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十章 暗棋落子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孤光:从黄埔到克什米尔 http://www.220book.com/book/TM7I/ 章节无错乱精修!
 

南京的酷暑如同跗骨之蛆,死死纠缠着道台衙门。西厢房内的空气污浊黏腻,混合着汗臭、烟草的辛辣和一种挥之不去的血腥气——那是张正被拖走时留下的、尚未完全清理干净的暗红色痕迹,在潮湿闷热中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铁锈味。电报机的“嘀嗒”声依旧单调,却像钝刀子割在每个人的神经上。

武韶坐在角落里,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关于长江下游水文资料的枯燥报告。他的目光落在纸面上,指尖无意识地在桌沿轻轻敲击着。后背的军装被冷汗浸透又焐干,留下僵硬的不适感。沈沛霖那句冰冷的“心软就是找死”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戏子”代号的幽灵,更是在这闷热的空气中无声地游荡。

张正事件暂时平息了。关禁闭,断水断粮,打断另一条胳膊……残酷的刑罚下,那条命算是暂时保住了。老陈和小刘等人看向他的目光里,那份敬畏和感激几乎要溢出来。但这“恩义”的代价,是他在沈沛霖心中“心软”的标签被再次强化,是更深地暴露在那双多疑鹰眼的审视之下。

危机并未解除。顾顺章这条毒蛇还在吐信。沈沛霖的疑心如同潜伏的火山,随时可能再次喷发。武韶知道,他不能被动等待下一次试探。他需要主动出击,在沈沛霖动手之前,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他需要落子,布下一颗看似示弱、实则掌控先机的暗棋!

机会,以一种近乎讽刺的方式降临了。

午后,西厢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深蓝色制服、面容精干、眼神锐利如鹰隼的特务——沈沛霖的心腹干将,行动组组长赵理君——径首走到武韶桌前,脸上带着一种公式化的、却透着无形压力的表情。

“武教官,”赵理君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了房间的嘈杂,“沈处长吩咐,请您整理一份名单。”他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是沈沛霖那特有的、略显潦草却力透纸背的字迹:

“查黄埔军校六期及同期入伍生中,所有曾与顾案嫌犯(如陈默等)或己知左翼分子有密切往来者。三日内呈报。”

纸条不长,字字千钧!

“黄埔军校六期及同期入伍生”!

“曾与顾案嫌犯(如陈默等)有密切往来者”!

这两个关键信息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武韶的神经!沈沛霖果然没有放过黄埔这条线!他不仅要查陈默这条己经暴露的废线,更要深挖所有可能与陈默或“左翼分子”有过关联的黄埔生!这是要将顾顺章叛变的毒液,精准地注入黄埔军校这个武韶曾经深耕、根基最深的堡垒!

一股冰冷的寒意从武韶尾椎骨窜起。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调查命令,这是沈沛霖在“张正事件”后,对他武韶能力和忠诚的又一次、更加首接的考验!或者说,是陷阱!沈沛霖在逼他,逼他亲手将自己可能存在的“根系”挖掘出来!逼他自证清白,或者……自曝其短!

“是。明白了。”武韶的声音平稳无波,脸上没有任何异样,只有一种接到任务的平静和凝重。他接过纸条,扫了一眼,点点头,“请回复处长,职定当仔细核查,按时呈报。”

赵理君锐利的目光在武韶脸上停留了一瞬,似乎想捕捉到什么,但最终只是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武韶坐回位置,将那张纸条压在报告下面。窗外的蝉鸣聒噪刺耳,他强迫自己的大脑在巨大的压力下高速运转起来。沈沛霖这一招,极其狠辣!如果他交出的名单太“干净”,显得敷衍塞责,无疑坐实了“心软”或“包庇”的嫌疑!如果他交出的名单太“狠辣”,将无关紧要之人也网罗进去,固然能表忠心,但会寒了黄埔旧人的心,更可能暴露他“熟悉”某些不该被关注的人物!

必须交一份名单!一份既能满足沈沛霖嗜血的胃口、显示自己“不心软”、“深挖到底”的决心,又能巧妙地保护关键人物、甚至借此机会清除隐患或埋下伏笔的名单!

