佑,你真不只是投机者。”

“那我是什么?”

“你是个能把投机变成趋势的人。”

林天佑轻笑:“你也不简单。”

乔琳却收起笑意:“有人注意你了。”

“谁?”

“你很快就会知道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FZ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十年代金融大亨 http://www.220book.com/book/TFZ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