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4章 第十四章 钱塘政企:同窗茶语里的园区蓝图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1994年11月16日的杭州,初冬的阳光透过香樟树叶,在市政府会议室的红木长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下午两点,沈诗涵的秘书林薇将一份烫金封面的文件放在长桌中央,封面上“杭州互联网科技园区可行性报告”几个字,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

会议室里己坐满了人。杭州市长周明远穿着深灰色中山装,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他是沈诗涵小舅妈苏婉清的大学同窗,当年在浙江大学经济系时,两人还是辩论队的搭档,一个善攻,一个善守,拿过全省高校辩论赛的冠军。此刻,他看着文件上“致一科技集团投资”的落款,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林秘书,”周明远抬起头,目光落在林薇身上,这位年轻的秘书穿着得体的白色套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举手投足间带着沈诗涵团队特有的干练,“沈总的意思是,要把深圳园区的模式原封不动搬过来?包括五星级公寓、幼儿园、小学?”

林薇点头,声音清晰:“是的周市长。沈总特别交代,杭州是她奶奶的家乡,园区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兼顾人文关怀。她在电话里说,‘要让创业者在西湖边既能追梦,又能安家’。”她翻开报告,指着其中一页,“配套设施的预算己经做了详细核算,幼儿园和小学将与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合作,师资都是全市顶尖的。”

市发改委主任老王推了推眼镜,眉头微蹙:“周市长,林秘书,不是我泼冷水,这么高的配套标准,前期投入太大了。咱们杭州现有的科技园区,能做到通水通电就不错了,哪有搞五星级公寓的?”

“这正是沈总的用意。”林薇拿出另一份数据报表,“深圳的致一科创园,运营一年半,缴纳的税收是周边园区的两倍以上,带动就业岗位三千多个,GDP贡献率在南山区排名前三。”她的指尖划过“税收明细”一栏,“高投入带来高回报,这是沈总坚持的理念——创业者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全力以赴搞创新。”

周明远拿起报表,目光在“税收两倍”几个字上停留片刻,忽然笑了:“我想起婉清当年总说,她那个外甥女是‘算盘打得比谁都精,心却比谁都热’。”他抬头看向林薇,“沈总有没有说,为什么非要在杭州搞这么大的动作?”

“因为奶奶。”林薇的声音柔和下来,“沈总的奶奶是杭州人,小时候总给她讲西湖的故事,说‘杭州的水养人,也养梦想’。沈总说,要在奶奶长大的地方,建一个能让梦想发芽的地方。”她补充道,“当然,从商业角度看,杭州的区位优势明显,民营经济活跃,互联网基础虽不如深圳,但潜力巨大。”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副市长老李率先开口:“我去过深圳的园区,确实名不虚传。那些年轻人住在五星级公寓里,加班到半夜还有热乎夜宵,干劲十足。要是咱们杭州也能有这样的园区,不愁吸引不到人才。”

“关键是税收。”老王还是有些顾虑,“两倍税收,这可不是小数目。万一达不到预期,前期投入的资金怎么办?”

林薇早有准备,打开投影仪,屏幕上出现深圳园区的税收增长曲线:“这是深圳园区的税收数据,从第一年的八千万,到第二年的两亿,第三年预计突破五亿。沈总测算过,杭州园区只要运营得当,第三年就能实现税收翻番,五年内收回前期投入。”她顿了顿,语气郑重,“致一科技愿意承担全部建设资金,不占用政府财政,只需要政策支持——土地出让、人才引进、配套审批,能一路绿灯。”

周明远看着屏幕上的曲线,想起三个月前和苏婉清的通话。小舅妈在电话里笑着说:“明远,诗涵这孩子,看着清冷,其实最念旧。她奶奶临终前还念叨杭州的龙井,现在她要在杭州建园区,一半是为了奶奶,一半是看准了互联网的未来。你可得多支持。”

“我相信沈总的眼光。”周明远合上报告,语气斩钉截铁,“杭州需要这样的园区,需要这样的活力。土地出让按最低价,人才引进享受‘钱塘人才计划’最优政策,审批流程我亲自督办,保证‘最多跑一次’。”

他看向林薇,眼里带着笑意:“替我转告沈总,等园区奠基那天,我亲自去剪彩。另外,让她有空回杭州看看,我请她喝今年的新茶,就用她奶奶当年爱喝的龙井。”

林薇起身致谢:“谢谢周市长的支持,我一定把您的话带到。沈总说,等杭州园区建成,要在里面建一个‘奶奶的茶社’,专门招待像您这样支持互联网发展的朋友。”

散会后,林薇走出市政府大楼,初冬的阳光落在身上,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润。她给沈诗涵打去电话,汇报会议结果,听筒里传来沈诗涵清冷的声音:“知道了。让杭州分公司的人尽快和市政府对接,土地合同争取下周签。对了,给周市长送两盒今年的明前龙井,就说是我奶奶家传的茶树上采的。”

挂了电话,林薇站在西湖边,看着远处的雷峰塔在阳光下矗立。湖面波光粼粼,像撒了一层碎金。她想起沈诗涵办公室里的那张老照片——奶奶坐在杭州老宅的茶树下,怀里抱着年幼的沈诗涵,笑得满脸皱纹。

“奶奶,您看,诗涵真的回来啦。”林薇轻声说,仿佛能听见茶树叶沙沙的声响。

下午西点,杭州市政府的批文送到了林薇手上。文件上写着:“同意致一科技集团在西湖区建设互联网科技园区,各项政策按最优标准执行。”落款处,周明远的签名苍劲有力。

林薇将批文放进公文包,驱车前往西湖边的龙井村。沈诗涵交代过,要亲自去奶奶当年住过的老宅子看看,采点今年的新茶。老宅子还在,只是换了新主人,听说沈诗涵要在杭州建园区,新主人热情地领着她去看那棵百年茶树:“这棵树每年产的龙井,都给您留着。老太太当年总说,这茶香里有杭州的魂。”

林薇采了一小撮新茶,放进随身的锡罐里。茶香清冽,带着泥土的芬芳。她知道,不久的将来,这片土地上会崛起一座现代化的互联网科技园区,五星级公寓里会住着追梦的年轻人,幼儿园里会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而奶奶钟爱的龙井香,会和代码的清香交织在一起,成为杭州新的味道。

夕阳西下,林薇驱车离开龙井村,车窗外的西湖渐渐被暮色笼罩。她打开车载音响,里面传来沈诗涵最喜欢的《春江花月夜》,悠扬的旋律里,仿佛能看见无数年轻人正朝着杭州走来,带着梦想,带着期待,准备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在1994年11月16日的这个下午,在杭州市政府的会议室里,在同窗情谊的信任里,在一个孙女对奶奶的思念里,悄悄埋下了种子。林薇知道,等到明年春天,这颗种子就会发芽,长出枝叶,最终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杭州的互联网未来,遮风挡雨,带来阴凉。

夜色渐浓,杭州的灯火次第亮起,像一串温暖的珍珠,沿着西湖的轮廓铺展开来。林薇看着窗外的夜景,心里充满了期待——她仿佛己经看到,几年后的杭州,互联网科技园区里人声鼎沸,五星级公寓的灯光亮至深夜,幼儿园和小学里传来朗朗书声,而那棵奶奶的茶树下,沈诗涵正和周明远品着龙井,笑着说:“你看,杭州的未来,真的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