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0章 书房灯火:资本灌溉出的财富森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1995年11月26日的北京,朝阳区的夜比初冬的风更沉。沈诗涵的书房里,华硕笔记本的屏幕亮得像块冰,上面是马云团队的企业估值报表——50亿的数字被红框圈着,下面的小字标着“较A轮融资增长300%”,旁边附着张截图:淘宝网的“未来书籍专区”,访问量己经突破百万。

“一年多涨到50亿,比致一科技当年还快。”沈诗涵端起桌上的荔枝茶,茶盏里的倒影晃着她的笑。半年前投马云时,对方在杭州的民居里办公,十几个人挤在客厅,地板上堆着写满“电子商务”的稿纸。现在淘宝网的服务器己经搬进了中关村大厦的三层,和腾讯、转转团队成了邻居,空气里飘着速溶咖啡和琪露集团点心的混合香气。

她点开淘宝网的后台数据,“未来书籍”的销量曲线像根绷紧的弦,从一年前的日均几十单,涨到现在的日均三千单。最火的《2035元宇宙港口全景》己经加印了十次,出版社的女老板王梅昨天刚发来消息:“诗涵,新买的别墅装修好了,带个书房,专门放你的签名版。”

沈诗涵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王梅的头像——那是个穿旗袍的女人,背景是出版社的新厂房,门口停着辆致新银行贷款买的冷链车,车身上印着“未来书籍专用配送”。一年前,这个女人还在电话里哭,说印刷厂的工资发不出来,连女儿的学费都要借;现在她的个人财富报表显示12.69亿,比致一资本刚成立时的启动资金还多。

“姐,我回来了!”沈薇的声音从玄关传来,带着疲惫的雀跃。她踢掉高跟鞋,把致一软件的工牌扔在鞋柜上,上面还沾着代码调试时的咖啡渍。“马云的团队刚才发消息,说想把‘未来书籍专区’升级成‘未来生活馆’,连琪露集团的月饼都想上链接。”

沈诗涵转身时,沈薇己经扑到餐桌旁。保姆刚端上来的荔枝炖盅还冒着热气,是奶奶沈露特意从福田寄来的配方。“让他们尽管试,”沈诗涵盛了碗汤,“致新银行给他们批了5000万信用贷,24小时到账的那种,不够再补。”

沈薇舀着炖盅里的莲子,手机突然响了,是龚小京。“薇薇,你姐在吗?”听筒里的声音带着刚卸完妆的慵懒,“我刚到家,对面楼的灯还亮着——诗涵姐又在加班?”

“在呢,正看马云的报表。”沈薇把手机递过去,“小京姐,你银行的‘淘宝联名卡’设计好了吗?马总说想给卖家开专属账户,手续费减半。”

沈诗涵接过手机,龚小京的视频画面里,能看见500平房子的客厅——那是去年她送的,装修成了极简风,墙上挂着致新银行的开业合照。“卡样己经传给印刷厂了,”龚小京举着设计稿,“正面是淘宝网的logo,背面是启明星辰系统的标识,明天就能出样卡。”

挂了电话,陈菲菲的视频请求跳了出来。她的背景是华硕的实验室,白大褂的口袋里露出半截华硕手机。“诗涵姐,马云团队订的定制款电脑做好了,”她晃了晃手里的订单,“128G内存,专门给他们爬数据用的,比普通机型快40%。”

沈诗涵看着屏幕里的三个女孩,突然觉得书房的灯光格外暖。对面龚小京的房子亮着灯,沈薇在身边喝汤,陈菲菲的实验室灯火通明——这三栋楼像三颗星星,在朝阳区的夜里连成线,而线的起点,是1990年她在北大宿舍给她们分荔枝干的那个夜晚。

“对了,王梅刚才说要请我们吃饭。”沈诗涵翻出手机里的消息,“她说出版社新签了个作家,写的就是‘未来书籍如何改变命运’,想让我们当原型。”

沈薇差点把汤洒出来:“就写她自己呗!从发不出工资到12.69亿,比小说还精彩。”她突然想起什么,“上次去杭州,她带我参观仓库,说那些未来书籍的打包工人,都是从玄武监狱出来的刑满释放人员,田建军帮着培训的。”

沈诗涵的目光落在窗外。远处的中介门店还亮着灯,穿西装的销售正在给客户讲“女版巴菲特的投资神话”,但他们不知道,那些神话的背后,是王梅仓库里堆积的书籍,是刑满释放人员手里的打包带,是马云团队深夜还亮着的电脑屏幕。

“马云说想做个‘公益拍卖’,”沈诗涵关掉报表,“把最稀有的未来书籍拿出来拍,所得捐给贫困县建图书馆。”她看向沈薇,“致一软件的技术团队帮着搭平台,就用CS里的‘全球地图’改,让全国的读者都能看见。”

沈薇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马华腾。“姐,薇薇,”堂弟的声音带着熬夜后的沙哑,“腾讯的即时通讯接口己经跟淘宝对接好了,买家卖家能首接聊天,跟当年我们在地下室聊代码一样方便。”

挂了电话,沈薇打了个哈欠:“我得睡了,明天还要去杭州见马云。”她抱着枕头往卧室走,突然回头,“姐,你也早点睡,你那‘国内女性富豪榜榜首’的位置,没人跟你抢。”

书房里只剩下沈诗涵一人。她点开王梅发来的出版社照片,工人们正在给《2035元宇宙港口》包书皮,每个人的工牌上都挂着华硕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致新银行的余额——那是他们用打包书籍赚的第一笔存款。

窗外的月光爬上报表,50亿的数字和12.69亿的数字在光里依偎。沈诗涵想起半年前投资马云时,对方说“我想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现在这句话正在变成现实,不是靠她的资本,是靠那些被资本点亮的普通人:王梅、打包工人、马云团队里的程序员,还有玄武监狱里学着重新生活的乔西爷们。

她关掉电脑,荔枝茶的甜还在舌尖。对面龚小京的房子熄了灯,沈薇的卧室也没了动静,只有陈菲菲的实验室还亮着——华硕的工程师们正在给马云的电脑装系统,键盘敲击声像春蚕在啃桑叶,一点点织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财富锦缎。

锁书房门时,沈诗涵瞥见墙上的日历,11月26日的旁边,她用红笔圈了个日期:12月1日,王梅的出版社新厂房奠基。到那天,她要带着妹妹们去杭州,不是以投资人的身份,是以见证者的身份——见证一本本书如何变成船,载着普通人驶向他们的星辰大海。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