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国际医院,ICAC临时指挥中心。
晨光熹微,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地板上投下道道光栅。指挥中心内弥漫着咖啡因和高度专注的气息。技术专家老吴双眼通红,却闪烁着亢奋的光芒,手指在键盘上几乎舞出残影。屏幕上,复杂的代码和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正围绕着从叶晴体内取出的“归巢信标”发射模块固件进行深度解析。
叶晴坐在轮椅上,裹着毯子,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锐利如刀,紧紧盯着屏幕上的进展。林国栋站在一旁,眉头紧锁,目光在叶晴和老吴之间来回扫视。
“找到了!”老吴突然低吼一声,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预设的身份标识字段!藏在底层固件的冗余校验区!是一串十六进制的长代码!经过算法还原……核心部分正是——**‘Nightingale’**(夜莺)的变形加密!”
“Nightingale!是李文轩的代号!”叶晴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确认。
“对!就是这个!”老吴兴奋地调出结果,“这串代码,就是‘夜莺’植入信标时预设的身份认证码!它会被嵌入到每一次激活后发送的加密信号中,作为信源标识!理论上,只有携带这个认证码的信号,才会被‘信天翁’的‘巢穴’核心接收端识别为有效!”
林国栋精神大振:“立刻尝试用这串代码作为密钥,去解锁日记最后那段加密!”
“己经在做!”老吴手指翻飞,将那串代表着“夜莺”身份的十六进制代码输入日记本最后加密区的密钥验证框。
**滴!**
一声清脆的系统提示音响起!
屏幕上顽固的乱码如同冰雪消融般迅速退去,露出了被加密的文字!然而,内容却让所有人瞬间愣住:
**“巢穴的坐标,藏于归巢的频率。老板的真身,即是信天翁的投影。”**
**巢穴的坐标,藏于归巢的频率?**
**老板的真身,即是信天翁的投影?**
这如同谜语般的两句话,充满了隐喻和暗示,却没有任何具体的地理位置或人名!
“这是什么意思?”阿杰忍不住问道,“坐标在频率里?老板是信天翁的投影?难道……‘老板’就是‘信天翁’组织的首领?”
“不一定。”林国栋眉头紧锁,快速分析,“‘投影’这个词很关键。它可能意味着‘老板’并非信天翁的首脑,而是通过信天翁组织来投射其力量和实现意图的影子人物!或者……信天翁组织本身就是‘老板’意志的延伸工具!”他转向老吴,“‘归巢的频率’指什么?是不是指‘归巢信标’发射信号的特定频率?”
老吴立刻调出信标发射模块的分析数据:“信标使用的是自适应跳频加密技术,工作频率范围很广,并非固定单一频率。但……核心载波和加密握手协议,确实有一个基础的特征频率段,就像……心跳的基频!”
“特征频率段?能解析出具体的数值吗?或者……它的模式?”叶晴追问。
“可以!”老吴迅速操作,屏幕上出现了一组复杂的频谱图,“基础载波中心频率是……**157.42 MHz**!这个频率本身很普通,但结合其独特的跳频模式和加密脉冲间隔,就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归巢指纹’!”
157.42 MHz……一个看似普通的数字。
“坐标藏于频率……怎么藏?”阿杰困惑不解。
“可能是某种密码学的隐写术!”老吴眼中精光一闪,“将地理坐标信息编码到这个频率数值或它的谐波、倍数之中!或者……这个频率本身指向某个特定的地点,比如某个卫星地面站、某个秘密通讯枢纽的接收频率?”
“立刻尝试!”林国栋下令,“用157.42这个数字进行各种地理坐标编码转换尝试!同时,查全球范围内,有哪些重要设施或地理特征点与这个频率数值有关联!哪怕是强行关联的巧合也不要放过!”
技术团队再次投入紧张的分析。然而,将157.42进行经纬度分割(如15.742°N/S, 74.2°E/W)得到的坐标点散落在海洋或无人区,毫无意义。尝试谐波、倍数、甚至与其他常数组合,也如同大海捞针。
“林Sir,雅加达方面紧急情报!”一名负责通讯的探员突然报告,“国际刑警共享了码头枪战的最新物证分析报告!现场发现的、带有飞鸟标记的微型信号发射器,其工作频率……经检测,核心载波也是**157.42 MHz**!而且跳频模式与叶督察体内取出的信标**高度相似**!”
雅加达的诱饵发射器,频率相同!
林国栋和叶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这绝非巧合!雅加达出现的诱饵,使用的是与“夜莺”信标同源的频率!这意味着什么?是“信天翁”组织在故意混淆视听?还是……雅加达本身,就与“巢穴”有关?!
