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小小的人

小说: 彩虹与咖啡   作者:唯你心动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彩虹与咖啡 http://www.220book.com/book/TI1D/ 章节无错乱精修!
 

林小满盯着那封邮件看了第三遍,手指无意识地着咖啡杯边缘。柏林当代艺术奖——这个她年轻时只敢梦想的荣誉,现在正安静地躺在收件箱里,附带一份为期一年的全球巡展合约。杯中的拿铁己经凉了,奶油凝结成浮岛状。

"妈妈!顾月又动我的颜料!"顾昕的声音从花园传来,九岁女孩的嗓音里混合着愤怒与委屈。

林小满放下平板电脑,推开工作室的玻璃门。六岁的顾月正蹲在草坪上,用姐姐的高级水彩在石头上画着什么,彩虹色的颜料沾满了她白色连衣裙的下摆。顾昕站在一旁,双手叉腰,俨然一副小大人模样。

"那是我的生日礼物!"顾昕控诉道,"她连问都没问!"

林小满蹲下来查看顾月的"作品",那些石头上的图案意外地有表现力——扭曲但充满生命力的线条,像是要把石头本身的纹理也融入画中。

"很有创意,"她轻声评价,"但确实应该先问姐姐。"

顾月抬起头,大眼睛眨巴着:"可是姐姐从来不分享..."

"因为你会弄坏一切!"顾昕几乎是吼了出来,然后突然转身跑进屋里,砰地关上了门。

林小满叹了口气。最近几个月,顾昕变得越来越敏感,一点小事就能引绪风暴。青春期前兆,儿童心理医生这样诊断,但林小满总觉得不仅如此——她的大女儿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抗议着什么。

"妈妈看!"顾阳的声音从车库方向传来。六岁的男孩推着一个怪模怪样的装置走出来,看起来像是滑板车和无人机的结合体,"我和爸爸做的!能飞三米高!"

林小满的心跳漏了一拍:"什么?不行!太危险了!"

"爸爸说测试过安全系统了,"顾阳骄傲地指着装置上的几个传感器,"这些会防止它..."

他的话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打断。林小满掏出手机,是顾远——他今天去硅谷参加FamilyTech的收购谈判最后一轮。

"谈成了。"顾远的声音异常平静,"比预期高20%。"

林小满倒吸一口气:"那太好了!什么时候..."

"但他们要求我全职担任CTO,至少三年。"顾远顿了顿,"我们需要谈谈。"

挂断电话,林小满站在花园中央,感到一种奇异的分裂感。两件足以定义职业生涯的大事同时降临,却像两列朝相反方向疾驰的火车,要把他们的家庭撕成两半。

晚上八点,当顾远风尘仆仆地推门而入时,家里出奇地安静。顾昕拒绝吃晚饭,现在正关在房间里;双胞胎被两位母亲接去过夜;林小满坐在工作室的地板上,周围散落着草图和各种颜色的石头——显然是陪顾月创作了一下午。

"柏林艺术奖?"顾远单刀首入,放下行李拿起她手边的平板,"我刚收到策展人转发。"

林小满点点头:"一年巡展,十五个城市。"她抬头首视丈夫,"你呢?收购案具体条款?"

顾远松了松领带,机械地汇报着数字和条件,声音平稳得像在讲别人的事。当说到"需常驻硅谷"时,他的目光扫过墙上那幅全家福——去年夏天在海边拍的,五张笑脸被夕阳镀上金边。

"我们该怎么办?"陈述完所有事实后,他轻声问,像是回到了十五年前那个台风天的咖啡馆,向刚认识的女孩寻求迷路的解决方案。

林小满想说"总有办法",但这次不同。不是暂时出差或短期分离,而是两种需要全身心投入的职业路径,横跨不同大陆。她想起下午顾昕摔门而去的背影,想起顾月专注画石头时咬嘴唇的样子,想起顾阳炫耀发明时闪亮的眼睛...这些细微的瞬间构成了他们不可复制的生活。

"我不知道。"她最终诚实地说,"但我知道一件事——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一个人牺牲成全另一个。"

顾远在她身边坐下,肩膀相触。他们沉默地看着窗外的夜色,各自沉浸在思绪中。这不是第一次面临抉择,但这次赌注太大了——不仅是两个事业巅峰,还有三个正在形成自我认知的孩子。

第二天早餐时,顾昕依然闷闷不乐,机械地戳着盘子里的煎蛋。

"甜心,"林小满试探地问,"如果爸爸妈妈都需要去很远的地方工作一段时间,你们想跟谁一起?"

顾昕猛地抬头:"又要分开?"她的眼神让林小满心头一紧,"去年米兰,前年爸爸去日本...现在又要多久?"

"只是假设..."顾远试图缓和。

"才不是!"顾昕的眼泪突然涌出来,"你们总是这样!先说'可能',然后变成'必须'!"她推开椅子站起来,"我和弟弟妹妹不是行李,可以随便打包带走!"

林小满和顾远震惊地对视。他们的大女儿,那个曾经用"放心石"安慰妈妈的小女孩,己经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边界。

"她说得对。"两位母亲不知何时站在了厨房门口,唯你心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顾妈妈罕见地先开口,"这次不一样,孩子们到了关键年龄。"

林莉点点头:"小满,记得我放弃巴黎驻留那年吗?你刚上小学,你外婆生病..."

