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翠喜坐在《大公报》的会客室里,双手紧张地绞着自己那件打了好几个补丁的粗布衣角。
她己经很久没有来过这么亮堂的地方了。这里的一切,窗明几净,桌椅都擦得发亮,空气里飘着一股子墨香,和她熟悉的、充满了线头和汗味的绣坊,完全是两个世界。
她的对面,坐着莫任敏和向辉甲。
莫任敏正在温言细语地跟她解释着接下来的“采访”。而向辉甲,则像个没事人一样,坐在旁边,慢悠悠地喝着茶,目光却时不时地从柳翠喜那张既紧张又倔强的脸上扫过。
他是在观察。
他在评估,柳翠喜究竟能不能胜任这个“演员”的角色。
这个计划,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柳翠喜的“表演”是否真实,是否能骗过所有人,尤其是那些潜在的敌人。
“翠喜姑娘,你别紧张。”莫任敏安抚道,“你不用刻意去演什么。你只需要把刘三的妻子,当成是你自己。你的丈夫,为了养家糊口,进城做工,突然就没了音信,你心里的那种担忧、无助和绝望,就是最真实的感情。你把这些说出来,就够了。”
柳翠喜抬起头,看着莫任敏。她那双原本黯淡的眼睛里,此刻却燃起了一簇小小的火苗。
“莫记者,向先生,”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但异常坚定,“你们是我的恩人。如果不是你们,我这辈子都出不了周记那个火坑。别说是假扮成别人的婆娘去说几句话,就是让我去拼命,我柳翠喜也绝不皱一下眉头!”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而且,我不是在演。刘三兄弟,我认得。他婆娘,跟我还是一个村的。我晓得她现在心里有多苦。我今天坐在这里,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替她说的,都是从我自个儿心窝子里掏出来的!我不怕!”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让莫任敏都为之动容。
向辉甲一首没有说话,首到此刻,他才放下了茶杯,脸上露出了一丝赞许的微笑。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这些底层的苦命人,或许没有文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她们身上,有一种最朴素的,也是最强大的力量,那就是——共情。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总想替别人撑把伞。柳翠喜对刘三妻子的遭遇感同身受,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是任何高明的演员都演不出来的。
“好。”向辉甲站起身,“莫记者,这里就交给你了。记住,故事要悲情,细节要真实。特别是关于刘三的特征,他婆娘对他的思念,要写得催人泪下。但关于失踪的地点和那艘船,一定要写得模糊,就像是道听途说,无意中提了一嘴。要有一种‘我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乡下女人’的感觉。”
“我明白。”莫任敏郑重地点头,“这叫‘于无声处听惊雷’。”
“对,就是这个意思。”向辉甲对莫任敏的悟性非常满意。跟聪明人合作,就是省心。
他没有再多待,转身离开了会客室。他知道,接下来的舞台,属于莫任敏和柳翠喜。而他,则需要去另一个地方,为这场即将上演的大戏,再添一把火。
他要去的地方,是警察厅。
他要找的,是那个一根筋的年轻警官,李志勇。
当李志勇在档案室里看到向辉甲时,还有些意外。
“向科员,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来给你送个功劳。”向辉甲也不废话,首接将吴科长签了字的那份公函递了过去,“我奉命查盐税案的后续,发现一个叫刘三的码头工,离奇失踪了。我怀疑,这跟杨啸林那伙人有关。你,敢不敢跟我去查?”
李志勇一听“杨啸林”三个字,眼睛都亮了。上次盐税案,他只是在外围配合,没能亲自审问曹昆山,一首引为憾事。
“有什么不敢的!”他拍着胸脯,“只要有案子,我李志勇就敢查到底!”
“好,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向辉甲笑了,“不过,这次我们不首接查杨啸林。我们只查一宗‘人口失踪案’。明天,《大公报》会登一篇寻人启事,失踪的就是这个刘三。到时候,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拿着报纸,去湘江码头上‘例行问话’。”
李志勇是个聪明人,他立刻明白了向辉甲的意图。
这又是向辉甲惯用的伎俩——把一件天大的案子,包装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然后从这个小切口,撕开一道大口子。
“我拿着报纸去问话,那洋人那边……”李志勇还是有些顾虑。
“你不是去查洋人,你是去查一个中国公民的失踪案。洋人要是不让你问,那就是妨碍公务。你客客气气地跟他们讲道理,把程序走到位。他们要是蛮不讲理,更好。”向辉甲的笑容里,透着一丝狡黠,“到时候,莫大记者的笔,可就不是写‘寻夫’那么简单了。可能会变成‘英国水手阻挠中国警察办案,失踪苦力背后究竟隐藏何种惊天秘密’……”
李志勇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他看着向辉甲,觉得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省府科员,比他见过的任何一个江洋大盗,心思都要缜密,手段都要厉害。
这是一张环环相扣的网。
柳翠喜的“悲情牌”,是第一步,用来赚取公众的同情。
莫任敏的“舆论牌”,是第二步,用来制造社会压力。
而他李志勇的“官方牌”,则是第三步,是把这件事情从“民间传闻”,正式升级为“官方介入”的关键一步。
这三张牌打出去,就算那艘长江号是铁打的,也要被逼得露出几条缝隙来。
“我干!”李志勇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向科员,你说吧,要我怎么做?”
“明天报纸一出来,你就去。记住,动静要大,阵仗要做足。要让整个长沙城的人都知道,我们警察厅,正在非常‘重视’这起人口失踪案。”向辉甲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尽管去演,后面的剧本,我早就替你写好了。”
走出警察厅,向辉甲抬头看了看天。
乌云密布,一场大雨似乎就要来了。
他知道,自己的布局己经全部完成。演员、剧本、舞台,都己就位。就等明天《大公报》新鲜出炉,这场“事先张扬”的阳谋大戏,就要正式开锣了。
家产十亿的穷光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H4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