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04章 江南的痘症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诗桐在这儿”推荐阅读《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马车碾过南京城的青石板路时,溅起的不是尘土,而是混着霉味的泥浆。刚从大同的风沙里脱身,沈然便一头撞进了江南的梅雨季——天空像被浸透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压在屋顶上,连空气都能拧出三分水来,墙角的青苔疯长,木窗棂上凝着细密的水珠,稍不留意就会在衣襟上洇出一片湿痕。

回到医馆的第三日,周明从城南匆匆赶回,裤脚沾满污泥,脸色比窗外的天色还要沉:“师父,出事了。”他攥着的袖口在发抖,“城南贫民窟那边,好多孩子身上长了红疹子,高烧不退,烧着烧着就……就没气了。”

“红疹子?”沈然心头一紧,“什么样的疹子?是不是先从额头、脸颊长起,慢慢变成水疱,摸着硬邦邦的?”

周明连连点头:“是!百姓们都说是‘痘症’,还说这是痘神爷发怒了,在巷口摆了供桌,烧香磕头,连郎中都不敢请,怕冲撞了神佛,反而让孩子死得更快。”

“糊涂!”沈然猛地站起身,药箱的铜锁“当啷”一声撞在桌角,“那是天花,不是什么神罚!备药,带上陈阿芷和所有能用的药材,我们现在就去。”

陈阿芷是沈然去年收留的孤女,性子沉静,跟着学了一年医术,尤其擅长熬制汤药。此刻她正蹲在药炉前翻动甘草,听见师父的声音,立刻擦了擦手上的药渣:“我这就去拿银翘和连翘。”她细心地将药包捆在背上,又不忘带上几捆晒干的艾草——沈然说过,这东西煮水洗手最好。

一行人穿过繁华的夫子庙,越往南走,房屋越发低矮破败。原本就狭窄的巷子被连绵的阴雨泡得泥泞不堪,污水顺着墙根汇成细流,里面漂着烂菜叶和破布,散发着酸腐的气息。刚走到巷口,就看见一棵老槐树下摆着张破桌子,上面供着个泥捏的神像,神像前插着三炷香,香灰被雨水打湿,黏在供桌上,旁边还放着几个发霉的馒头。几个面黄肌瘦的妇人跪在泥水里,额头磕得青肿,嘴里念念有词:“痘神爷饶命……求您放过孩子们吧……”

“让开!都让开!”沈然拨开人群往里走,刚踏进巷口,就听见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一个穿着补丁衣裳的妇人正抱着个孩子坐在门槛上,孩子看上去不过西五岁,小脸烧得通红,闭着眼睛哼哼,额头上、下巴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红疹,有些己经变成了透亮的水疱,轻轻一碰就破,流出浑浊的液体。

“别碰他!”妇人见沈然伸手,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尖叫起来,死死把孩子搂在怀里,指甲几乎要嵌进沈然的胳膊,“你要干什么?这是痘神爷降的罪,治不好的!你碰了他,连你也要遭报应!”

她的哭声引来了更多人,巷子里瞬间挤满了人,个个面带惊惧,有人手里还攥着香,警惕地盯着沈然一行,仿佛他们是什么洪水猛兽。

“大家冷静些。”沈然没有后退,目光扫过一张张惶恐的脸,声音沉稳得像巷子里的青石板,“这痘症不是神罚,是一种‘戾气’入了体。孩子们发热,是因为他们的身子正在跟这戾气打仗。我们不是来冲撞神佛的,是来帮孩子们打赢这场仗的。”

他转头对陈阿芷使了个眼色,陈阿芷立刻打开药箱,取出几支细长的玻璃管——这是沈然根据现代体温计改良的物件,里面装着染了色的酒精,遇热会上升,能看出体温高低。“周明,你去给那孩子量个体温。”沈然指着妇人怀里的孩子,“大家看好了,这管子里的红线越高,说明孩子体内的仗打得越凶,我们就得帮他加把劲。”

周明小心翼翼地走过去,那妇人起初还想拦,却被沈然眼里的坚定慑住了,迟疑着松开了手。当看到玻璃管里的红线真的一点点往上爬时,围观的百姓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有人忍不住嘀咕:“这是什么物件?竟能看出热不热?”

“这叫体温计,能帮我们看清孩子的身子到底在经历什么。”沈然趁机解释,“就像打仗要看清敌人的兵力,治病也要知道这戾气有多凶。你们看,孩子发热不是坏事,是他的身子在反抗,我们要做的,是帮他一把,而不是跪在这儿等死。”

人群里渐渐有了松动,一个老汉颤巍巍地问:“沈先生,您……您真能治这痘症?前几年城西也闹过,死了大半孩子,都说神仙也救不了……”

“我不敢说百分之百能治好,但我有法子让更多孩子活下来。”沈然的目光落在一个站在角落的少年身上,那少年约莫十三西岁,脸上留着些浅浅的麻痕,却气色红润,正好奇地看着他们。“那个孩子,”他指着少年,“你是不是得过痘症?”

少年愣了一下,点点头:“是,前年得的,差点没挺过来,后来自己好了。”

“这就对了。”沈然眼前一亮,“得过痘症的人,体内就有了对付这戾气的本事,再也不会得了。我们可以借他的本事,给健康的孩子‘练练兵’,让他们也能挡住这戾气。”

他让周明取来干净的瓷碗和银针,对那少年说:“我需要从你当年长疹子的地方取一点点脓液,不会疼的。”少年虽有些害怕,但看沈然不像坏人,还是点了点头。沈然用银针轻轻刺破少年胳膊上一个早己愈合的痘痕(那里仍残留着少量病毒),挤出一点点淡黄色的脓液,放进瓷碗,又倒入稀释的烈酒,仔细搅拌均匀。

“陈阿芷,拿干净的针来。”沈然接过针,在火上烤了烤,对刚才那个妇人说,“我现在要把这稀释过的脓液种到孩子胳膊上,就像提前派些小兵去他体内练兵。过几天他可能会发点低热,出几个小疹子,那是小兵在跟戾气打架,打赢了,他就再也不怕这痘症了。”

妇人的嘴唇哆嗦着,看着怀里烧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又看看沈然手里的针,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要是……要是练输了呢?”

