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七章 大夏立国:明玉珍的西南霸业崛起之路

小说: 马秀英登基   作者:梁山好汉123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马秀英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正月,重庆府朝天门码头旌旗蔽日,江水被无数火把映成赤色。明玉珍身披玄甲,站在三丈高的楼船甲板上,望着对岸依山而建的重庆城。这位时年三十岁的义军将领握紧腰间长剑,身后三万水师战船整齐列阵,船头雕刻的吞口兽在夜色中泛着冷光——一场改变西南格局的大戏,即将拉开帷幕。

八年前,当明玉珍还是湖北随州的一介布商时,绝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一方霸主。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在蕲州称帝建立天完政权,明玉珍聚众千余响应,凭借过人的胆识与谋略,很快成为天完政权的重要将领。至正十七年(1357年),他奉令西征西川,率领五千水师逆江而上。在三峡天险处,元军以铁链横锁江面,明玉珍却命人打造火船,趁着夜雾突袭,火光冲天中,铁链熔断,川蜀门户就此洞开。

攻占重庆后,明玉珍并未急于扩张。他深知西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务之急是安抚民心。他下令军队秋毫无犯,开仓赈济灾民,又派人修复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恢复往日生机。当地百姓编歌谣传唱:"明公平,蜀地宁;明公义,川民济。"短短两年间,明玉珍不仅拿下成都、嘉定等重镇,更赢得了蜀地百姓的衷心拥戴。

然而,局势瞬息万变。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弑杀徐寿辉自立,天完政权陷入内乱。明玉珍虽与陈友谅决裂,却并未贸然称帝。他在重庆设立"陇蜀行省",自任丞相,表面仍尊奉徐寿辉的"天完"年号,暗中却广纳贤才,整顿军备。谋士刘桢进言:"西蜀形胜之地,大王据险而守,养精蓄锐,可成霸业。"这番话让明玉珍下定决心,为即将到来的建国大业做准备。

至正二十三年春,当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生死决战时,明玉珍敏锐地捕捉到了时机。他在重庆城南的天坛举行登基大典,头戴通天冠,身着十二章纹龙袍,正式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登基诏书中,他痛斥元朝"苛政如虎,民不聊生",宣称要"效法夏禹,治水兴邦,还百姓太平"。这道诏书通过驿站传遍川黔滇各地,百姓箪食壶浆,纷纷响应。

建国后的大夏政权迅速建立起完备的统治体系。明玉珍设立六卿,以刘桢为右丞相,负责政务;戴寿为司马,掌管军事。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免赋税,鼓励垦荒,规定新开垦的土地三年免税。为培养人才,他在成都设立国子监,选拔蜀地子弟入学;又在各州府兴办学校,聘请宿儒讲学。经济上,他恢复茶盐专卖,发行"天统通宝",稳定物价。短短数月间,饱受战乱之苦的蜀地竟出现了"府库充实,百姓安居"的景象。

军事上,明玉珍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他在夔门设重兵把守,打造战船千艘,组建起强大的水师;又在川陕边境修筑关隘,抵御北方元军与朱元璋势力的渗透。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派使者入蜀,提议联合攻

作者“梁山好汉123”推荐阅读《马秀英登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马秀英登基 http://www.220book.com/book/TH7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