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八章:铁器

小说: 第四天灾闯洪荒   作者:司之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第四天灾闯洪荒 http://www.220book.com/book/TJO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第四天灾闯洪荒

《第西天灾闯洪荒》第十八章:铁器开蒙,叶茅覆顶与夜修黄庭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爬上不周山的轮廓,营地就炸开了锅。王磊抱着石斧往树林冲,被张建国一把拉住:“急啥?没趁手的家伙,砍大树白费力气!”童少叶举着刚削好的木坯笑着走来:“今天先搞‘装备升级’,做木锯、打铁斧,有了趁手的铁器,盖房砍树都快十倍!对了,张叔,昨天看到的巨型枯叶别忘了,盖屋顶正好用上!”

第二天:铁锯出世,叶茅备料

分工大会后,工具制作与建材收集同步开工。做木锯时,童少叶把硬木削成半弧形锯柄,孙铁山蹲在一旁指导:“锯条得用最韧的青藤,先在树胶里泡三天,再捶打收紧纤维,不然拉几下就断!”王磊抡石锤砸锯齿,赵宇量间距,林薇用兽皮缠锯柄防滑,配合得默契十足。

另一边,张建国带着刘桂芬去收集巨型枯叶:“就是那种比人还高的‘铁叶蕉’枯叶,叶面厚实防水,比茅草耐用!”两人扛着刚做好的木锯钻进树林,没多久就拖着几片巨型枯叶回来——叶片宽近两米,长三米多,边缘虽有些破损,但叶脉粗壮如筋,叶面还带着天然的蜡质层。“这玩意儿铺屋顶,下雨准不漏!”张建国拍着枯叶上的尘土,叶片发出“咚咚”的闷响,显然结实得很。

铁斧锻造也没闲着。孙铁山指挥童少叶把铁块烧红,用石锤反复敲打:“斧头要锻成楔形,刃口薄中间厚,既锋利又抗造!”王磊轮大锤砸铁坯,每砸一下都震得地面发颤。到傍晚,六把木锯、五把铁斧完工,墙角还堆着二十多片巨型枯叶和几捆晒干的茅草,盖房的“硬件”全备齐了。

二更夜修:黄庭初入,气感微生

夜幕降临,篝火渐熄,大家回木屋休息。童少叶躺在干草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的忙碌让身体疲惫,心里却兴奋得很。他想起手机备忘录里存的《黄庭经》白话译本,索性坐起身,借着月光翻找树皮本上记录的经文。

“入静存神,呼吸自然……”他盘膝坐好,闭眼调整呼吸。起初只觉浑身酸痛,耳边是风吹树叶的沙沙声和远处野兽的低嚎。但随着呼吸放缓,他试着专注于丹田,想象有一缕温热气流在小腹汇聚。不知过了多久,指尖突然传来微弱麻痒,像有蚂蚁爬过,小腹真的泛起一点暖意,虽微弱却清晰。

再次睁眼时,天边己泛鱼肚白。奇怪的是,明明只睡了不到两个时辰,身体却异常清爽,抡锤的胳膊也不酸了。他握紧拳头,感觉力气都大了几分:“看来这《黄庭经》真有用,以后每晚都得练练。”

第三天至第西天:叶茅覆顶,木屋成型

有了木锯、铁斧和巨型枯叶,盖房进度肉眼可见地加快。张建国在空地上用石灰画地基线:“六间木屋分两排,每间深三米、宽两米,中间留过道。屋顶用‘叶茅复合层’——底层铺巨型枯叶,叶面朝下防漏水;上层盖茅草压重量,再用藤条捆在房梁上,大风刮不动!”

王磊和童少叶用木锯切割立柱,赵宇负责测量间距,确保每根立柱精准对齐。孙铁山烧了黏土和沙子混合的“砂浆”固定立柱,比单纯用藤蔓捆绑结实十倍。林薇则带着刘桂芬铺屋顶:两人踩着木梯爬上横梁,先把巨型枯叶一片压一片铺好,边缘用藤条绑在房梁上,再在枯叶缝隙间塞茅草填补空隙,最后在顶端铺一层厚茅草压牢。

第西傍晚,第一排三间木屋率先完工:黑色的巨型枯叶在屋顶层层叠叠,边缘露出金黄的茅草,房梁下挂着风干的肉干,门口摆着木锯和铁斧,远远望去像三座结实的小堡垒。“这屋顶踩上去都没事!”王磊爬上屋顶蹦了两下,枯叶纹丝不动,引得大家一阵笑。

第五天:铁胎弓成,狩猎扬威

盖房之余,武器制作也在推进。孙铁山选弹性极好的桑木做弓身,用铁斧削成弧形,中间凿凹槽:“这里嵌铁条,能增加拉力,射得更远!”童少叶熔炼铁条,孙铁山盯着火候:“烧到暗红色就行,太红了脆,太暗了软!”林薇带着刘桂芬鞣制羚羊筋做弓弦,还拔野鸟尾羽做箭羽,确保箭矢飞行稳定。

第五天清晨,第一把铁胎弓和二十支箭完工。童少叶拿起弓试射,“嗡”的一声,箭矢穿透三十步外的树干,只留箭羽在外摇晃。“走,打猎去!”他带着王磊、林薇、孙铁山出发,张建国和赵宇留下盖最后三间木屋,刘桂芬在家煮盐石。

刚进山谷,林薇就指着岩石后:“有岩羊!”三只灰棕色岩羊正在啃草,羊角弯弯发亮。童少叶悄悄拉满弓,一箭射中最肥的那只脖颈;王磊补射逃窜的岩羊,林薇则用铁斧劈柴生火,孙铁山处理猎物。中午返程时,大家扛着三只岩羊和一串野鸟,收获满满。

第六天:盐矿定址,家园初成

最后三间木屋的屋顶铺完巨型枯叶时,刘桂芬煮的盐也结在了陶锅底——白花花的盐粒闪着光,是昨天探到的盐矿成果。童少叶捏起一点撒在烤肉上,咸香瞬间盖住腥味,大家吃得满嘴流油:“有盐的肉就是香!”

下午,童少叶带着赵宇、林薇确认盐矿储量。赵宇用树枝测量盐矿范围:“东西长约五十步,南北宽三十步,表层盐石就够吃半年,往下挖肯定还有!”林薇观察土壤:“周围植物叶子厚实,果然是盐地特征。”童少叶在盐矿旁插了根绑红布的木杆当标记:“以后每天派两人来采盐,煮好的盐装陶缸存起来。”

夕阳西下时,六间木屋在暮色中整齐排列,巨型枯叶屋顶映着晚霞,铁胎弓和铁斧在门口闪着暗光,盐缸里的盐粒晶莹剔透,围栏里的小羊“咩咩”叫着,农田里的谷物随风点头——曾经荒凉的山谷,终于有了家的模样。

入夜后,童少叶照例修炼《黄庭经》。这一次,小腹的暖意比昨晚清晰,气流顺着经脉缓缓游走,连白天盖房的疲惫都消散了。他知道,无论是基建、狩猎、采盐还是修行,在洪荒的路才刚刚开始,而这片用双手建起的家园,就是他们最坚实的底气。

夜色渐深,篝火旁的笑声和铁器碰撞声,在洪荒的寂静里格外温暖。属于他们的洪荒工坊,正伴着叶茅屋顶的轻响和每晚的经文声,悄悄生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TJO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第四天灾闯洪荒 http://www.220book.com/book/TJO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