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梅雨季节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当年五月,苏杭一带连降半月暴雨,太湖水位暴涨,沿岸村落被淹,紧接着便传出了“水疫”的消息——百姓上吐下泻,高烧不退,短短几日便蔓延至三府七县。
南京的奏报雪片般送进东宫,朱标对着地图紧锁眉头。沈然在一旁铺开疫区送来的病情记录,指尖点在“呕吐物带血”“粪便呈米泔状”几处:“殿下,这是典型的霍乱症状,由不洁水源引发,传染性极强。”
“江南是赋税重地,若是疫情失控,今年的秋粮怕是要受影响。”朱标忧心道,“必须立刻派医工队南下,同时调拨黄连、藿香等药材。”
“儿臣也想去!”朱雄英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他的小药箱,“沈先生教过,霍乱要喝煮沸的水,要把病人的排泄物深埋。儿臣能帮上忙!”
朱标看着儿子眼中的恳切,想起去年北巡时他的表现,终是点了头:“好,但你要答应父皇,一切听沈先生的安排,不许擅自行动。”
马皇后听说此事,特意让人赶制了一批防水的油布衣,又把朱元璋赐的“避瘟丹”塞进朱雄英怀里:“这丹药每日含一粒,能防浊气侵袭。到了江南,千万别喝生水,哪怕是井水也要烧开。”
船队抵达苏州时,沿岸己是一片萧索。灾民们挤在临时搭建的棚屋里,不少人躺在地上呻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腥臭味。朱雄英刚下船,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攥紧了沈然的衣袖。
“别怕。”沈然轻声道,“我们正是来解决这些的。”
朱标当机立断,让人在高处搭建隔离区,将患者与健康人分开;又命士兵挖排水沟,用石灰消毒;最重要的是,在每个棚屋区架起大锅,日夜烧水煮茶,严禁饮用生水。
朱雄英跟着沈然在隔离区忙碌,看着医工们给病人喂药、扎针,他虽然害怕,却记得父亲的话,把带来的薄荷香囊分发给患病的孩子:“这个戴上,会舒服一点。”
有个老婆婆不肯喝煮过的水,说“老天爷的雨水最干净”,任凭士兵怎么劝都没用。朱雄英跑过去,从药箱里拿出两块明矾:“奶奶,您看,把这个放进水里,脏东西就会沉下去,再煮开,小虫子就全死了。”他蹲在水桶边,亲手演示明矾净水的过程,“我沈先生说,这叫‘矾澄清’,是《防疫要略》里写的法子。”
老婆婆看着水桶里渐渐沉淀的泥沙,又看看孩子认真的小脸,终于接过了士兵递来的热水。
几日后,疫情稍有缓解,却又生出新的麻烦——有些灾民偷偷把病死的家禽扔进太湖,想“让水神带走疫病”。朱标得知后,正想派人巡查,朱雄英却道:“父皇,不如我们教大家‘无害化处理’?”
“哦?你有什么主意?”朱标饶有兴致地问。
“儿臣见苏州的戏台子搭起来了,百姓再苦也爱听戏。”朱雄英眼睛发亮,“让沈先生编一段‘防疫戏’,唱怎么处理病死的牲口,怎么消毒,怎么净水。戏文里的词,比士兵喊的管用!”
沈然抚掌大笑:“太孙殿下这个主意绝妙!江南百姓爱听评弹,我们可以请说书先生把《防疫要略》编成唱词,配上琵琶,走到哪讲到哪。”
朱标立刻让人找来苏州城里有名的评弹艺人,沈然口述防疫要点,艺人们当场编词:“太湖边,雨水涨,水中小虫逞凶狂;喝生水,病上床,煮沸才能保安康;死鸡鸭,莫乱抛,石灰深埋是良方……”
果然,评弹班子一开张,就围拢了不少百姓。人们听着押韵的唱词,看着艺人手里比划的“明矾净水”“石灰消毒”手势,渐渐把防疫知识记在了心里。有个汉子听完,主动把家里病死的猪拖出来,按照戏里说的,挖了深坑用石灰掩埋。
朱棣在北平听说朱标父子在江南用“唱戏”防疫,冷笑一声对道衍说:“沽名钓誉!疫病岂是戏文能治好的?”
道衍却捻着胡须道:“殿下,太子这招看似温和,实则厉害。评弹唱遍江南,等于把‘朝廷防疫’西个字刻进了百姓心里。将来百姓想起防疫,就会想起太子和太孙,这民心……”
朱棣猛地拍了下桌子:“够了!”
江南的疫情渐渐平息时,朱雄英在苏州的惠民药局里,看到一个小乞丐偷药。他没有声张,反而把自己药箱里的藿香正气丸递过去:“这个治肚子疼,比你偷的那个管用。但你要记住,以后生病了,来药局要,不用偷。”
小乞丐愣了愣,接过药丸,小声说:“我娘快死了,她喝了脏水……”
朱雄英立刻拉着沈然赶到破庙,救活了小乞丐的母亲。临走时,他把自己的《防疫要略》幼童篇送给小乞丐:“上面的图画你看得懂,照着做,就不会生病了。”
回南京的船上,朱标看着儿子在灯下修订《防疫要略》,在“水疫防治篇”里添了“评弹传唱”“明矾净水”几个字,忍不住问:“雄英,这次江南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朱雄英放下笔,认真道:“儿臣知道了,防疫不光要懂药材,还要懂人心。就像评弹,百姓爱听,才听得进去;就像给小乞丐药,要先让他信你,他才会信你的话。”
朱标摸了摸儿子的头,心中一片温暖。他仿佛看到,多年以后,这位皇太孙站在朝堂上,手里捧着的不仅是《防疫要略》,更是万民的期盼。而那本不断增厚的书,早己超越了医书的范畴,成为了大明王朝“以仁治国”的见证。
船行至江心,月光洒在水面上,像铺了一层碎银。朱雄英趴在船舷边,看着两岸渐次亮起的灯火,忽然大声喊道:“明年,我们去岭南!那里有瘴气,儿臣要编岭南的防疫歌!”
沈然站在朱标身边,听着少年清亮的声音,忽然觉得,这趟江南之行,不仅治好了疫病,更在一个孩子心里,种下了比《防疫要略》更重要的东西——那是对苍生的牵挂,是对仁政的领悟,是一颗正在成长的帝王心。
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明医途开局我治好了马皇后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TNK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