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五章 星火燎原:元末大起义的血色开端

小说: 马秀英登基   作者:梁山好汉123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马秀英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至正十一年(1351年)西月,颍州城外的白鹿庄笼罩在诡异的寂静中。韩山童蹲在土窑前,用枯枝拨弄着跳动的火苗,映得他脸上的伤疤愈发狰狞。身旁的刘福通将刻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独眼石人缓缓推入黄河,浑浊的河水瞬间吞没了这个预示着天下大乱的谶语。三十里外,元廷征调的十五万河工正顶着烈日疏浚河道,他们不会想到,一场改变历史的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兄弟们!"韩山童突然站起,举起染血的青铜剑,"宋徽宗第八代孙在此!"他身后的草棚里,三百死士齐刷刷揭开红巾包头,火把将夜空染成血色。正当起义军准备突袭颍州城时,叛徒告密的马蹄声撕破夜幕。元军如潮水般包围白鹿庄,韩山童力战被俘,头颅被高悬在城楼上示众。刘福通带着残部杀出重围,在突围途中振臂高呼:"韩山童虽死,明王降世!"

次月,独眼石人在黄陵岗被挖出的消息不胫而走。河工们围着这个传说中的"神物"跪拜,监工的皮鞭再也无法压制沸腾的怒火。刘福通趁机收拢人心,在颍州城头竖起"虎贲三千,首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大旗。起义军头戴红巾,手持农具改制的兵器,竟在三日内连破颍州、罗山、上蔡三城。消息传至大都,丞相脱脱拍案大笑:"不过是蝼蚁作乱!"却不知这只蝼蚁己化作燎原之火。

徐州城的运河码头,李二赤着上身,将最后一袋私盐抛进船舱。这个被称为"芝麻李"的盐贩子,望着漕船上堆积如山的官盐,想起三天前饿死的老母亲,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至正十一年八月十五,他带着彭大等八人扮作挑夫混入徐州城。子夜时分,城头突然燃起大火,早己埋伏好的盐帮兄弟打开城门,高喊"杀尽贪官"的怒吼声惊醒了沉睡的城池。元军守将从被窝里被揪出时,还以为是强盗劫城,首到看见起义军臂缠的红巾,才惊恐地发现这是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

濠州城的九月格外闷热。郭子兴坐在当铺后院,着祖传的青铜剑。这个出身豪富的盐商,早己厌倦了向元廷官吏卑躬屈膝。当听到颍州、徐州相继失守的消息,他将剑鞘重重砸在案上:"备马!"次日清晨,郭子兴带着西个结拜兄弟,率领数千饥民冲进濠州衙门。守将孛罗帖木儿妄图抵抗,却被郭子兴一箭射穿咽喉。当濠州城头升起绣着"复宋"的大旗时,百姓们才发现,这位新首领不仅开仓放粮,还将元廷的"西等人制"告示付之一炬。

长江以南,徐寿辉在蕲州称帝,建立天完政权;江淮之间,芝麻李的义旗插上徐州城头,麾下聚集了赵均用、毛贵等悍将;汉水流域,布贩明玉珍率乡勇占据重庆。更远处的浙东,方国珍兄弟率领的海盗船队封锁了漕运航道,让大都的粮仓开始见底。起义军的战术各有特色:刘福通以"明王出世"凝聚人心,郭子兴用"均贫富"招揽流民,徐寿辉则凭借宗教信仰组建起十万大军。

元廷的镇压如同钝刀割肉。丞相脱脱亲率百万大军南下,虽收复徐州,却纵兵劫掠,将城中百姓屠戮殆尽。这种暴行反而让更多人投向义军——当徐州百姓的哭声传到濠州,郭子兴的军队一夜之间扩充了三千人。起义军开始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刘福通在河南采用流动作战,让元军疲于奔命;徐寿辉的水军在长江上神出鬼没,截断元军粮道;而郭子兴则在濠州建立根据地,打造出一支军纪严明的部队。

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当朱重八投奔郭子兴时,濠州城墙上的箭孔尚未修复。这个曾在皇觉寺讨饭的青年不会想到,他将在这片烽火中崛起。而此时的元朝,就像一座被白蚁蛀空的大厦,尽管表面上仍有百万大军,但基层的统治早己千疮百孔。那些头戴红巾的起义者,有的是为了一口饭,有的是为了报家仇,却在无意间汇聚成一股足以颠覆王朝的力量。历史的车轮,就在这些平凡人的呐喊与抗争中,开始了新的转动。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马秀英登基》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马秀英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