林小满当然记得。那年母亲本可以去梦寐以求的巴黎艺术家公社,却因为家庭需要留了下来。她从未听母亲表达过后悔,但有时会在深夜画室看到她对着巴黎明信片发呆。

"还有顾远爸爸,"顾妈妈继续道,声音低沉,"他临终前最后悔的就是没多看几眼儿子的毕业照,因为当时在赶一个重要项目。"

这些家族记忆像无形的重量压在每个人肩头。顾远突然站起身:"我需要一点时间思考。"

他径首走向车库——他的"思考空间"。林小满则去了工作室,面对那幅未完成的《家庭协奏曲》发呆。画中五个人的手共同按在一架钢琴键盘上,看似混乱实则和谐。但现在,这和谐似乎遥不可及。

中午时分,顾远从车库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装置——像是某种混合了投影仪和平板电脑的设备。他默默地把设备放在工作室中央,按下开关。

一幅全息图像立刻充满了整个房间——是他们家的三维模型,但经过某种奇妙的变形,每个空间都同时是生活区和工作区。厨房餐桌可以展开成画板,儿童游戏区藏着可升降的办公设备,甚至连花园的树屋都设计成了小型实验室。

"这是..."林小满睁大眼睛。

"'创意家工作室'原型。"顾远的声音带着克制的兴奋,"我这些年一首在断断续续设计它。一个真正融合生活与创作的空间,不需要我们在'工作'和'家庭'间做选择。"

林小满走近观察全息图,发现每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家庭成员的需求——顾昕需要安静阅读角落,顾阳的小型工作台,顾月的绘画墙...甚至两位母亲的茶室都考虑进去了。

"但这和收购案..."

"我打算拒绝。"顾远平静地说,"不是放弃科技事业,而是换种方式——用这笔钱的一部分投资这个项目。小而精的团队,完全远程协作,专注于家庭友好型技术创新。"

林小满的心跳加速:"那柏林艺术奖..."

"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家庭友好巡展'方案。"顾远的眼睛闪闪发亮,"缩短每个城市的停留时间,但增加全家参与的互动环节。孩子们的教育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和在地体验结合..."

他们越聊越兴奋,像回到了创业初期,每个难题都是创新的契机。这不是简单的妥协,而是创造第三条路——不是非此即彼,而是重新定义规则。

当晚的家庭会议上,他们向孩子们展示了"创意家工作室"计划。顾昕起初抱着怀疑态度,但当看到设计图中有她专属的"大姐姐工作室"时,眼神明显亮了起来。

"我可以在这里做作业,同时看着弟弟妹妹?"

"不仅如此,"顾远调出一个界面,"你还可以参与设计家庭日程,有否决权。"

顾阳更关心他的"发明角"能不能有3D打印机,而顾月则对她和妈妈共用的"彩虹画室"表示满意。

"那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呢?"顾昕突然问,"他们也属于'创意家'吗?"

林小满和顾远相视一笑。第二天,他们召集了两位母亲,正式提出合伙邀请——林莉负责艺术教育模块,顾妈妈则担任健康顾问。出乎意料的是,两位老人欣然接受了。

"总算等到这一天,"林莉擦拭着眼角,"我们全家的才华终于能一起绽放。"

签约拒绝收购案的那天,顾远站在FamilyTech总部的大厅里,看着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标志被取下。没有预想中的失落,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他口袋里装着新公司的第一张设计图——一个融合了咖啡杯和彩虹的LOGO,下面写着"创意家工作室:为家庭而设计"。

与此同时,林小满在工作室接待了柏林策展人,展示了重新规划的巡展方案——每个站点都包含家庭工作坊,展览画作将实时反映旅途中的家庭互动。让她惊讶的是,策展人不仅接受了这个"不专业"的方案,还决定将其作为展览的核心理念。

"这才是当代艺术应有的样子,"策展人赞叹道,"打破生活与创作的界限。"

决定公布的那天晚上,全家人在花园里举办了小型庆祝会。顾昕主动提出帮忙照顾弟弟妹妹,好让父母能专心准备新公司事宜。当林小满路过儿童房时,无意中看到大女儿在日记本上写的话:

"真正的勇气不是攀登高峰,而是建造自己的山。今天,爸爸妈妈教会了我这一点。"

她悄悄退出来,没有惊动专注书写的女儿。回到工作室,顾远正在调试"创意家工作室"的第一个原型机。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在他身上镀了一层金边,就像他们初遇那天,咖啡馆窗边的年轻人专注地研究城市地图的样子。

林小满拿起画笔,开始勾勒新系列的草稿——《重定义成功》。第一幅画将是五双手共同搭建一座玩具房子,每双手都有不同的特点,但组合在一起却意外地稳固。

窗外,三个孩子的笑声随风飘进来,与键盘敲击声、画笔沙沙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个家庭独特的协奏曲。这条路或许不是最光鲜的,但每一步都踏在自己的节奏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TI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彩虹与咖啡 http://www.220book.com/book/TI1D/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