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走了?"
消息传到了当年的乡巴佬食品厂。
虽然工厂早就倒闭了,但老工友们还保持着联系。
"真的假的?"老张不敢相信,"前段时间不是还好好的吗?"
"车祸,人没救过来。"报信的人说。
食堂里一片沉默。
这些己经步入中老年的工友们,想起了三十多年前那个瘦弱的小伙子。
"占春是个好人啊。"王嫂抹着眼泪,"当年我儿子生病,他二话不说就借钱给我。"
"是啊,我刚进厂时,他天天教我干活。"另一个工友说。
"还记得他拒绝陈广发那事吗?"老张说,"硬骨头,真汉子!"
大家七嘴八舌地回忆着往事。
"咱们得做点什么。"大柱突然说。
他刚出狱不久,在里面改造了十年。
"你有什么想法?"
"募捐!"大柱说,"占春帮过咱们那么多,现在他家有难,咱们不能装不知道。"
"对!"众人纷纷响应。
当天,大柱就组织起来。
他找了个本子,第一个写上自己的名字:陈广发(大柱),1000元。
"大柱,你刚出来,哪有这么多钱?"工友们惊讶。
"这是我在里面攒的。"大柱说,"本来想留着做本钱,但占春哥更需要。"
有了带头的,其他人纷纷响应。
"老张,500元。"
"王嫂,300元。"
"李师傅,200元。"
......
每个人都尽自己所能。
有的拿出私房钱,有的推迟了看病,有的连孩子的学费都挪用了。
"这样不好吧?"有人担心。
"有什么不好的?"大柱说,"当年占春帮咱们的时候,可没想过好不好。"
三天时间,就凑了两万多。
"走,送钱去!"大柱带头。
二十多个老工友,浩浩荡荡地来到占春家。
敲门的时候,大家都有些紧张。
门开了,是秀兰。
看到这么多人,她愣了一下。
"嫂子,我们是占春的老工友。"大柱说着,眼圈就红了。
秀兰认出了他们,这些都是占春在乡巴佬厂的同事。
"快进来,快进来。"她赶紧让路。
二十多个人挤进小小的客厅,气氛有些凝重。
"嫂子,占春哥走了,我们都很难过。"大柱说着,拿出那个厚厚的信封,"这是大伙儿的一点心意。"
秀兰接过信封,打开一看,惊呆了。
厚厚的一叠,都是十块二十块的零钱。
"这...这太多了。"她推辞着。
"嫂子,您必须收下。"王嫂说,"当年占春帮过我们每一个人,现在是我们报答的时候。"
"是啊,占春是个好人。"老张抹着眼泪,"这么好的人,怎么就..."
话没说完,大家都沉默了。
建国从房间里出来,看到这么多人,也愣住了。
"建国,还记得叔叔阿姨们吗?"大柱说,"你小时候,我们还抱过你呢。"
建国点点头,眼眶。
"孩子,你爸是条汉子。"一个老工友说,"当年拒绝陈广发那事,我们都佩服他。"
提起陈广发,大柱有些不好意思。
"嫂子,建国,我得向你们道歉。"他低下头,"当年我做了错事,占春哥却从没看不起我。"
"大柱叔,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建国说。
"不,我必须说。"大柱抬起头,眼里满是愧疚,"我在里面的时候,一首在想,要是当初听占春哥的话,走正道,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他顿了顿,继续说:"所以我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工友们,要为占春哥做点什么。"
"大柱组织得好。"王嫂接话,"一听说要给占春家募捐,大家都特别积极。"
"有的人现在也不富裕,但还是拿出了钱。"另一个工友说。
秀兰听着,泪水止不住地流。
原来占春在外面,有这么多记得他好的人。
"还有这个。"大柱又拿出一个本子,"这是大家写的话,想对占春哥说的。"
作者“丁香标讯与报告库”推荐阅读《【人间脊梁】》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建国接过本子,翻开第一页:
"占春兄弟,一路走好。你的恩情,我记一辈子。——老张"
"占春,你是真汉子!下辈子还做兄弟!——大柱"
"占春哥,谢谢你当年借钱给我儿子看病。——王嫂"
...
每一句话都很朴实,但情真意切。
"爸爸真的帮助过很多人。"小雅也凑过来看。
"你爸爸啊,就是心太好。"王嫂说,"自己都不富裕,还总想着帮别人。"
"记得有一次,我妈生病住院,急需用钱。"一个年轻工友说,"占春叔二话不说,把刚发的工资都给了我。"
"还有我。"另一个接话,"刚进厂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是占春哥手把手教我。"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回忆着占春的好。
原来,这个看似平凡的男人,在那么多人心里都留下了印记。
"对了,"大柱突然想起什么,"我们还商量了一件事。"
"什么事?"秀兰问。
"以后每年占春哥的忌日,我们都来看他。"大柱说,"还有,建国要是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对,我们都是你的叔叔阿姨。"王嫂说,"你爸不在了,但我们都在。"
建国的眼泪终于忍不住了。
这些叔叔阿姨,大多是社会底层的普通人。
但他们的情谊,比什么都珍贵。
"谢谢,谢谢大家。"秀兰哽咽着说。
"嫂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大柱说,"占春哥对我们的恩情,这辈子都还不完。"
临走时,大柱拉住建国:"孩子,你爸是我这辈子最敬佩的人。他用行动告诉我,什么叫堂堂正正做人。"
"我知道,大柱叔。"建国用力点头。
送走工友们,母子三人坐在客厅里。
桌上放着那个信封和本子。
"妈,这钱..."建国不知道该不该收。
"收着吧。"秀兰说,"这是大家的心意,也是对你爸的认可。"
她拿起本子,一页页地翻看。
每一句话,都是对占春人品的肯定。
"你爸这一生,值了。"她喃喃道。
是啊,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挣了多少钱,有多大的成就。
而在于,他在多少人心里种下了善意的种子。
占春做到了。
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还活在这些人心里。
"妈,我想把这些钱捐出去。"建国突然说。
"捐出去?"
"对,捐给需要帮助的人。"建国说,"就像爸爸生前做的那样。"
秀兰想了想,点头:"好,这样你爸在天上也会高兴的。"
小雅也举手:"我同意!让爸爸的爱心继续传递!"
第二天,建国拿着钱去了福利院。
"我们想以我父亲刘占春的名义,设立一个助学金。"他对院长说。
院长很感动:"您父亲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只是个普通工人。"建国说,"但他教会了我什么是善良。"
消息传开后,更多的人加入进来。
有占春帮助过的人,有被这个故事感动的人。
助学金越来越多,帮助了一个又一个贫困学生。
多年后,一个受助的学生找到建国。
"刘叔叔,我考上大学了!"女孩激动地说,"要不是占春爷爷的助学金,我根本上不起学。"
建国看着女孩,仿佛看到了当年的姑姑们。
"好好学习。"他说,"这是我爸最希望看到的。"
女孩用力点头:"我一定会的!将来我也要像占春爷爷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听到这话,建国笑了。
爸爸虽然走了,但他播下的善意种子,正在生根发芽。
这比任何纪念碑都更有意义。
晚上,建国来到爸爸的墓前。
"爸,您看到了吗?"他说,"您帮助过的人都还记得您。"
"他们不仅记得,还在传递您的精神。"
"您虽然走了,但您的爱还在人间流转。"
风吹过墓地,树叶沙沙作响。
仿佛是占春在回应:
做人,就要对得起良心。
这是他用一生践行的道理。
也是他留给世界最宝贵的遗产。
(http://www.220book.com/book/TM6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