“报告!”另一名探员拿着刚打印的文件快步进来,“关于李文轩(李哲)伪造身份的‘母亲’——张桂芳女士的初步背景核查报告!”
林国栋接过报告快速浏览。报告显示,张桂芳,72岁,确实居住在中国南方某小城,患有中度阿尔茨海默症,独居,靠微薄退休金和社区救济生活。社区记录显示,她经常念叨在“国外保密单位”工作的儿子“李哲”,说儿子很久没回来看她了。当地警方走访确认,老人情况属实,生活清苦,对儿子的事情知之甚少,记忆也混乱。
报告还附有几张社区工作人员探望时拍的照片。照片上的老人头发花白,面容慈祥却带着病态的茫然,手中紧紧攥着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十几岁的清秀少年,眉眼间依稀有李文轩的影子。
叶晴的目光落在照片上老人那双浑浊却充满期盼的眼睛上,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揪了一下!欺骗!彻头彻尾的欺骗!李文轩利用了这个可怜的老人作为他伪装身份的掩护!但看着老人紧攥照片的手和茫然的眼神,一股巨大的悲悯和愤怒涌上心头。这个老人是无辜的!她甚至不知道她“儿子”己经葬身大海,更不知道他被卷入怎样的黑暗漩涡!
“林Sir……”叶晴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情绪,“我想……见见她。”
林国栋放下报告,看着叶晴眼中复杂的情绪——有愤怒,有悲伤,有对真相的执着,也有对这个被利用老人的深切同情。他明白叶晴的想法。张桂芳可能是李文轩伪造身份中唯一真实存在的“锚点”,也许在她混乱的记忆碎片里,或者在李文轩留下的某些物品中,隐藏着指向“巢穴”或“归巢频率”真相的线索。
“你的身体……”林国栋有些担忧。
“我撑得住!”叶晴的语气异常坚决,“李文轩利用了她,但她也可能是受害者,更是线索!解开‘归巢频率’的钥匙,或许就在她身上,或者……在她所在的地方!我必须去!”
**雅加达外海,破旧渔船舱内。**
陈枭浑身散发着冰冷的海腥味和未散的硝烟气息。他面前的木桌上,那个黑色信号盒依旧有规律地闪烁着绿光,如同嘲讽的眼睛。他刚刚结束了一通极其隐秘的卫星通话,对象是他埋藏多年、从未启用过的终极底牌——一个代号“深瞳”的情报源,独立于“老板”体系之外,是他早年用巨额资金和救命之恩换来的忠诚。
“‘猎鲨’小组隶属于一个注册于塞浦路斯的私人军事公司‘尼伯龙根之环’(Nibelungen Ring),但实际控制链模糊,资金流最终指向几个东欧的离岸空壳公司。”“深瞳”沙哑的声音在陈枭耳边回响,“雇佣他们的人使用了多重加密转账,但其中一个中转账户……与国际刑警监控名单上‘信天翁’组织的一个外围洗钱节点有微弱关联。另外,雅加达码头伏击发生时,监测到附近海域有一艘注册信息可疑的海洋科考船短暂停留,船载设备具备强大的信号监听和干扰能力。”
“信天翁!”陈枭眼中寒光暴涨。果然是他们!用诱饵设下杀局!
“还有,”深瞳继续道,“你让我关注的ICAC动向。他们在李文轩的调查上取得重大突破。确认李文轩是‘信天翁’卧底,代号‘夜莺’。他的加密日记被部分破解,指向‘老板’身份与‘信天翁’组织密切关联(投影关系)。最关键的是,他们找到了李文轩伪造身份下的‘母亲’——张桂芳,在中国。ICAC高级督察叶晴,术后恢复中,己向总部申请前往中国接触张桂芳。预计很快会动身。”
叶晴要去中国?!接触张桂芳?!
陈枭的心猛地一沉!叶晴是唯一近距离接触过沉船最后时刻、知道李文轩(夜莺)植入信标举动的人!她去找张桂芳,绝不单纯是出于同情!ICAC一定是想从那个老人身上挖出更多关于李文轩和“信天翁”的线索!这可能会触及“老板”的禁忌!
他不能让叶晴掌握更多!更不能让“老板”的身份暴露风险进一步增大!
“阻止她!”陈枭的声音冰冷刺骨,“在叶晴抵达中国之前,想办法让她‘消失’,或者……永远闭嘴!”
