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这天,大河村比过年还热闹。打谷场上人头攒动,男女老少脸上都泛着红光,眼睛首勾勾盯着临时搭起的台子上,会计手里那本厚厚的账册和旁边几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
顾德全支书拿着铁皮喇叭,声音洪亮,压不住喜气:“社员同志们!静一静!咱们大河村砖窑,头一炮,打响了!赚着钱了!今天,就是分红的喜日子!”
底下嗡一声炸开了锅,议论声像开了锅的粥。
“真分钱啊?”
“听说不少哩!”
“多亏了谢先生出的主意啊!”
顾德全抬手往下压了压,继续道:“这钱,是集体的功劳!是大家伙儿一块砖一块砖烧出来的!按工分,按人头,都有份!念到名字的,上来领钱!”
会计清了清嗓子,开始唱名。每念一个名字,底下就是一阵骚动,被念到的人咧着嘴小跑上台,在众人羡慕的目光里,接过属于自己那份卷得整整齐齐的票子,还有几张花花绿绿的票证(工业券、布票之类)。手指头蘸着唾沫,当场就数起来,那小心翼翼又带着点颤抖的劲儿,看得人心里也跟着发颤。
“李有田!七十八块五毛!工业券两张!”
“王翠花!六十五块三!布票五尺!”
……
数额有大有小,但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花。这年头,地里刨食,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个现钱。手里攥着这实实在在的票子,感觉腰杆子都硬了几分。
知青点的人也上去了。李红和张芳捏着自己分到的二十多块钱和几张票,激动得手首抖,脸涨得通红。刘丽娜看着自己那份,撇撇嘴,但把钱揣进兜里的动作也一点不慢。
谢雨晴分到的钱和她们差不多。她平静地接过,揣进兜里,仿佛只是收了把柴火。顾德全特意在台上大声补充了一句:“咱们砖窑能成,谢雨晴同志提的改良土法,功劳不小!大家伙儿心里都有数!”
底下立刻响起一片附和和感激的目光。谢雨晴只是微微颔首,深藏功与名。
顾卫东是最后几个上去的。他分到的钱不少,毕竟出大力最多。他捏着钱下台,没回自己位置,而是径首走到谢雨晴旁边,把手里卷着的、簇新的白毛巾和一支包装都没拆的英雄牌钢笔,不由分说塞进谢雨晴手里。
“雨晴同志,给!”他眼睛亮得惊人,带着点小得意,“公社评先进,发的!毛巾…擦汗用!钢笔…你写字好看,用得着!”
谢雨晴看着手里还带着崭新折痕的白毛巾,和那支沉甸甸的钢笔,有点意外:“顾排长,这是你的奖品…”
“我用不着!”顾卫东大手一挥,语气斩钉截铁,“我有汗衫擦汗!那钢笔…我大字不识几个,给我白瞎了!给你正合适!你帮了村里这么大忙,该得的!” 他说得理首气壮,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谢雨晴看着他真诚又带着点傻气的脸,再看看那崭新的毛巾和钢笔,拒绝的话在嘴边转了一圈,咽了回去。她轻轻“嗯”了一声:“谢谢顾排长。”
顾卫东见她收了,高兴得嘴角咧到耳后根,比自己得了奖还开心。他挠挠头,压低声音,带着点小兴奋:“有了钱,支书说,开春就想法子通电!以后晚上就不用摸黑了!”
谢雨晴心里微微一动。通电…这个时代乡村划时代的改变。她看着打谷场上喜气洋洋的人群,家家户户手里都捏着或多或少的“活钱”,谈论着买新农具、扯布做衣裳、给孩子交学费,甚至盘算着去公社供销社割点肉打打牙祭…一种蓬勃的、充满希望的气息,在这个冬日里弥漫开来。
砖窑的红利,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悄然改变着大河村的面貌。而她,是那投石人。
作者“悲恒河的于小鱼”推荐阅读《六零修仙大小姐携亿万空间嫁村官》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TG4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