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3月18日的南山区,晚风带着荔枝林的清甜,拂过云顶壹号公馆别墅区的屋顶。沈诗涵站在自家2000平别墅的露台上,看着光伏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智能管家刚发来消息,今日发电量102度,除了满足全屋用电,剩余的45度己并入深圳电网。这种自给自足的从容,让她想起下午在厦门祖宅看到的景象,那里的光伏板也正为老街输送着电流。
“只有这里、厦门祖籍地、吉隆坡和新加坡有这样的别墅。”她轻声自语。800平到2000平的户型,统一标配光伏发电与无土栽培系统,是沈氏集团给家族成员和核心伙伴的“专属配置”。其他地方尚未开发,倒不是技术跟不上,而是母亲沈芳说的“好东西要慢慢铺,急不得”。
楼下传来开门声,沈诗涵探头往下看,是堂哥马华腾带着妻女回来了。34岁的他穿着简单的棉质衬衫,戴着黑框眼镜,怀里抱着8岁的女儿马曼琳,身后跟着妻子林婉。林婉是广州制造业家族的千金,当年和马华腾网恋奔现的故事,在亲戚间传为笑谈——如今她挽着丈夫的手臂,眉眼间是藏不住的温柔,见到沈诗涵在露台,笑着挥了挥手。
“堂妹在看星星?”马华腾抬头问,声音温和。他现在是国内富豪榜第三名,却依旧保持着70后的沉稳,每天窝在书房写代码、看数据,比起应酬,更爱在家陪女儿搭积木。
沈诗涵下楼时,林婉正把一盘无土栽培的草莓递给女儿。“智能管家说,今晚的草莓甜度比昨天高2%。”她笑着说,“曼琳非要等你回来一起吃。”
马华腾捏了捏女儿的脸:“就你嘴馋。”转头看向沈诗涵,“深湾资本今天的收益到账了,又是七位数。你这‘神秘资本’的名号,现在圈里都传开了。”
沈诗涵在沙发上坐下,拿起一颗草莓。2001年她成立深湾资本时,特意让马华腾兼任副会长,不用坐班,甚至不用露面,只需要偶尔提供互联网行业的判断——这西年,深湾资本靠着精准投资,成了圈里人摸不透的存在,每天躺着赚的收益,比很多上市公司的利润还高。
“还是堂妹有远见。”马华腾感慨道。当年腾讯融资困难,是沈诗涵找上门,二话不说投了一笔,只占20%股份,还撂下话“你自己说了算,我不干涉”。如今腾讯成了互联网巨头,他每次提到这位堂妹,都带着感激,“不像隔壁阿里巴巴,一天到晚被外资控股的事烦扰,我这20%的股份在你手里,踏实。”
林婉端来茶水,接话道:“上次去广州参加家族聚会,我爸还说,现在制造业都怕被外资卡脖子,还是堂妹这样的‘自己人’靠谱。”
沈诗涵笑了笑。深湾资本被称作“神秘资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从不对外募资,只投自己人看好的项目,尤其是像腾讯这样的民族企业。她见过太多被外资牵着走的公司,决策处处受限,而她给马华腾的底线永远是“你开心就好,钱不够了跟我说”。
马曼琳忽然举着平板跑过来:“姑姑,爸爸说我设计的小游戏,下次可以放在QQ上让小朋友们玩。”平板上是简单的卡通图案,线条稚嫩却有灵气。
“当然可以。”沈诗涵揉了揉她的头发,“不过要等爸爸帮你优化一下代码哦。”
马华腾看着女儿雀跃的背影,对沈诗涵说:“下个月腾讯要推出新的社交功能,我想试试和致一科技的即时通讯软件做个联动。”
“求之不得。”沈诗涵挑眉,“王丽娜她们正愁没新玩法,明天让她去找你对接。”
客厅的落地钟敲了十下,林婉带着女儿去睡觉了。马华腾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深湾资本的后台数据——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显示,今日收益率0.8%,不算高,却胜在稳定。“还是堂妹厉害,”他感慨道,“这资本跟养孩子似的,不用天天盯着,也能自己长。”
沈诗涵看向窗外。南山区的灯火渐次熄灭,只有云顶壹号公馆的光伏板还在默默工作,将月光转化为电流。她想起2001年成立深湾资本时,马华腾说“我不懂资本,只能给你当挂名副会长”,如今他虽足不出户,却成了资本最好的“风向标”。
“堂哥,”沈诗涵忽然说,“厦门的芯片测试基地快建好了,下个月一起回去看看?”
马华腾推了推眼镜,眼里闪过一丝期待:“好啊,顺便带曼琳去认认祖宅的老槐树。”
夜风穿过庭院,带来远处腾讯大厦的点点灯光。沈诗涵知道,堂哥现在的开心,不止是因为财富排名,更是因为在这个外资环伺的市场里,他能握着20%的自主权,安安心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而这,或许就是深湾资本存在的意义——不是要颠覆谁,而是要让“自己人”活得更从容。
(http://www.220book.com/book/TMU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