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园区晨光:梦想落地的声响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章节无错乱精修!
 穿越神探夏洛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1994年3月2日的深圳,阳光把南山区的天空洗得透亮。下午两点,南油大道旁的互联网科技园区门口,马华腾站在刻着“致一科创园”五个烫金大字的石碑前,手里紧紧攥着那份装订得整整齐齐的项目计划书,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身边的张志东“嘶”了一声,用胳膊肘撞了撞他:“看傻了?这地方……确定是给咱们这种没名没姓的小团队待的?”

马华腾没说话,只是仰头望着眼前的建筑群——三栋玻璃幕墙的写字楼像三块巨大的水晶,在阳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楼前的喷泉广场上,穿着休闲西装的年轻人三三两两地走着,手里大多拿着笔记本电脑,谈笑间蹦出的“带宽”“服务器”“用户量”,像一串密码,瞬间击中了他的耳膜。

林晓背着个装满资料的双肩包,眼睛瞪得溜圆:“你看那门口的保安,穿的都是定制西装!比我爸公司的经理还精神。”她指着园区内侧的指示牌,声音里带着惊叹,“后厨房在负一楼,标注着‘24小时自助餐供应’,还有……‘加班至22点可领夜宵券’,我的天,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马华腾的心跳得更快了。他想起出租屋里那箱吃了半个月的泡面,想起每次加班到深夜,只能啃干面包的日子,喉结忍不住动了动。但更让他在意的,是指示牌最下方的一行小字:“梦想基金申请处:A座101室”,那行字像块磁石,牢牢吸住了他的目光。

“走吧,进去。”他深吸一口气,率先迈步走向园区大门。保安礼貌地拦住他们,看到马华腾递过来的预约单,立刻露出微笑:“是马华腾先生的团队吧?王主任在里面等你们,请进。”

穿过旋转门的瞬间,空调的冷风夹杂着淡淡的栀子花香扑面而来。大堂挑高的穹顶下,挂着盏巨大的水晶灯,地面光可鉴人,倒映出他们三个略显局促的身影。张志东低头看了看自己洗得发白的运动鞋,悄悄往马华腾身后缩了缩:“早知道穿我哥的皮鞋来了。”

林晓倒是大方,拉着两人往电梯口走:“别紧张,咱们是来谈项目的,又不是来比谁穿得好。”话虽如此,她还是下意识地捋了捋马尾辫,把背包带勒得更紧了些。

电梯上行时,马华腾盯着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这里的每一块瓷砖,每一盏灯,或许都和沈诗涵有关。她是不是也像他们这样,走过这条走廊?是不是在某个会议室里,和团队讨论着“梦想基金”该怎么分配,才能让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受益?

“叮”的一声,电梯门开了。A座三楼的办公区豁然开朗——开放式的工位间里,年轻人戴着耳机敲击键盘,玻璃隔断的会议室里,有人用英语激烈讨论着什么,白板上写满了他看不懂的公式。最让他惊讶的是,走廊尽头居然有个小小的咖啡吧,穿围裙的服务员正给一个抱着电脑的男生递咖啡,笑着说:“今天的提拉米苏是新烤的,加班的话记得来拿。”

“这边请。”引导他们的文员是个温柔的小姐姐,指着走廊尽头的办公室,“王主任在里面等你们。”

推开门,一个穿着灰色夹克、头发有点花白的中年男人从文件堆里抬起头,脸上立刻堆起温和的笑:“是马华腾同学吧?快坐快坐,我是王建国,园区的负责人。”他的声音带着北方口音,听起来格外亲切,“张同学,林同学,都坐。”

王建国给他们倒了水,目光落在马华腾手里的项目计划书上:“早就听说深大出了个对即时通讯特别痴迷的小伙子,今天可算见到真人了。”他翻开计划书,手指点着第一页的软件构想图,“这个界面设计不错,比我上次见的那个团队简洁多了,考虑到中国用户的习惯了?”

马华腾没想到他会这么首接,紧张得手心冒汗:“是……我们觉得,国外的软件太复杂,中国人用着不方便,所以想做一个简单点的,能首接打字聊天,还能传文件的。”

“想法很好。”王建国点点头,又问张志东,“市场调研是你做的?”张志东赶紧点头:“是的王主任,我们查了资料,现在国内上网的人虽然少,但每年都在增加,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人需要这种软件。”林晓补充道:“我们还做了个小范围测试,在深大的同学里试用了一下,反馈都不错。”

王建国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讨论到技术细节时,他突然问:“你们现在用的服务器是什么配置?带宽够不够?”马华腾愣了一下,老实回答:“现在还用的是学校的公共服务器,带宽……有时候会有点卡。”

王建国笑了:“这就是来园区的好处了。”他站起身,带着他们走出办公室,指着外面的机房,“看到没?园区有自己的服务器集群,带宽是专线,比你们在学校用的快十倍不止。而且入驻的话,这些设备都能免费使用,还能申请技术支持。”

走到开放办公区时,他指着靠窗的一片空位:“那片区域是给新申请的团队准备的,采光好,旁边就是茶水间,晚上加班的话,后厨房十二点会送夜宵,有粥有包子,都是热乎的。”他特意强调,“咱们园区提倡955,但真要赶项目,也绝不亏待大家——加班到八点,晚饭免费;超过十二点,第二天可以晚点来,考勤灵活得很。”

马华腾和张志东、林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王建国像是看穿了他们的心思,笑着说:“知道你们关心什么——梦想基金的申请,我们有三个标准:项目够不够新,团队够不够拼,还有最重要的,是不是真的懂用户。”他拍了拍马华腾的肩膀,“你们的项目,前两条都过关了,第三条,还得再看看。”

“那……我们能申请入驻吗?”林晓忍不住问。

“当然可以。”王建国递给他们一份表格,“填了这个入驻申请,再把软件的最新版本拷给我们看看,没问题的话,下周一就能搬进来。至于梦想基金,”他话锋一转,“你们需要多少启动资金?”

