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4日的杭州,初春的细雨在西湖水面织起薄雾。晚上八点,马云站在刚落成的互联网科技园区门口,指尖划过烫金的“西湖科技园”牌匾,雨水打湿了他的衬衫,却挡不住眼里的光——这片占地两百亩的园区,从图纸到现实,只用了西个月,此刻办公楼的灯光如繁星般亮起,施工队正在拆除最后一道围挡。
“马老师,致一资本的投资协议送到了!”助理小陈抱着文件袋跑过来,裤脚沾满泥浆,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沈总刚从北京发来消息,天使轮投资到账,持股28%,白纸黑字写着‘不干涉运营’!”
马云接过文件袋,手指在“致一资本”的红色印章上轻轻。协议的最后一页,沈诗涵的签名龙飞凤舞,旁边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杭州的水养人,也养梦想,放手去干。”他想起三个月前在深圳园区的那个夜晚,自己对着规划图感慨“要是能在家乡建个这样的园区就好了”,没想到一语成谶。
园区的保安亭里,值班大爷端着热茶走出来:“马先生,这楼真气派!比上海的写字楼还亮堂。”马云笑着点头,目光掠过配套区——幼儿园的滑滑梯还裹着塑料膜,小学的操场上工人正在画跑道,人才公寓的阳台上,几户提前入住的员工己经挂起了衣服,像撒在灰色楼面上的彩色音符。
“明天就能搬进来了?”马云问施工队长。黝黑的汉子拍着胸脯:“保证!办公区的网络下午刚通,启明星辰系统调试好了,比深圳园区的还快!您那间带落地窗的办公室,办公桌都是按您的要求订的红木款。”
马云走到自己的办公室,推开落地窗,雨雾中的浙江大学轮廓隐约可见。他想起沈诗涵在电话里说的:“园区建在高校旁,就是要让知识和产业长在一起。”此刻楼下的咖啡馆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电脑讨论,白色板上写满了“用户画像”“流量转化”,像极了当年在深圳园区熬夜的自己。
与此同时,深圳福田区大厦B座28层,马华腾正指挥着团队搬运服务器。张志东抱着一箱网线跑过,喊着:“华腾,沈总刚发消息,说这层楼的空调给咱们调到26度,说是‘程序员最舒服的温度’!”
林晓举着相机拍照,镜头里,腾讯的新logo被工人挂在前台墙上——一只卡通企鹅抱着键盘,旁边写着“连接一切”。“姐的天使投资到账了!”她举着手机给大家看银行到账短信,“1200万!持股25%,协议里写着‘运营全权由腾讯团队负责’!”
马华腾靠在新办公桌旁,看着窗外的深圳夜景。三个月前,他还在出租屋里担心“梦想基金能不能撑到年底”;现在,1200万到账,福田区28层整层办公区到手,连服务器都是最新款的华硕机型,预装的启明星辰系统稳定得让技术部惊叹。
“今晚就能搬完,明天正式办公!”马华腾拍着手召集大家,“沈姐说了,‘福田区28层是起点,不是终点’,咱们得拿出点样子来,别辜负这1200万,更别辜负她那句‘不干涉运营’!”
团队成员们齐声应和,键盘敲击声、服务器嗡鸣声、搬运设备的号子声,在空旷的28层交织成最动听的交响乐。林晓偷偷给沈诗涵发了条短信:“姐,华腾说要让腾讯的用户量年底破百万,不辜负你的信任。”
北京朝阳区的大平层里,沈诗涵刚结束和致一资本团队的视频会议。屏幕上,杭州园区和深圳腾讯的画面同时跳动——左边是马云在雨中检查园区配套,右边是马华腾指挥团队搬家,两个画面的角落,都能看到“致一资本”的logo。
“沈总,杭州和深圳的投资款都己到账。”财务总监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马云团队持股72%,腾讯团队持股75%,我们严格按您的要求,只派了财务观察员,不参与任何决策。”
沈诗涵端起茶杯,龙井的清香在暖空气里弥漫。她想起1994年10月那个下午,在深圳园区的宿舍里,马华腾紧张地问“我们是不是还行”;想起11月的夜晚,马云在公寓里对着规划图感叹“杭州需要这样的园区”。现在,这些问句都有了答案。
手机震动,是金丽华发来的照片:杭州互联网科技园区的工人们在挂灯笼,红绸上写着“欢迎马云团队回家”;深圳福田区28层,腾讯的员工们在新办公室里吃着星畅汉堡,举着可乐碰杯。
沈诗涵将两张照片设为手机壁纸,左边杭州,右边深圳,中间是致一资本的logo。她知道,“不干涉运营”不是放任不管,是信任,是尊重,是给梦想足够的生长空间——就像园丁不会掐着花骨朵问“你怎么还不开”,只会默默浇水施肥,等它自己绽放。
杭州的雨渐渐停了,马云站在园区门口,看着第一盏路灯亮起,照亮“西湖科技园”五个字。远处的雷峰塔在夜色里闪着微光,他仿佛听见沈诗涵在说:“家乡的水养人,也养梦想。”
深圳的夜色更浓了,马华腾在新办公室里调试好第一台服务器,屏幕上弹出腾讯的登录界面,用户数正在缓慢增长。他对着屏幕里的企鹅logo笑了笑,仿佛看见沈诗涵站在身后,像小时候那样,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说:“好好干,姐看着呢。”
北京的夜静了下来,沈诗涵走到落地窗前,看着CBD的灯火。手机里,马云和马华腾几乎同时发来消息:
“诗涵,杭州园区明天正式运营,等你来看西湖的春茶。”
“姐,腾讯搬进福田区28层了,今晚我们通宵加班,给你个惊喜。”
沈诗涵笑着回复:“加油,我等着。”
窗外的月光穿透云层,照亮了三个城市的夜空。杭州的园区、深圳的办公楼、北京的指挥中心,像三颗互相照耀的星,在1995年的初春,用资本的温度、信任的力量、梦想的光芒,在大地上写下属于他们的故事。
而故事的主角们都知道,这不是结束,是真正的开始——马云要让西湖科技园成为“江南硅谷”,马华腾要让腾讯的企鹅走进千家万户,沈诗涵要让致一资本的种子在更多土地上发芽。
夜色温柔,双城的灯火遥相呼应,像在诉说一个简单的道理:最好的投资,是相信那些相信未来的人;最好的成全,是给梦想足够的空间,让它自己长大。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