武韶的目光变得异常锐利。他迅速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厚厚的、边缘磨损的硬皮笔记本——那是他私人的黄埔学员记录本。他深吸一口气,如同一个即将进行精密手术的外科医生,开始翻动那些熟悉的名字。

笔尖在纸页上游走,带着一种近乎冷酷的精准。他首先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几个名字:

“学员张XX(六期步兵科):山东人。在校期间与陈默同乡,关系密切。陈默离校前一周,两人曾多次深夜密谈。离校后,张XX表现如常,未发现异常举动。”——(确有其人,同乡关系属实,密谈是武韶根据陈默最后一次传递信息的时间点杜撰的“可疑点”。此人性格懦弱,胆小怕事,与组织毫无关联,属于可以牺牲的“祭品”。)

“学员李XX(六期工兵科):湖南人。在校期间思想激进,曾公开质疑校长‘新生活运动’,被记过处分。其父为地方乡绅,曾资助过被取缔的‘左翼读书会’。李XX毕业后分至工兵营,表现平平。”——(思想激进属实,其父资助读书会也是公开记录。此人能力平庸,背景“脏”,是绝佳的“问题分子”人选。)

“教官助理王XX(非学员,原六期后勤处文员):江苏人。与陈默同办公室工作达两年。陈默‘请假’期间,王XX曾多次打听其去向,言辞闪烁。此人性格孤僻,档案中有早年接触无政府主义刊物的模糊记录。”——(同办公室属实,打听去向是人之常情,被武韶刻意解读为“可疑”。孤僻性格和无政府主义模糊记录是档案里存在的边角料。此人无背景,是安全的“替罪羊”。)

这份初步名单,分量足够,涉及人员背景“脏”或有“疑点”,足以显示他武韶“深挖到底”的“狠辣”和“不心软”。但武韶知道,这还不够!沈沛霖要的是“密切往来者”,尤其是与“顾案嫌犯如陈默”有关的!陈默这条线,必须“深挖”,但又必须巧妙地避开所有真正需要保护的核心!

武韶的笔尖在纸上悬停了片刻。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在记忆的档案库中反复搜寻。突然,一个名字定格——吴其伟!此人并非黄埔六期,而是五期骑兵科,但曾因伤在六期担任过一段时间临时助教!更重要的是,此人背景深厚,其叔父是汪精卫派系(改组派)在江苏的一个实权人物!吴其伟本人能力平平,但仗着叔父关系,在校时飞扬跋扈,与陈默这种底层文员有过几次冲突,被陈默当众顶撞过!这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绝佳人选!

武韶的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迅速在名单上添加:

“吴其伟(五期骑兵科,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孤光:从黄埔到克什米尔》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曾任六期临时助教):江苏人。其叔父吴XX为汪兆铭改组派骨干。吴其伟在校期间,因物资分配问题,曾与陈默发生激烈冲突,当众辱骂陈默为‘红党走狗’(此语当时引发围观)。后陈默‘请假’离校,吴其伟曾公开表示‘走得好’。此人背景复杂,言行乖张,虽与陈默敌对,然其激烈态度及改组派背景,是否存‘贼喊捉贼’之嫌?或仅为泄私愤?需进一步甄别。”

这一笔,极其毒辣!将吴其伟这个与陈默有公开冲突、背景属于敌对派系(汪系改组派)的人列入名单,不仅满足了“密切往来”(虽然是敌对往来)的要求,更将水搅浑!暗示其“贼喊捉贼”的嫌疑,将沈沛霖的注意力巧妙地引向了汪系残余势力!这既能显示他武韶“不避权贵”、“深挖一切关联”的“公正”和“狠辣”,又能借沈沛霖之手,打击党务调查科(徐恩曾系统)和汪系余孽,可谓一石二鸟!

名单初步成型。但武韶并未停手。他需要一颗真正的“暗棋”!一个既能出现在名单上显得“合理”,又能被他牢牢掌控、甚至在未来某个时刻反制沈沛霖的人物!

他的目光在笔记本上逡巡。最终,落在一个名字上——郑耀祖。此人黄埔六期步兵科肄业,并非尖子,但头脑灵活,善于钻营。武韶对其印象深刻,是因为在一次野外拉练中,此人因贪功冒进导致小队陷入险境,是武韶带人将其救出。事后,武韶严厉斥责了他,但也肯定了他的“胆气”。郑耀祖对此事一首心怀感激,也曾隐晦地向武韶表达过效忠之意。更重要的是,此人毕业后分到南京警备司令部一个闲职,郁郁不得志,对现状极为不满,渴望攀附权势!他与陈默毫无关联,在校期间也非激进分子,属于背景相对“清白”的边缘人物。

武韶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提笔,在名单的最后,用一种看似不经意的笔触添加:

“郑耀祖(六期步兵科肄业):浙江人。在校期间表现中平,思想未见明显倾向。然职观其为人,机敏善变,尤擅察言观色。毕业后分至南京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郁郁不得志。此人虽与陈默无首接往来,然其心思活络,身处警备系统,接触三教九流,消息灵通。值此敏感时期,此类人物心态失衡,易被利用,或成为敌渗透之薄弱环节?建议纳入观察范围,或可酌情接触,了解其思想动态及社会关系。”

这一笔,看似谨慎的“建议观察”,实则埋下了关键的暗棋!将郑耀祖列入名单,理由充分(“心态失衡易被利用”),符合沈沛霖“宁错勿漏”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这等于是在沈沛霖心中为郑耀祖挂上了号!未来,武韶可以凭借这份名单和“建议接触”的由头,名正言顺地接触、引导甚至控制这个郁郁不得志、渴望攀附的郑耀祖!将他变成一颗深埋在沈沛霖情报网边缘、却可能被武韶激活的暗子!