“那我们就帮他接着练。”沈然的声音温和却有力,“我会在这里守着,每天来看孩子们,保证不让他们出事。”

最终,妇人咬着牙点了头。当针尖轻轻刺破孩子胳膊上的皮肤,涂上那一点点稀释的脓液时,周围的百姓都屏住了呼吸,连雨声都仿佛变小了。

处理完这个孩子,沈然立刻分工:“周明,你带着两个师弟,挨家挨户看看,所有没出过痘症的孩子,都要种痘,告诉家长们注意事项,发热超过三天一定要来找我们。”“陈阿芷,你去烧几大锅艾草水,教大家勤洗手,尤其是照顾孩子的大人,饭前便后都要用艾草水擦手。”“还有,把家里的被褥都搬到能晒到太阳的地方,哪怕是阴天,晾在通风的地方也好,这戾气最怕干净和通风。”

他一边说,一边让学生们把带来的银翘散分发给各家各户:“这药能帮着清热,不管孩子有没有得痘症,都煮点水喝,能挡一挡。”

起初,还有人半信半疑,觉得种痘这事太过古怪,哪有故意把痘毒往孩子身上种的?但看着沈然和他的弟子们冒着雨穿梭在巷子里,陈阿芷的手被沸水烫起了泡还在不停地煮艾草水,周明的鞋子陷在泥里,裤脚湿透了也顾不上换,渐渐有人动了心。

一个抱着孙女的老婆婆颤巍巍地走过来:“沈先生,您也给我孙女种痘吧。反正……反正也没别的法子了,死马当活马医吧。”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巷子里的供桌渐渐被人遗忘,那尊泥神像被雨水淋得褪了色,而沈然带来的体温计、银针和药材,成了新的希望象征。

接下来的日子,沈然一行就住在了贫民窟的破庙里。白天,他们挨家挨户检查孩子们的情况,给种痘后发热的孩子喂药,教大人们如何用艾草水消毒,如何把潮湿的被褥拿到屋檐下通风;晚上,就在油灯下记录每个孩子的体温和疹子变化,陈阿芷则守在药炉前,熬出一锅又一锅的银翘散,香气混着雨水的味道,弥漫在整个巷子里。

有天夜里下起了暴雨,破庙的屋顶漏雨,沈然把唯一的油布盖在了药箱上,自己淋得浑身湿透,却依然借着昏暗的油灯,给一个高热惊厥的孩子做物理降温——用温湿的布巾擦他的额头和腋下。陈阿芷看着师父冻得发紫的嘴唇,偷偷把自己的棉袄披在了他身上,被沈然发现后,又硬塞回她手里:“你身子弱,别冻着,孩子们还等着你的药呢。”

转机出现在第十天。那些种了痘的孩子,果然如沈然所说,发了低热,出了几个小疹子,但大多在三天后就退了烧,疹子也慢慢结痂。而那些没种痘却不幸染上痘症的孩子,在沈然的照料下,虽然过程凶险,却有大半挺了过来,不再像之前那样一烧就没气。

那个最初阻拦沈然的妇人,每天都抱着孩子来破庙,看着孩子脸上的红疹慢慢消退,烧也退了,眼神里的恐惧渐渐被感激取代。有天她带来了两个热腾腾的窝头,非要塞给沈然:“先生,您尝尝,我家娃能喝奶了,有力气了……”说着说着就哭了,这一次,是喜极而泣。

一个月后,梅雨终于停了。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进贫民窟的巷子时,沈然正在给最后一个孩子检查结痂的伤口。巷子里不再有哭嚎,孩子们开始在泥地上追逐打闹,虽然脸上还留着淡淡的疤痕,却笑得清脆响亮。大人们忙着拆洗被褥,把积攒了一个月的潮湿衣物晾在绳子上,艾草的清香混着阳光的味道,驱散了巷子里最后一丝霉味。

临行前,那个妇人抱着痊愈的孩子来送沈然,孩子的小脸上还有几个浅浅的痘印,却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扯着沈然的衣角。“沈先生,您真是活菩萨,比那痘神爷灵验百倍!”妇人说着就要磕头,被沈然拦住了。

“我不是菩萨,也不是神仙。”沈然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能救他的不是我,是懂道理、讲卫生。勤洗手、多通风、种痘预防,这些法子才是能挡住戾气的护身符。”

他转头对周明说:“把这次的种痘法详细记下来,从取痘、稀释、接种到后续护理,一点都不能错。还有那些卫生预防的法子,也都写进《民医通要》的‘痘症篇’里。记住,要在最显眼的地方注明:生死有命,但疾病可防,神佛救不了人,能救人的,是知其理、明其法,行其道。”

马车驶离城南时,沈然回头望了一眼,阳光下的贫民窟虽然依旧破旧,却透着一股重生的气息。陈阿芷捧着刚誊抄好的“种痘法”,轻声说:“师父,以后再闹痘症,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沈然点点头,望向远方。江南的雨停了,但行医之路还很长,还有无数未知的疾病在等着他们,而他能做的,就是把每一次的经验都记录下来,让更多人知道,真正能救命的,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佛,而是藏在道理和行动里的智慧。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