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现现把布包搁在筒子楼那张掉漆的木桌上时,底角裂开的口子又撕长了一寸。她没去缝,只将蜡封的金薯样本抽出来,连同那枚铜钱一起放进墙角的旧木匣。锁扣“咔”地合上,像是给上一场战役画了句号。
她拧亮头顶那盏接触不良的灯泡,光线忽明忽暗地打在桌面上。手机屏幕亮起,陆骁的未读消息跳出来:“村口粮站没动静,铁匠铺那边也清了,暂时没人靠近。”她回了个“好”,又拨通陆沉的号码。
电话接得很快。
“还没休息?”他声音低,听不出情绪。
“刚把合同副本归档。”她说,“现在,该查他们了。”
陆沉沉默两秒,“你打算怎么查?那些人证件是假的,行踪也断了。”
“假证能办,消费记录可删不干净。”她打开系统界面,指尖划过几行数据,“他们在村里待了七天,吃饭、住宿、买烟,每一笔都留了痕。我要顺藤摸瓜。”
“公司法务可以介入——”
“法务走流程要报备,要审批,等他们立案,黄花菜都凉了。”她打断他,“我要的是现在就能动的手。”
陆沉没再劝。他知道她不是在逞强,而是在抢时间。
她调出假专家团队在供销社招待所的住宿账单,三个人,七晚,现金支付。但其中一人在第三天下午去过镇上邮局,用公共电话打了三分钟,又在小卖部买了包烟,扫码付款。系统抓取到那个账户信息,归属地是外省,注册人身份模糊,但绑定的支付平台留下了最后一次交易记录——一笔五百元的入账,来自一个本地二级账户,户主是阮家二婶的表妹。
她盯着那串数字,手指一顿。
二婶前两天在饭桌上吹过一句:“我那表妹在城里做中介,人脉广得很,打点几个专家不在话下。”当时她只当是炫耀,现在看,是炫耀也是泄露。
她把账户信息发给陆沉,“你那边能深挖吗?”
“合规有风险。”他说,“但我认识一个做跨境清算的朋友,能绕开部分防火墙。”
“那就绕。”
半小时后,陆沉回信:该账户曾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向一名自称“王农技”的人转账五百元,备注为“讲座劳务费”。而这位“王专家”在三天前己注销所有社交账号,手机号停机。
线索看似断了,但她记得农技站李工提过一句:“那种讲座,他们从不签正式合同,都是口头约好,现场给钱。”
她立刻联系李工,以“撰写农业科普材料”为由,请他帮忙调取当日签到表的扫描件。李工犹豫片刻,还是发了过来。
名单上,“王德海”三个字手写潦草,身份证号模糊,但联系电话清晰。她拿去比对,正是那个停机号码。
她深吸一口气,把所有信息拖进一个新建文件夹,命名为“证据链01”。
就在这时,陆骁来电。
“二婶昨晚去了祠堂。”他说,“烧了一堆纸,守到半夜才走。”
阮现现眼神一沉,“不是祭祖。”
“我也觉得不像。”陆骁声音压低,“她带了个鼓囊囊的布包进去,出来时瘪了。”
“她在毁东西。”她低声说,“可能是单据,也可能是通信记录。”
“你要我查吗?”
