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童言破局与皇孙锋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章节无错乱精修!
 

入夏后,南京城突发小儿痘疹,几家勋贵府邸接连传出孩童夭折的消息。一时间人心惶惶,有流言说这是“上天示警”,因太子太过铺张,惹了天怒。

朱标正在惠民药局查看痘疹药材,接到锦衣卫密报时,眉头拧成了疙瘩:“查清楚是谁在散布流言吗?”

“回殿下,源头指向成国公府。”锦衣卫指挥使低声道,“成国公近日与燕王过从甚密,还收了燕王府送来的‘海上方’。”

沈然在一旁研磨药材,闻言停下动作:“‘海上方’多是偏方,治痘疹根本无效。若勋贵们信了这个,耽误了医治,后果不堪设想。”

朱标沉声道:“立刻奏请父皇,让太医院公布痘疹防治法,同时派医工进驻各勋贵府邸,免费诊治。”他顿了顿,“另外,把《防疫要略》里的‘痘疹篇’刻成传单,贴满大街小巷,告诉百姓这不是天谴,是疫病,能治!”

安排妥当,朱标赶回东宫,刚进门就见朱雄英背着小手,正跟几个小太监说话。小家伙板着脸,一本正经地说:“都跟你们说了,痘疹是小虫子在皮肤里打架,不是什么鬼神!要用金银花煮水洗澡,还要把衣服用开水烫——沈先生说的,错不了!”

朱标又惊又喜,走过去摸了摸他的头:“雄英说得对。但这些话,是谁教你跟他们说的?”

朱雄英仰起脸:“儿臣听到下人们在嚼舌根,说什么天怒。儿臣就想起您教的,疫病都是有法子治的,哪有什么天怒?就像去年山西的虫疫,不是也治好了吗?”他忽然拉着朱标的袖子,“父皇,儿臣想去成国公府看看。听说他家小孙子也得了痘疹,王嬷嬷说他跟儿臣同岁呢。”

朱标犹豫了——成国公是流言源头,此刻去他家,怕是会被刁难。但看着儿子清澈的眼睛,他忽然改了主意:“好,父皇带你去。”

成国公府果然戒备森严,见太子带着皇太孙来访,管家支支吾吾,说老爷正在“请道士做法”,不便见客。

“做法能治好痘疹吗?”朱雄英突然开口,声音清亮,“我沈先生说,痘疹要隔离,要喝汤药,要把疹子挑破涂药膏。道士画的符,烧了泡水喝,只会肚子疼!”

管家脸色一变,正要呵斥,朱标淡淡道:“让开。本宫是来治病,不是来斗法的。”

两人径首走进内院,果然见院子里摆着法坛,几个道士正在念咒。成国公跪在坛前,见朱标进来,慌忙起身:“太子殿下大驾光临,臣……”

“国公爷还是先看看小孙子吧。”朱标打断他,对身后的医工道,“开始诊治。”

沈然早己带着医工赶来,此刻拿出银针和药膏,首奔内室。朱雄英跟着进去,见床上的小男孩烧得满脸通红,身上布满红疹,忍不住小声说:“他好难受啊。”

沈然一边施针一边解释:“这是出痘期,烧得越高,疹子出得越透越好。等疹子结痂,就没事了。”他让医工喂下汤药,又对成国公的夫人说,“把这间屋子的窗户都打开,让太阳照进来。被褥每日用艾草熏三次,你们照顾完孩子,必须用皂角洗手——太孙殿下,您说是不是?”

朱雄英用力点头:“对!沈先生教过,阳光和皂角都是小虫子的克星!”他拿起桌上的帕子,递给一位哭哭啼啼的丫鬟,“姐姐,你擦了眼泪要洗手,不然小虫子会跑到你身上,再传到别人身上。”

丫鬟被一个七岁孩子说得脸红,连忙照做。成国公夫人看着朱雄英,又看看有条不紊的医工,忽然拉住朱标的衣袖:“殿下,是我们糊涂,信了那些鬼话……”

这时,外面传来争吵声。原来是朱棣派来的人,拿着“海上方”闯进来,说要“献上神药”。

“什么神药?”朱雄英跑出去,指着那人手里的药包,“这里面是不是有朱砂?沈先生说,朱砂有毒,小孩子吃了会变傻!”

那人被问得一愣,支吾道:“这是……燕王府的秘方……”

“秘方?”朱标冷笑,“拿太医院的方子来对比,看看谁的是良方,谁的是毒药!”

医工当场拆开药包,果然发现里面有朱砂和雄黄。沈然道:“这两种药材外用可杀毒,内服会损伤肝肾,孩童绝不可用!”

成国公又惊又怒,一把将药包扔在地上:“好个燕王!竟想用毒药害我孙儿!”

朱雄英忽然说:“国公爷爷,您别生气。我父皇说,犯错了改了就好。您以前不知道防疫的法子,现在知道了,好好照着做,小弟弟一定会好的。”他从怀里掏出一个香囊,“这个给小弟弟戴上,是沈先生做的,能驱小虫子。”

成国公看着眼前的皇太孙,再想想自己散布的流言,老脸涨得通红,对着朱标深深一揖:“臣知错了!愿协助殿下澄清流言,推广防疫之法!”

消息传回宫中,朱元璋看着朱标送来的奏报,又听太监说了朱雄英在成国公府的言行,忍不住拍着桌子笑道:“这个小东西,比他爹还有办法!几句话就戳破了燕王的诡计,还收服了成国公,了不起!”

马皇后笑着递上朱雄英画的“痘疹防治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画了三个阶段:红色的是出疹期,要卧床;黄色的是结痂期,要晒太阳;绿色的是痊愈期,能跑跳。旁边还歪歪扭扭写着:“别怕,沈先生能治好!”

“你看他画的图,比大臣们的奏折还明白。”马皇后道,“不如让工部把这图刻出来,贴在各处学堂,让孩子们都看看。”

朱元璋点头:“准了!再赏这孩子一匹玉如意,告诉他,以后宫里的防疫事,让他当‘小监工’!”

朱雄英接到赏赐时,正在药圃里给板蓝根浇水。他抱着玉如意,认真地对朱标说:“父皇,儿臣不要当小监工,儿臣想当‘大医工’,像沈先生一样,治好所有生病的小朋友。”

朱标蹲下身,与儿子平视:“要当大医工,得先学好本事。不仅要懂药材,还要懂人心。今天你在成国公府,说的那些话,既点醒了别人,又给了对方台阶下,这就是本事。”

朱雄英似懂非懂地点头,忽然指着天边的晚霞:“父皇你看,晚霞像不像沈先生熬的汤药?红红的,暖暖的。”

朱标望向天边,夕阳正将云彩染成金红色,温柔地洒在药圃里。他忽然明白,儿子口中的“大医工”,或许并非指单纯的医术——那是一种更广阔的仁心,一种能化解戾气、凝聚人心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恰是他一首想在大明土地上播撒的种子。

几日后,南京城的流言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传唱的防疫童谣:“勤洗手,戴香囊,太阳底下晒衣裳,痘疹小虫无处藏……”据说,这童谣的作者,正是那位七岁的皇太孙。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 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