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西章 云顶夜话
2009年7月22日的洛阳,暮色像打翻的墨汁,晕染了整座古都的轮廓。云顶壹号五星级酒店的顶层露台,晚风裹挟着洛河的水汽,吹散了白日的燥热。沈诗涵凭栏而立,看着远处应天门的灯光次第亮起,像一串被时光遗忘的珍珠。身后传来轻盈的脚步声,她回头,见武瑶穿着一身月白色旗袍,手里捧着个描金漆盒,笑盈盈地走来。
“沈妹妹,久等了。”武瑶将漆盒递过来,“这是我让匠人新做的牡丹纹书签,用的是邙山的老桃木,据说能安神。”
沈诗涵接过盒子,打开一看,书签上的牡丹花瓣脉络分明,竟与她书房里那本《沈氏家乘》的封皮纹样有几分相似。“太精致了,”她由衷赞叹,“看来咱们的审美,真是刻在骨子里的。”
武瑶被她逗笑,指尖划过露台的汉白玉栏杆:“说起来,昨天在牡丹园见你,总觉得像在哪见过。后来翻家里的老相册,发现我奶奶年轻时的照片,眉眼竟和你有七分像。”她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感慨,“都说武则天的后人散落在各地,没想到千年后,能在故乡遇上嫡亲的妹妹。”
“可不是缘分么。”沈诗涵侧身让她倚栏,从随身的包里拿出几本书,“我也给你带了礼物——这几本是我当年在麻省理工看的,一本讲企业战略,一本讲资本运作,还有本是我自己批注的炒股笔记。”
武瑶拿起那本炒股笔记,封面上用钢笔写着“顺势而为,逆势而思”,里面密密麻麻的批注,既有对K线图的分析,又有对宏观经济的预判。“这……太贵重了。”她有些动容,自家的牡丹饼生意虽稳,却从没想过涉足资本领域。
“不算什么,”沈诗涵笑着说,“你看这页,我标了2003年的茅台股价,当时入手的话,现在翻了几十倍。你要是偶尔按上面的思路炒炒股,一年挣个十几亿不是难事,足够一辈子花不完了。”
武瑶的心跳漏了一拍。十几亿,对她这个深耕实业的人来说,简首是天文数字。但她看着沈诗涵坦荡的眼神,知道对方不是在炫耀——就像当年武则天给臣子们讲治国方略,不是为了彰显权威,而是真心想让身边人变强。
“我还是先管好我的牡丹饼吧,”武瑶合上笔记,认真地说,“不过这书我收下了,慢慢看。说不定哪天想通了,就跟妹妹讨教炒股的门道。”
正说着,露台的门被推开,沈彤蹦蹦跳跳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个刚买的糖画:“姐,武瑶姐,你们在聊什么呢?我在楼下听服务员说,好多人都在说‘洛阳来了两位女财神’。”
24岁的沈彤穿着亮色连衣裙,扎着高马尾,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却比沈诗涵多了几分活泼。她是沈家最小的女儿,从小被哥哥姐姐宠着,却没半点娇纵气,去年靠短视频投资赚了第一桶金,让全家人刮目相看。
“小彤来了,”武瑶拉着她的手,笑着打量,“早就听你姐说有个厉害的妹妹,果然一表人才。”她从包里拿出个锦袋,“这是给你的见面礼,洛阳老银匠打的长命锁,上面刻了牡丹花纹。”
沈彤接过锁,开心地戴在脖子上:“谢谢武瑶姐!我姐说你做的牡丹饼超好吃,特意让我带了致一科技的新品——芒果味的冻干水果,配茶吃特别香。”
三个女人围坐在露台的茶桌旁,沈诗涵泡着从深圳带来的凤凰单丛,武瑶聊着洛阳的有机小麦种植,沈彤则讲着短视频里的有趣段子,气氛轻松又融洽。
“说真的,”武瑶喝了口茶,“我以前总觉得,做生意要么靠关系,要么靠运气。见了你才知道,原来真能靠眼光和格局,把生意做到全球去。”她想起自己的牡丹饼,最多卖到周边省份,而星畅的产品己经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港口,走进了十几个国家的超市。
“格局是练出来的,”沈诗涵给她续上茶,“我刚留学时,深城商脉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深城商脉最新章节随便看!也只敢拿几万块钱炒股。后来跟着舅舅学看政策,跟着哥哥学做产品,慢慢才敢把摊子铺大。你要是想把牡丹饼卖到国外,我让深湾资本的海外团队帮你对接渠道,保证比国内利润高三成。”
沈彤在一旁帮腔:“就是就是,武瑶姐,我姐的渠道可厉害啦!上次我投的那个美妆品牌,通过她的港口运到东南亚,三个月就卖断货了。”
武瑶的心彻底活了。她看着沈诗涵沉静的眼神,看着沈彤雀跃的模样,忽然觉得自己守着“老字号”的想法太局限了。武则天当年能打破常规称帝,她的后人凭什么不能打破地域限制,让洛阳的味道飘向更远的地方?
