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24日的深圳,晚风带着初秋的凉意,卷过致一科创园的梧桐树梢。晚上八点,马华腾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园区宿舍公寓,指纹锁“嘀”的一声弹开时,他几乎是瘫坐在玄关的换鞋凳上——连续熬了七个通宵,“腾讯”的群聊功能终于测试通过,刚才提交完最后一份报告,王建国笑着拍他的肩膀:“小子,该歇歇了,再熬下去,沈总会让张姨给你炖十全大补汤的。”
公寓里的感应灯应声亮起,120平的空间豁然开朗:客厅的落地窗正对着园区的中央花园,月光透过玻璃洒在米色沙发上;开放式厨房里,张姨下午派人送来的煲汤还温在灶上,飘着淡淡的药材香;卧室的床上,铺着刚换的纯棉床单,是林晓下午过来帮忙整理的,说“总得像个能好好睡觉的地方”。
马华腾踢掉运动鞋,赤脚踩在恒温地板上,舒服得喟叹一声。三个月前刚搬进园区时,他以为所谓的“五星级标准宿舍”不过是噱头,首到亲眼看见独立卫浴里的智能马桶、客厅里能联网的电视、甚至衣柜里的自动除湿机,才明白沈诗涵说的“要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不是空话。
“咕噜噜——”肚子不合时宜地叫了起来。他走进厨房,打开砂锅,排骨莲藕汤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里面还卧着两个荷包蛋,是张姨的手艺没错。马华腾盛了一碗,坐在餐厅的吧台前,看着窗外二期工程的塔吊——那里正在建人才房,王建国说,只要在园区工作满三年,不管是哪家企业的员工,都能分到100平的房子,房产证上写自己的名字。
“真能实现吗?”他舀着汤,想起小时候在阿深别墅,奶奶总说“沈家做事,说一不二”。那时候他不懂,现在看着园区里越来越好的配套,看着梦想基金真的让他们从出租屋走到千万估值,突然信了——有些承诺,不是画饼,是真的在一点点落地,像这汤里的排骨,慢慢熬,总能炖出味道。
喝完汤,他躺在沙发上刷园区内网,最新的公告栏里,“梦想基金新申请项目”一栏有个新名字格外显眼:“杭州海博翻译社-马云”,申请理由写着“拓展互联网信息服务,需场地与启动资金”。
“马云?”马华腾皱起眉,这名字有点耳熟。他点进详情页,照片上的男人穿着白衬衫,头发有点乱,眼神却格外亮,介绍里写着“29岁,杭州某英语机构教师,曾走访欧美,关注互联网发展”。
正看着,门铃响了。马华腾以为是张志东或林晓,打开门却愣住了——王建国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个高个子男人,正是照片上的马云。
“华腾,给你介绍下。”王建国笑着说,“这位是马云老师,从杭州来的,想申请梦想基金,我带他来看看园区环境,正好你在,给介绍介绍?”
马云主动伸出手,掌心带着薄茧:“马同学你好,久仰大名,听说你三个月就把梦想基金做成了千万估值,厉害厉害。”他的普通话带着浙江口音,说话像连珠炮,却让人讨厌不起来。
“马老师客气了。”马华腾赶紧请他们进来,倒了水,“您是从杭州来的?怎么想到来深圳申请基金?”
“说来话长。”马云喝了口水,眼睛发亮,“我在杭州搞了个翻译社,顺便帮人做些互联网资讯,可总觉得那边氛围不够——听说你们这园区特别自由,不干涉创业者,还给钱给场地,就赶紧跑来了。”他指了指窗外,“刚才王主任带我转了转,这环境,比我在杭州见过的任何地方都好,连宿舍都像五星级酒店,太让人羡慕了!”
王建国在一旁补充:“马老师之前找过不少机构,都觉得他的想法太超前,不太敢投。我看了他的计划书,跟你做的即时通讯不一样,他想做的是‘信息中介’,把国内企业的信息放到网上,帮他们找国外客户。”
马云立刻接过话头:“对!现在国内很多企业想出口,可不知道怎么找路子;国外客户想进来,又摸不清情况。我想做个平台,当这个‘桥梁’!马同学你觉得,这事儿能成不?”
马华腾想起自己的软件,突然觉得有点相通:都是在“连接”,只不过他连的是人和人,马云连的是企业和企业。“我觉得行。”他认真地说,“现在上网的人越来越多,以后肯定少不了这种平台。”
“是吧是吧?”马云眼睛更亮了,“我就说有人能懂我!那些机构说我异想天开,说互联网是泡沫,可我在国外看到的不是这样!它能改变世界,真的能!”
王建国笑着打圆场:“马云老师,你这股子劲头,跟华腾他们刚来时一模一样。基金申请的事,我己经报给总部了,沈总那边应该很快会有消息。”他看了看表,“不早了,我先带马老师去看看预留的临时宿舍,华腾你早点休息。”
送走他们,马华腾站在阳台上,看着马云和王建国的身影消失在公寓楼的灯光里。秋风里,他好像还能听见马云激动的声音:“自由的氛围太重要了!就像美国的硅谷,只有让想法自由生长,才能长出参天大树!”
他忽然想起沈诗涵说的“不干涉运营权”,想起自己拒绝香港投资人时的底气——正是因为园区给了足够的自由,他们才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产品,才能在三个月里做出成绩。而马云,大概也是被这份“自由”吸引,才从杭州跑到深圳来。
手机响了,是沈诗涵发来的短信:“听说马云老师去拜访你了?他的项目很有想法,保持联系。”
马华腾回了个“好”,心里突然有点感慨。从出租屋到五星级宿舍,从十万基金到千万估值,从一个人敲代码到一群人并肩作战,这一切的起点,都是那个愿意给“异想天开”机会的园区,是那个愿意相信“年轻人能做成事”的堂姐。
他走到卧室,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上的星空灯——这是林晓特意选的,说“熬夜累了,看看星星能放松点”。窗外,二期人才房的工地上还有零星的灯火,像撒在地上的星星。马华腾想,等三年后,这里肯定会住满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大家下班了一起在园区里散步,聊的都是代码、用户、未来的产品,那该是多热闹的场景。
“明天得跟张志东说,给马云老师的翻译社提个建议,做个简单的网页演示版,这样申请基金更有说服力。”他迷迷糊糊地想,眼皮越来越沉。
夜越来越深,园区的路灯像一串温柔的珍珠,照亮着每一条路。马华腾终于沉沉睡去,梦里,他看见腾讯大厦28层亮满了灯,看见马云的平台上有无数企业在连接,看见人才房里住满了笑着打招呼的年轻人,而沈诗涵站在园区的最高处,像小时候那样,笑着对他们说:“好好干,有姐在。”
公寓里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恒温25度,正好适合安睡。10月的深圳,秋意渐浓,却因为这些正在生长的梦想,显得格外温暖。马华腾知道,明天醒来,又会是充满挑战的一天,但只要想到身后有这样一个园区,有这样一群人,就浑身充满了力气。
就像马云说的,自由的氛围能长出参天大树。而他们,正在这片土壤上,努力地扎根,生长,等待有一天,能和那些前辈一样,成为别人眼里的风景。
夜色温柔,鹏城的星空格外明亮,仿佛在静静注视着这片土地上,所有正在悄悄发生的奇迹。
穿越神探夏洛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