“不。”她摇头,“你现在不能动。她要是发现有人盯她,会立刻警觉。你明天找个由头进村巡查,就说防汛期要检查灌溉渠,顺便看看种植地有没有被破坏。”
“明白。”
挂了电话,她把“王德海”的消费轨迹重新梳理一遍。除了邮局那通电话和小卖部消费,还有一条记录引起她的注意:他在村里第三天,曾向县城某私人诊所寄出一份文件,EMS单号还在系统里存着。
她查了那家诊所的注册信息,法人代表姓陈,无正规医疗资质,曾因非法行医被通报。而阮宝珠上个月的“病历”上,就诊单位正是这家诊所。
她把寄件记录和病历时间并列排开,几乎重合。
她调出邮局当天的监控截图,画面模糊,但寄件人手腕上一道暗红色的疤痕清晰可见——弯月形,边缘不规则,和阮宝珠小时候被灶火烫伤的位置一模一样。
她截下那帧画面,放大,用笔圈出疤痕,打印出来。
然后翻开奶奶留下的嫁妆账本,翻到夹着老照片的那一页,抽出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里,年幼的阮宝珠穿着红肚兜,右手腕缠着纱布。她把打印纸和照片并排摆在桌上,疤痕位置完全吻合。
她合上账本,把那张打印纸折好,夹进书页。
陆沉打来视频电话时,她正往保温杯里倒热水。
“查到了。”他说,“那个诊所的账户,三个月前接收过一笔来自二婶亲戚的汇款,金额一千元。用途写着‘健康管理咨询’。”
“咨询个鬼。”她冷笑,“是封口费。”
“你打算怎么办?首接报警?”
“不行。”她摇头,“现在证据还是碎片,拼不成铁链。一旦打草惊蛇,他们全躲起来,再想挖就难了。”
“那你的意思是?”
“等。”她说,“等他们再动。”
“他们还会动?”
“一定会。”她盯着屏幕,“谣言刚压下去,他们不会甘心。下次动手,就是收网的时候。”
陆沉看着她,忽然说:“你比上一次,冷静太多了。”
她握紧保温杯,指节微微发白。
“上一次,我以为讲道理有用,以为真相会自己浮出水面。”她声音很轻,“可没人听我说话,没人查证据,他们只相信‘专家’说的。最后我连地里的苗都没保住。”
她抬眼,“所以这一次,我不再等别人来查。我要亲手,把他们的嘴,一张张撕开。”
陆沉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我明天回村。”他说,“陆骁一个人压不住场面。你留在城里继续追资金流,我回去盯着他们。”
“不。”她拒绝,“你留下。你在城里能调的资源比我多。陆骁回去稳住种植地就行,我和你一起查。”
“你不怕危险?”
“怕。”她承认,“但我更怕再输一次。”
两人沉默片刻。
“我有个条件。”陆沉说,“你查归查,但所有行动必须同步告诉我。我不干涉你,但我要知道你在哪,做什么。”
“可以。”她答应,“但你也得答应我——别让公司的人插手。这件事,必须由我们自己闭环。”
“成交。”
她关掉视频,把保温杯搁在桌角。水汽氤氲,模糊了玻璃窗上贴着的几张便签——上面写着账户名、金额、时间线。
她打开笔记本,开始画图谱。
左边是“王德海”,右边是“二婶表妹”,中间用箭头连接,标注“500元转账”。再往右,是“邮局寄件”,指向“县城诊所”,下方备注“疤痕吻合,时间重叠”。最右侧,是“祠堂烧纸”,打了个问号,但用红笔圈出“销毁证据”西个字。
图谱下方,她写了一行小字:资金流→信息流→物理证据→动机闭环。
她盯着这行字,久久未动。
手机震动,陆骁发来一张照片:清晨的田埂上,几株金薯苗被踩断,泥土凌乱。
她放大图片,在断苗旁的脚印边缘,看到一抹暗红——像是鞋底沾了朱砂。
她没回话,只把照片存进“证据链01”文件夹,重命名为“现场01”。
然后她合上电脑,从木匣里取出铜钱,在掌心攥了三秒。
再放下时,己拨通陆沉电话。
“我刚收到陆骁的消息。”她说,“他们动手了。”
电话那头,陆沉的声音立刻绷紧。
“什么情况?”
“苗被踩了。”她语气平静,“鞋印带朱砂,和祠堂用的纸钱颜色一样。”
“这是示威。”
“也是破绽。”她冷笑,“他们以为吓得住我。可朱砂不进农田,一查就露馅。”
她站起身,把账本塞进帆布包,拉上拉链。
“准备收网。”她说,“下次他们再动,我要让他们,连怎么倒的都不知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TMR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