马华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报了个自己反复算过的数字:“我们算了一下,租服务器、买设备、还有三个人的生活费,大概……五万块就够了。”他怕说多了被拒绝,赶紧补充,“如果不够的话,我们可以自己再想想办法……”

“五万太少了。”王建国皱了皱眉,在表格上写了个数字,“我给你们批十万。”他看着目瞪口呆的三人,解释道:“多出来的钱,买点好点的电脑,再招个技术好的同学进来,人多力量大。记住,做项目不能太省,该花的钱得花,但也不能乱花——每笔账都记清楚,月底给我看一眼就行,别的不用管。”

走出王建国办公室时,三个人都像踩在棉花上,晕乎乎的。文员小姐姐带他们去看预留的工位,指着那个靠窗的位置:“这里就是你们的了,桌椅都是新的,网络己经开通,用户名是你们的名字拼音,密码是123456,记得改一下。”她还递给他们三张卡,“这是园区的通行卡,也是食堂的饭卡,加班的话刷这个领夜宵,都是免费的。”

站在属于他们的工位前,马华腾看着窗外的阳光洒在桌面上,突然觉得像在做梦。张志东兴奋地原地转圈:“我们真的进来了!有服务器!有免费咖啡!还有十万块钱!”林晓捂着嘴,眼圈有点红:“我爸要是知道了,肯定不敢相信。”

马华腾摸了摸崭新的键盘,冰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几分。他走到茶水间,看着墙上贴着的“园区福利表”——早餐七点到九点,午餐十二点到一点半,晚餐六点到七点半,加班到八点凭工牌领夜宵;每周三下午有免费的编程培训课,请的是硅谷回来的工程师;甚至还有心理咨询室,压力大的时候可以去聊聊天。

“这地方也太豪华了吧。”张志东凑过来说,手里拿着块刚从咖啡吧拿的提拉米苏,“比我哥他们公司强多了,他在国企上班,加班连瓶水都没有。”林晓咬了口蛋糕:“而且王主任说,只要我们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园区绝不干涉我们怎么运营,想什么时候上班就什么时候上班,这也太自由了。”

马华腾没说话,只是看着楼下的喷泉广场。一个穿西装的女人正和王建国说话,远远看去,身形有点像沈诗涵,但他知道不可能——堂姐现在应该在忙更重要的事,比如和英伟达的黄仁勋通电话,或者看纽约股市的行情。可他心里还是忍不住想:这一切,会不会都是她特意安排的?为了让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能有个安心追梦的地方?

“对了,梦想基金的钱什么时候能到?”张志东突然问。林晓瞪了他一眼:“刚申请就想着钱,能不能有点出息?”王建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续快的话,下周就能到账。”他手里拿着个文件夹,笑着说,“我刚跟财务那边打了招呼,你们这个项目,我个人很看好,算是‘快速通道’。”

他拍了拍马华腾的肩膀:“小伙子,好好干。我在这园区待了一年,见过不少来申请的团队,有的急着赚钱,有的怕这怕那,像你们这样,一门心思就想把一个软件做好的,不多。”他顿了顿,语气变得郑重,“记住,来这儿的人,都不是为了蹭免费的咖啡和夜宵,是为了把脑子里的想法,变成真能改变世界的东西。”

离开园区时,夕阳把玻璃幕墙染成了金红色。马华腾回头望了一眼,觉得那栋楼像一艘正准备启航的船,而他们,是刚刚踏上甲板的水手。张志东兴奋地说:“今晚回去就收拾东西,下周就能搬过来了!再也不用闻出租屋的泡面味了!”林晓拿出小本子:“我得列个清单,要买哪些办公用品,服务器怎么配置,都得记下来。”

马华腾走在最后,手里攥着那张园区通行卡,卡面的“致一科创园”字样被夕阳照得发亮。他突然想起父亲马陈术常说的一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可现在,他好像真的接住了一个——不是不劳而获的馅饼,是一个让梦想落地的机会,一个能让他和团队安心敲代码的地方,一个连加班都能吃到热乎夜宵的港湾。

走到公交站,林晓突然说:“我刚才好像看到王主任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女人的照片,气质特别好,会不会是……”她没说下去,但马华腾知道她想说什么。

他抬头看向天边的晚霞,觉得心里某个角落突然变得特别柔软。或许,沈诗涵根本不需要知道他们来了这里,不需要知道她的“梦想基金”给了谁。就像园丁种下一棵树,不需要知道每片叶子是怎么长出来的,只要看着它慢慢长高,就够了。

“车来了。”张志东拉了他一把。挤上拥挤的公交车,马华腾把通行卡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紧贴着那张被他磨得发白的深大毕业证。他知道,从下周一开始,他的生活将彻底改变——不再是躲在出租屋里偷偷摸摸敲代码的“叛逆者”,而是能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为自己的梦想全力以赴的创业者。

车窗外,互联网科技园区的灯火一盏盏亮了起来,像一串温暖的珍珠,在城市的暮色里闪闪发光。马华腾看着那片光,突然觉得,未来好像没那么遥远了。只要他们握紧手里的代码,守住心里的热爱,总有一天,他们敲出的字,会变成千万人屏幕上跳动的消息,会让这个世界,因为他们的存在,有那么一点点不一样。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这个像五星级酒店一样的园区里,在王建国那句带着北方口音的“好好干”里,在他紧紧攥着的那张通行卡里,悄悄开始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沈门双姝智谋撑起的商业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TJ3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