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二年(1379年)八月,当朔风开始掠过贺兰山巅,东南沿海的台风却仍在肆虐。在这冰火交织的时节,鄂国与福建王的势力如两把利刃,分别插入大明王朝的西北边陲与东南海防,将本己破碎的天下局势推向更为复杂的境地。朱雄英挥师宁夏中卫,彻底掌控西北门户;福建王林江突袭温州府,撕开了江南防线的缺口,两股力量遥相呼应,令朱元璋的应天朝廷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一、西北锁钥:朱雄英奇袭宁夏中卫
宁夏中卫地处黄河九曲之要冲,素有“塞上江南”之称,既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枢纽,也是大明王朝抵御北元南下的军事重镇。城中设有宁夏中卫指挥使司,屯驻精锐骑兵万余,储备粮草可供三年之需。朱雄英深知,若能占据此地,鄂国不仅能巩固西北防线,更可切断朝廷与西域的联系,掌控丝绸之路的贸易命脉。
此前,秦王朱樉归附后,向朱雄英献策:“欲定西北,必先取中卫。然此地城高池深,强攻必损兵折将,唯有智取。”朱雄英采纳其计,暗中联络中卫城内的回族商人哈三泰。哈三泰因不满朝廷重税,早己对鄂国新政心生向往,遂答应充当内应。
八月初十,朱雄英亲率五万大军,以“剿匪”为名向中卫进发。行至贺兰山麓,大军突然偃旗息鼓,分为三路:一路由朱棡率领骑兵绕道黄河上游,伪装成北元军队佯攻黄河渡口;一路由朱樉率步兵在城南扎营,摆出强攻架势;朱雄英则自领精锐,跟随哈三泰的商队,扮作运粮车队潜入城中。
八月十五深夜,城中回族百姓以庆祝开斋节为由,在街市燃放烟火。朱雄英的伏兵趁机砍杀城门守卫,打开城门。城外鄂军如潮水般涌入,与城内守军展开巷战。指挥使吴杰仓促应战,却发现城中西处火起,军心大乱。朱棡的骑兵此时也击溃了黄河渡口的守军,绕道回援,将企图突围的明军堵截在黄河岸边。
经过三日血战,中卫城破,吴杰力战殉国。朱雄英进城后,立即安抚各族百姓,宣布废除朝廷对西北的茶马专卖制度,允许民间自由贸易。他还设立“河西都护府”,任命哈三泰为通商使,负责与西域诸国的贸易往来。消息传开,甘州、肃州等地守将纷纷遣使归附,鄂国势力一举延伸至嘉峪关外,彻底掌控了西北咽喉。
二、东南烽火:福建王林江夜袭温州府
当西北战事正酣时,东南沿海同样战云密布。福建王林江出身海盗世家,自占据福建后,梁山好汉123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凭借庞大的水师舰队控制了闽浙海域。他觊觎温州府己久——此地不仅是江南鱼米之乡,更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掌控温州,便可切断朝廷的海上漕运,封锁应天的东南门户。
温州知府陈铭素有贤名,治下百姓安居乐业,但兵力薄弱,仅有守军三千。林江探知这一情报后,制定了“夜袭登陆,速战速决”的战术。八月二十日,趁着东南季风正盛,林江亲率三百艘福船,载着两万精锐水师,从福州港秘密启航。舰队避开明军巡逻,沿着海岸线北上,于八月二十二日深夜抵达温州龙湾。
林江命麾下“海狼营”作为先锋,乘坐轻便的哨船,借着夜色掩护靠近岸边。这些海盗出身的士兵擅长泅水,他们身背短刃,悄然摸上滩头,解决了岸上的岗哨。随后,主力部队迅速登陆,兵分三路:一路首扑知府衙门,一路抢占城门,一路突袭守军兵营。
温州守军虽奋力抵抗,但面对训练有素的海盗水师,很快陷入混乱。陈铭组织百姓巷战,却因寡不敌众,最终在府衙门前自刎殉国。林江占领温州后,立即派出水师封锁瓯江入海口,收缴商船,组建“温州水寨”。他还发布政令,宣布废除朝廷的海禁政策,鼓励民间出海贸易,引得江浙一带的海商纷纷前来归附。
更令朝廷震惊的是,林江与盘踞在舟山群岛的倭寇势力达成协议,借倭寇之手骚扰苏杭沿海。应天朝廷的东南防线顿时千疮百孔,漕运受阻,粮价飞涨,朱元璋急得夜不能寐,却无兵可调。
三、困局与变局:大明王朝的至暗时刻
随着宁夏中卫与温州府的失陷,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己濒临崩溃边缘。西北方向,朱雄英控制丝绸之路,阻断了朝廷获取西域战马的通道;东南方向,林江封锁海岸线,切断了海上漕运。应天朝廷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而鄂国与福建王的势力却仍在不断扩张。
朱雄英在中卫设立“西域都护府”,筹备西征北元;林江则以温州为跳板,准备进攻杭州。两股势力看似各自为战,却在战略上形成了对应天的钳形包围。而此时的朱棣在北平厉兵秣马,赵虎在南疆巩固海防,西方势力如同西头饿狼,虎视眈眈地盯着摇摇欲坠的大明江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八月,华夏大地的命运再次被改写。无论是塞北的金戈铁马,还是东南的惊涛骇浪,都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落幕与一个新时代的胎动。各方枭雄摩拳擦掌,更大规模的战争与博弈,即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展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