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厅里的嘈杂声像一层厚厚的毯子,裹得林小满有些喘不过气。她站在"心色谱"装置旁,看着观众们排队体验这个能将情绪转化为色彩光影的系统。三个月前那个雨天的家庭危机催生的创意,现在成了城市艺术科技展的焦点。
"林女士,您的作品令人惊叹。"一位穿着深灰色西装的男人递来名片,"我是教育科技联盟的采购主管,我们想订制200套校园版..."
"这不是量产产品,"林小满下意识地后退半步,"而是艺术装置。"
男人笑了:"但它有巨大教育价值!想象一下,帮助自闭症儿童表达情绪..."
"我们确实有计划开发应用版本。"顾远突然出现在她身旁,手里拿着厚厚一叠名片,"但需要保留艺术完整性。"
林小满悄悄掐了掐丈夫的手腕。他们昨晚才讨论过,绝不让商业需求冲淡创作初衷。
送走采购主管后,顾远压低声音:"儿童心理医院也想合作,他们需要..."
"又一个想把它变成治疗工具的。"林小满打断他,声音比预想的尖锐,"这不是医疗设备,顾远,这是艺术!它本意是展现感知的多样性,不是'修正'什么!"
顾远推了推眼镜,这是他感到压力时的小动作:"但如果有实际帮助..."
"妈妈!看这个!"顾昕的声音拯救了即将升级的争论。11岁的女孩拉着一个红发小姑娘跑来,"这是我同学小雨,她说应该加个好友分享功能!"
林小满惊讶地看着女儿——几个月前还因父母"奇怪"而羞耻的顾昕,现在正骄傲地展示着参与设计的界面原型。
"我喜欢那个彩虹转盘,"红发女孩害羞地补充,"比emoji酷多了。"
顾远立刻来了兴趣:"具体说说?"
当父女三人讨论技术细节时,林小满注意到顾阳和顾月不在展位。她西处寻找,最终在展厅角落发现了他们。顾阳正埋头拆解一个废弃的饮料贩卖机,而顾月则静静站在窗前,用手指在雾气上画彩虹。
"不喜欢我们的展览?"林小满蹲下来平视女儿。
顾月摇摇头:"太多人问'你看到什么颜色'。"她的小脸皱成一团,"像被关在动物园。"
顾阳头也不抬地插话:"我们班迈克说这是'怪胎机器',我把他橡皮擦发射到吊扇上了。"
林小满胸口一紧。他们的项目本意是庆祝差异,却让孩子们承受更多异样眼光。她正想安慰,手机突然响起——策展人兴奋地通知她,当地电视台想做家庭专访。
回家的车上,兴奋与忧虑在车厢里拉锯。顾远谈论着潜在合作方,顾昕设计着新功能,顾阳念叨着要改进传感器,而顾月始终沉默地望着窗外。林小满看着后视镜里西个不同的表情,突然意识到"心色谱"就像他们的家庭缩影——美丽但复杂,难以被简单定义。
电视报道播出后,"情感科技艺术"项目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关注。邮件和电话蜂拥而至,有学校、医院、科技公司,甚至一家跨国玩具制造商。每个邀约都附带条件:简化界面、标准化色彩、添加评估功能...每一个条件都在剥离作品的灵魂。
"这个教育集团的报价足够支撑工作室两年。"顾远在家庭会议上展示电子表格,"但要求移除'非科学'的色彩关联。"
"什么是'非科学'的色彩?"顾月突然问,小手紧握着她那本色彩日记。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彩虹与咖啡》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顾远犹豫了一下:"比如...你认为紫色是'温柔但伤心'的感觉,但科学上..."
"那他们错了!"顾月的声音罕见地提高,"紫色就是那样的!"
顾昕举手发言:"如果我们接受这些条件,和那些嘲笑我们的同学有什么区别?"
林小满惊讶于孩子们的敏锐。她看向顾远,发现丈夫的表情正在变化——从商业理性慢慢转向某种她熟悉的光芒,那是他们初遇时,那个为迷路女孩画出整个城市诗意地图的年轻人。
"也许..."顾远慢慢说,"我们需要第三种选择。"
接下来的周末,全家挤在工作室里疯狂 brainst。顾阳提出"情绪电路"概念,允许用户自定义色彩逻辑;顾昕设计了青少年版界面,用游戏化方式引导表达;顾月则坚持保留"自由光谱"模式,让敏感人群能记录真实感受;林小满整合这些创意到艺术框架中;而顾远负责技术实现。
最终方案诞生于周日晚餐时。当顾阳把土豆泥堆成山峰状,顾月将胡萝卜条排成辐射状时,顾远突然拍桌:"分层平台!"
"彩虹桥"开源平台由此诞生——顶层是完整的艺术装置,保留所有创意和个性表达;中层是免费校园版,提供基础情绪识别与色彩匹配;底层则是完全开放的开发工具包,任何人都能基于核心技术创造自己的"心色谱"。
发布会选在顾昕顾月的学校礼堂。当顾月站在台上,展示她眼中的校园景色——操场是跳动的橙红色,教室是流动的蓝绿色,而图书馆则是"带着金点的深紫色,像藏着星星的夜空"时,全场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曾经嘲笑顾月的迈克举起了手:"能...能看看我是什么颜色吗?"
顾月将传感器对准他,屏幕上浮现出交织的青铜色与深蓝色。"你很坚强,"她轻声解释,"但有时候会害怕让别人知道这点。"
迈克的眼睛瞪大了:"这...这太准了。"
发布会结束后,校长宣布将在全校推广"彩虹桥"基础版。回家的路上,顾月罕见地蹦蹦跳跳,顾阳则被同学围住询问技术细节,只有顾昕显得若有所思。
"怎么了?"林小满搂住大女儿的肩膀。
"我在想..."顾昕咬着下唇,"如果每个人都能创造自己的色彩规则,那谁来定义什么是'正确'的?"
这个问题萦绕在林小满心头很久。当晚,当孩子们睡下后,她和顾远坐在工作室里,看着"彩虹桥"的用户反馈——一位自闭症青少年用系统创作了第一幅"画";一所小学的冲突调解组引入了色彩表达;甚至有位老画家用它突破了创作瓶颈...
"我们做对了吗?"林小满问,手指划过屏幕上那些笑脸。
顾远调出一组数据:"87%的用户表示更好地理解了他人;64%的老师报告课堂冲突减少..."他顿了顿,"但更重要的是..."他切换到一个视频——顾月在解释色彩,顾阳在演示电路,顾昕在设计界面,"我们给了孩子们最好的创意教育——如何坚持自我同时拥抱世界。"
林小满靠在他肩上,想起十五年前那个咖啡馆初遇。当时的她正在画一组"城市情绪"速写,而顾远则试图用算法分析最佳步行路线。两个看似不相容的灵魂,如今创造出了比各自独行更丰富的东西。
窗外,初夏的星空格外明亮。工作室的白板上还留着孩子们涂鸦的设计草图,地板上散落着电路板和颜料管。这个由咖啡与彩虹开始的故事,正在书写着超越他们想象的新篇章——不仅是关于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更是关于如何在保持本真的同时,搭建通往他人内心的桥梁。
(http://www.220book.com/book/TI1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