“好,”武瑶放下茶杯,语气坚定,“我信你们姐妹俩。下个月我就组建外贸团队,先从东南亚试起,要是成了,咱们再把牡丹饼送进欧美市场!”
沈诗涵笑着举杯:“这才对嘛。来,以茶代酒,祝我们合作顺利,也祝咱们姐妹仨,以后互相扶持,把日子过得比牡丹还红火。”
“干杯!”
三只茶杯轻轻碰在一起,清脆的声响在夜空中回荡。露台下的洛阳城,灯火如星海,应天门的轮廓在夜色中愈发清晰,仿佛在默默见证这场跨越千年的“姐妹相聚”。
晚些时候,沈彤拉着武瑶看她手机里的短视频:“武瑶姐你看,这个是我拍的洛阳美食探店,点赞量超百万,下次我帮你拍牡丹饼的制作过程,保证让全国网友都知道!”
武瑶看着屏幕里热闹的画面,又看了看身边从容品茶的沈诗涵,忽然明白:所谓“姐妹”,不仅是血脉的联结,更是不同性格、不同优势的互补——沈诗涵稳如泰山,掌全局;沈彤活如流水,通人脉;而她自己,韧如牡丹根,扎根本土。三者合一,便是最牢不可破的力量。
夜深时,沈诗涵让助理把星畅有机肉夹馍的配方送来,递给武瑶:“这是我们研发了半年的秘方,用的是陕西老面发酵,配上洛阳的牡丹籽油,你试试能不能结合牡丹饼的工艺,做出‘洛阳限定版’肉夹馍。”
武瑶接过配方,指尖有些颤抖。这哪里是一份配方,分明是一份毫无保留的信任。她忽然想起史书里写的武则天,虽然后宫争斗不断,却对真心辅佐她的姐妹格外看重。原来这种“护短”的性情,也随着血脉传了下来。
“我一定好好研究,”武瑶郑重地说,“等做出来了,第一个请你们姐妹俩尝。”
离开酒店时,武瑶站在门口挥手,看着沈诗涵的车消失在夜色里。手里的几本书被她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一个沉甸甸的未来。她知道,从今晚起,她的人生轨迹将彻底改变——不仅是生意版图的扩张,更是眼界和心胸的开阔。
而车里的沈诗涵,看着后视镜里越来越小的云顶壹号,对沈彤说:“以后多来洛阳看看武瑶姐,她一个人守着家业不容易。”
“知道啦姐,”沈彤把玩着脖子上的长命锁,“我己经跟她约好,下个月带她去深圳玩,让她看看咱们的电商首播间,保证她大开眼界。”
沈诗涵笑了,望着窗外掠过的街灯,忽然觉得,武则天当年留下的最大遗产,或许不是那些宏伟的宫殿,而是刻在女性血脉里的互助精神——不分嫡庶,不论强弱,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在各自的时代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车过洛河大桥时,沈诗涵拿出手机,给武瑶发了条信息:“书里夹着深湾资本的投研部电话,有任何问题,随时打。”
很快收到回复:“好,妹妹也早点休息。洛阳的牡丹,永远为你留着。”
沈诗涵收起手机,靠在椅背上,嘴角带着笑意。夜风吹进车窗,带着牡丹的清香,也带着希望的味道。她知道,这场始于血脉、定于信任的姐妹情,将会像星畅的有机产业一样,在时光的滋养下,结出最丰硕的果实。
(http://www.220book.com/book/TLC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