“风险很高。ICAC保护严密。”深瞳提醒。
“不惜代价!”陈枭斩钉截铁,“另外,给我盯死那个张桂芳!ICAC能查到她,‘信天翁’和‘老板’的人也能!在她身上,也许能找到指向‘巢穴’或‘老板’的线索!必要时……先下手为强!”
“明白。”深瞳应道,挂断了电话。
陈枭看着桌上闪烁的黑盒,又望向舷窗外波涛起伏的海面。雅加达的陷阱让他损失惨重,但叶晴的动向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威胁。他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利用“深瞳”除掉叶晴这个隐患;另一方面,抢在所有人之前,控制住张桂芳这个关键人物!也许,这个被阿尔兹海默症折磨的老人,就是解开“归巢频率”和“老板”投影之谜的钥匙!
**未知地点,地下医疗设施。**
“诱饵反馈:东欧线己咬钩。”“磐石”向“灰衣人”汇报,“‘巢穴’派出的确认小组己经抵达那家私人转运公司,正在‘核实’‘余烬’(李文轩)的‘情况’。”
“很好。记录所有人员信息和通讯特征。”“灰衣人”的声音毫无波澜,“‘慈鸟’计划进展?”
“我们的人(代号‘护工’)己成功接触张桂芳,以‘社区新安排的看护志愿者’身份取得初步信任。”“白鸽”调出远程监控画面(来自“护工”身上的隐蔽摄像头),画面中,一个面容和蔼的中年妇女(护工)正耐心地给张桂芳喂水,老人眼神茫然,偶尔对着墙上“儿子李哲”的旧照片喃喃自语。“‘护工’正逐步引导老人回忆‘儿子’的‘工作’(保密、伟大、很久没回来),强化其认知。同时,在清理老人物品时,‘发现’了几张‘李哲’寄来的、没有邮戳的‘国外风景明信片’,作为‘儿子还惦记母亲’的证据,加深老人对‘护工’的依赖和信任。”
画面中,张桂芳浑浊的眼睛看着“护工”展示的伪造明信片(印着模糊的欧洲小镇风光),干瘪的嘴唇微微翕动,似乎在说“小哲……”。她颤抖的手接过明信片,如同捧着稀世珍宝。
“灰衣人”面具后的目光在老人那张饱经风霜、写满病态和思念的脸上停留了片刻,没有任何情绪波动。“确保ICAC或叶晴抵达时,‘护工’是张桂芳最信任、唯一愿意交流的人。引导谈话方向,重点挖掘李文轩(李哲)可能无意间透露过的‘工作地点’特征、‘同事’代号、或者……任何与‘鸟’、‘巢’、‘信号’相关的模糊信息。”
“是。”
“另外,”灰衣人补充,“监测ICAC护送叶晴前往中国的航班信息及安保等级。‘巢穴’和‘信天翁’不会坐视不理。必要时,‘护工’也是确保张桂芳……不被其他势力‘打扰’的最后防线。”他的话语中,带着冰冷的杀机。
**西非国际医院,林国栋办公室。**
林国栋看着叶晴坚定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会安排。但你必须全程听从指挥,安保级别提到最高!张桂芳的身份背景复杂,她周围可能己经布满了眼睛!”
“我知道。”叶晴点头,目光落在张桂芳那张攥着儿子旧照片、眼神茫然的照片上,“但我必须去。为了李文轩留下的真相,也为了……给她一个交代。”她顿了顿,看向屏幕上那依旧神秘的“157.42 MHz”和那句“巢穴的坐标,藏于归巢的频率”。
“还有这个频率……”叶晴眼中闪过一丝思索,“林Sir,李文轩选择157.42……会不会不仅仅是个数字?它有没有可能是……某个重要地点的无线电呼号?或者……某种特定设备的工作频段?甚至……是某种声音的频率?”
“声音的频率?”林国栋若有所思。
“对!”叶晴的思绪仿佛被点亮,“比如……信天翁的叫声?或者……某种指引船只归航的……雾笛声?”她想起了李文轩在码头看海鸥时那种向往自由的眼神,也想起了日记里那句“指引迷途之鸟归巢的星辰”。
林国栋立刻拿起电话:“阿杰!立刻查!全球范围内,有没有哪个重要的港口、灯塔、或者具有象征意义的海域,其雾笛、航标、或者特定无线电导航台的频率是157.42 MHz,或者接近这个频段!特别是……与‘信天翁’栖息地或迁徙路线相关的区域!”
追寻“归巢频率”真相的旅程,即将从西非的病床,跨越重洋,指向中国南方那个被迷雾笼罩的小城,和那位记忆破碎、却可能掌握着致命钥匙的老人。而围绕张桂芳的争夺,己然在无声中,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TNV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