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市井声里:传奇与证书的重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5年1月2日的深圳,冬夜的寒气被居民楼里的暖气挡在窗外。晚上七点,南山区某小区的活动室里,十几位大爷大妈围坐在电暖器旁,搪瓷杯里的菊花茶冒着热气,话题像滚雪球似的越聊越热——中心人物,正是那位快25岁的“女版巴菲特”沈诗涵。

“你们听说了吗?”张大爷敲着烟袋锅,烟灰落在磨得发亮的红木桌面上,“那丫头用几本书,换了巴拿马运河港口20年使用权!刚才听我儿子说,这事儿在《参考消息》上占了半版,标题都加粗了!”

李大妈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眼里满是惊奇:“几本书换个港口?那书是金子做的?”她的老伴王大爷是退休工程师,推了推老花镜:“你懂啥?那不是普通的书,是写未来的!3G、4G、5G,还有啥元宇宙,听说能让船运速度快十倍,比航母还厉害!”

“可不是嘛。”旁边的赵阿姨凑过来,声音压得低低的,“我女婿在证券公司上班,说好多人照着沈丫头书里写的买股票,三个月就翻了倍。就那个华硕电脑,兼容了她的国产系统,股价涨得比火箭还快,我家老头子买了两手,现在够给孙子交三年学费了!”

活动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人说“这丫头是文曲星下凡”,有人念叨“咱小区咋没出这么个天才”,还有人掰着手指头算“巴拿马运河到底值多少钱”——当张大爷说出“够买三艘瓦良格号航母”时,连最淡定的王大爷都忍不住张大了嘴。

“更神的是啥?”张大爷猛吸一口烟,烟雾缭绕里,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神秘,“那丫头才多大?快25岁!就凭两三年时间,拿了麻省理工、悉尼大学好几个硕士证,工商管理、哲学、计算机、金融投资,还有八国语言!我孙子考个大学都费劲,人家这脑子,是咋长的?”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激起一片赞叹。李大妈想起自己女儿考驾照都考了三次,摇摇头:“这哪是脑子,是聚宝盆啊!八国语言啊,我连英语字母都认不全,人家能跟外国人谈生意,还谈成了运河这么大的买卖。”

王大爷从怀里掏出张皱巴巴的报纸,指着角落的照片——沈诗涵站在巴拿马运河的闸口前,穿一身黑色西装,手里拿着文件,身后是飘扬的五星红旗。“你们看这眼神,多亮。”他指着照片下的小字,“麻省理工计算机硕士、悉尼大学金融博士,还有哲学、工商管理……乖乖,八国语言包括俄语、法语、德语,连阿拉伯语都会,这哪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我儿子说,她那些证书堆起来,能有半人高。”赵阿姨补充道,“最厉害的是,她不是死读书,是把书里的东西用到了生意上。就说那个国产系统,叫啥‘启明星辰’,兼容华硕电脑后,稳得很,现在政府部门都在用,这才叫学以致用!”

正聊着,张大爷的儿子小张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半导体收音机,调到财经频道。主播的声音清晰地传出来:“沈诗涵女士所著《未来通讯革命》系列书籍,己被多国列为战略参考资料。军事专家分析,巴拿马运河港口使用权的获得,将大幅缩短我国海外物资运输时间,以瓦良格号航母为例,若经该港口转运,可避开土耳其海峡的限制,运输周期缩短至一周以内……”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活动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大爷大妈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的惊奇慢慢变成了敬畏。王大爷掐灭手里的烟:“听见没?连航母都能快一周运过来,这哪是几本书的事?这是给国家争了大面子!”

李大妈抹了把眼角:“多好的姑娘,快25岁了,干成了别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我家侄女跟她同岁,还在家啃老呢,这差距……”

“不光能干,还心善。”赵阿姨想起什么,“听说她搞了个‘梦想基金’,给年轻人钱创业,咱们小区那个马华腾,就是靠她的钱,把小破软件做成了千万估值,现在都要搬新办公楼了。”

夜渐渐深了,暖气片发出轻微的嗡鸣。大爷大妈们陆续回家,楼道里还飘着断断续续的议论声。张大爷走在最后,锁活动室门时,看着墙上的日历——1995年1月,新的一年刚开始,而那个叫沈诗涵的年轻姑娘,己经用她的书和智慧,在世界地图上圈下了一块属于中国的港口。

他想起白天在儿子书房看到的那些证书复印件: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硕士、悉尼大学金融与投资学博士、哲学与工商管理双学位,八国语言等级证书上,每一门都印着“精通”……最下面压着张照片,是沈诗涵在毕业典礼上的样子,穿学士服,戴博士帽,眼神亮得像夜空里的星。

“后生可畏啊。”张大爷叹着气,往家走。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亮起,昏黄的光里,他仿佛能看见那个快25岁的姑娘,正坐在书房里,指尖敲打着键盘,写着更多关于未来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更快的船,更稳的系统,更厉害的年轻人,还有一个越来越强的国家。

与此同时,福田区大厦B座28层的办公室里,沈诗涵刚签完一份文件。窗外的城市灯火璀璨,像撒在黑色丝绒上的钻石。她拿起桌角的相框,里面是七本证书的合影,最上面那张,是麻省理工学院的计算机硕士毕业证,照片上的自己才22岁,眼里的坚定和现在一模一样。

手机响了,是父亲陈铭文打来的,语气里带着笑意:“楼下大爷刚才打电话来,说你成了小区的‘神话’,他们要给你送锦旗呢。”

沈诗涵笑了,望着窗外的星空:“告诉他们,神话都是人写的。我不过是比别人多翻了几本书,多走了几条路。”

挂了电话,她打开电脑,启明星辰1.025系统的启动界面亮起。屏幕上,巴拿马运河的航线图正缓缓展开,旁边的文档里,《元宇宙港口运营方案》己经写了127页。沈诗涵知道,那些大爷大妈口中的“传奇”,不过是无数个深夜的伏案疾书,是从麻省理工到悉尼大学的奔波,是把每一个“不可能”,都变成“我试试”的勇气。

夜渐深,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沈诗涵的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像在编织一张连接未来的网。而小区活动室里的议论声,早己化作市井烟火里的赞叹,在1995年的第一个夜晚,悄悄滋养着更多关于“可能”的想象——毕竟,当一个快25岁的姑娘能用书籍换来港口,能用两年时间拿下八国语言证书,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答案,或许就藏在她即将写下的下一本书里,藏在那些被她点亮的眼睛里,藏在这个正在加速奔跑的时代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