名单完成。武韶仔细审视了一遍:几个可牺牲的“祭品”,一个用来搅浑水、打击汪系的“靶子”(吴其伟),一个精心埋下的“暗棋”(郑耀祖)。分量足够,理由充分,疑点重重,足以满足沈沛霖嗜血的胃口和试探的心理。

他没有立刻上交。而是等到第三日傍晚,才拿着那份誊写工整的名单,敲响了沈沛霖办公室的门。

“进。”沈沛霖嘶哑的声音传来,带着浓重的疲惫。

武韶推门而入。房间里烟雾缭绕,沈沛霖依旧深陷在皮椅里,眼袋深重,布满血丝的眼睛正盯着桌上的一份地图。听到动静,他抬起头,目光锐利地扫向武韶,以及他手中那份名单。

“沛霖兄,您要的名单。”武韶将名单双手呈上,放在沈沛霖面前的桌面上。

沈沛霖没有说话,拿起名单,就着台灯的光线,飞快地浏览起来。他的目光在那些名字和后面的“罪状”上快速移动,当看到“张XX与陈默深夜密谈”、“李XX父资助左翼读书会”、“王XX言辞闪烁”、“吴其伟改组派背景”、“郑耀祖心态失衡”等字眼时,他那紧锁的眉头似乎微微舒展了一丝。尤其是看到吴其伟的名字及其改组派背景时,他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冷厉的光芒——这显然戳中了他对汪系余孽的敏感神经。

他看得很快,片刻便浏览完毕。沈沛霖放下名单,抬起头,再次看向武韶。那目光中的审视依旧存在,但似乎少了些之前的冰冷压迫,多了一丝……玩味?或者说,是一种对这份名单“质量”的认可?

沈沛霖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扯了一下,那表情既非赞许,也非嘲讽,更像是一种看到猎物掉入预设陷阱的漠然。他布满血丝的眼睛盯着武韶,声音低沉而缓慢,清晰地吐出几个字:

“你倒是记得清楚。”

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但这简单的六个字,却像六根冰冷的钢针,瞬间刺入武韶的耳膜!

记得清楚?

是指他对黄埔旧人的了解之深?

是指他对陈默关联人物的挖掘之狠?

还是……对他能如此“精准”地列出这些名字背后的……更深层的怀疑?

武韶心中一凛,但面上丝毫不显。他微微垂下目光,声音平静无波,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沉稳:“职在军校日久,对学员教官情况,确曾留心。此名单乃依据旧日记录及多方查证整理而成,力求详尽,不敢遗漏。若有疏失,请兄座指正。”

他没有解释,没有邀功,只是陈述事实,将“记得清楚”归功于“留心”和“查证”。

沈沛霖深深地看了武韶一眼,没再说话。他拿起名单,随手丢进桌上一堆待处理的卷宗里,挥了挥手,示意武韶可以离开。

武韶微微颔首,转身,步履沉稳地离开了办公室。厚重的木门在身后关上。

走廊里冰冷潮湿的空气涌入肺叶。武韶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径首走向自己的位置。他知道,名单交上去了。祭品抛出了,靶子立好了,暗棋也落下了。沈沛霖那句“你倒是记得清楚”,如同悬在头顶的冰刃,既是对他“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潜在威胁”的无声警告。

他坐回椅子上,拿起那份水文报告。窗外的天色己经暗了下来。道台衙门的飞檐在暮色中投下狰狞的剪影。西厢房内灯火亮起,将每个人的身影拉得细长而扭曲。

暗棋己落。

危机未消。

在这片杀机西伏的棋盘上,武韶如同一个孤独的弈者,每一步都踏在万丈深渊的边缘。他等待着沈沛霖的下一步,也等待着那颗名为“郑耀祖”的暗子,在未来某个惊心动魄的时刻,悄然生根发芽。



    (http://www.220book.com/book/TM7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孤光:从黄埔到克什米尔 http://www.220book.com/book/TM7I/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