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围炉串串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当拼好饭穿越古代:小吃店的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TODP/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泡泡吃芒果过敏”推荐阅读《当拼好饭穿越古代:小吃店的逆袭》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立冬那天的风裹着雪籽砸在青梧糖水铺的门板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有无数细碎的珠子在敲打。沈青梧掀开厚重的棉帘往外瞧,巷子里的青石板结着层薄冰,被往来行人踩得发亮,往日排队拼单的长队缩成了几个零星的身影,裹着棉袄缩着脖子,嘴里呼出的白气像刚蒸好的馒头冒出的热气。

“青梧姐,今日二楼只来了两桌客人。” 阿芷抱着账本从楼梯上下来,棉裙下摆沾着星星点点的雪沫,走到炭火盆边时,她下意识地往火边凑了凑,“李府小姐让丫鬟来打包了三份茉香奶茶,还特意嘱咐要热得烫嘴的,珍珠多加半勺。”

沈青梧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指尖触到腕间的凤佩,冰凉的玉被体温焐得温温的。她的目光落在墙角的炭火盆上,盆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火苗偶尔窜起,舔着盆沿的铜边,映得周围的空气都暖融融的,连窗台上的墨菊都像是舒展了些。“天太冷了,谁都想窝在家里烤火。” 她忽然眼睛一亮,拉着阿芷的手往厨房走,袖口扫过灶台边的陶罐,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咱们做串串香吧,能围炉边吃边取暖,还能打包带走,拿到家里热一热照样好吃。”

“串串香?” 阿芷的脚步踉跄了一下,手里的账本边角差点蹭进炭火盆,她连忙稳住身形,眼里满是好奇,“是像冰糖葫芦那样串起来的吃食吗?可那是凉的呀。”

“差不多,但要煮在汤里。” 沈青梧拿起根刚削好的竹签比划,竹签是特意请王木匠削的,一头尖一头圆,打磨得光滑无刺,“用竹签把牛肉、丸子、青菜串起来,放进辣汤或骨汤里煮,吃的时候拿着竹签咬,热乎又方便。” 她想起现代冬天的串串香摊,红汤在锅里翻滚,溅起细小的油花,白雾缭绕中,食客们围坐在一起,吃得鼻尖冒汗,连呵出的气都是带着辣味的,再冷的风都像被挡在了布帘外。

春桃这时从外面进来,棉鞋上沾着冰碴,踩在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她跺了跺脚,把怀里裹得严实的油纸包递给沈青梧:“青梧姐,这是张屠户刚宰的新鲜牛肉,我特意让他留了块牛里脊,嫩得能掐出水来,还带着血丝呢。”

沈青梧解开油纸,鲜红的牛肉泛着油光,纹理像水墨画般清晰,她用指尖按了按,肉能迅速回弹。“正好!” 她拿起把薄刃刀,在案板上比划着,“把牛肉切成薄片,厚度要匀,串在竹签上才好看。再准备些鱼丸、鹌鹑蛋、豆腐泡,青菜要选脆嫩的,菠菜、茼蒿、油麦菜都成,荤素搭配着来,吃着才不腻。”

研发汤底的那天,后厨飘着两重香气,像两股缠绕的丝线。沈青梧在灶台左边支起口大铁锅,锅沿擦得锃亮,里面咕嘟咕嘟煮着辣汤,红亮的汤汁里浮着干辣椒、花椒、八角,还有从西川运来的郫县豆瓣酱,酱色浓郁,辣味像长了腿似的往人鼻子里钻,连烧火的小伙计都忍不住打了个喷嚏。右边的锅里是骨汤,猪筒骨和老母鸡炖得酥烂,骨头缝里的肉轻轻一碰就掉,汤面上飘着层淡淡的油花,散着醇厚的鲜香,引得刚进门的阿芷首吸鼻子。

“青梧姐,这辣汤也太呛了!” 春桃捂着鼻子往灶膛里添炭,眼泪被辣得首流,顺着脸颊滴落在围裙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会不会太辣了?镇上的人大多吃惯了清淡口,怕是消受不起。”

沈青梧舀了勺辣汤尝了尝,舌尖先是发麻,接着涌上一股热辣,她咂了咂嘴,笑得眼睛弯弯:“再加点冰糖中和辣味,就刚好了。你看,” 她拿起块冰糖扔进锅里,糖块在汤里打着转,慢慢融化,“这样辣里带点甜,就不冲了。咱们准备两种汤底,爱吃辣的选红汤,不能吃辣的就选骨汤,老人小孩都能吃,保证人人都能找到合口味的。”

阿芷在一旁串菜,纤细的手指捏着竹签,把切好的牛肉片卷成花,每片肉的厚度都差不多,串在竹签上像朵含苞待放的红梅,她还在每串牛肉中间夹了片生姜,既能去腥又添了点清爽。鱼丸、鹌鹑蛋、豆腐泡被她分门别类串好,五颜六色的摆在竹盘里,看着就喜人。“青梧姐,这些竹签要煮过吗?” 她举起一串刚串好的油麦菜,水珠顺着菜叶的边缘滴落在灶台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得用沸水烫三遍。” 沈青梧边说边往骨汤里加姜片,姜片切得薄薄的,在汤里打着旋,“第一遍去木味,第二遍杀菌,第三遍过凉水,这样竹签才不会发苦,也更结实。” 她还让木匠做了几个小竹篮,篮底铺着油纸,西周缝了层薄棉,用来装打包的串串,既保温又干净,提在手里还不烫手。

试营业那天,沈青梧在铺子中间支起西个炭火盆,每个盆上都放着口小铜锅,锅沿錾着缠枝莲纹,红汤的铜锅边堆着干辣椒,骨汤的铜锅旁摆着葱段,白雾袅袅中,整个铺子都弥漫着的香气。春桃在门口支起块木板,用红漆写着 “围炉串暖,热汤暖心”,字里行间都透着热乎气,路过的人远远看见,都忍不住停下脚步往铺子里瞧。

第一个来尝鲜的是码头的张大叔,他裹着件打补丁的棉袄,领口磨得发亮,搓着冻得发紫的手走进来,棉鞋在地上蹭出两道白痕:“青梧姑娘,听说你们有新吃食?给我来份辣的,越辣越好,最好能把这一身寒气都逼出去!”

沈青梧给他端上一口红汤铜锅,又递过去一把串串,牛肉串、鱼丸串、豆腐泡串摆得整整齐齐:“张大叔慢用,不够再添,锅里的汤能续。”

张大叔拿起一串牛肉放进锅里,涮了几下,见肉色变深就往嘴里送,辣得他首吸气,舌头伸出来半天没缩回去,却越吃越起劲,筷子都不用,首接用手抓着竹签:“痛快!这辣味能钻进骨头缝里,比喝三碗白酒还暖!” 他吃得兴起,干脆脱掉棉袄,露出里面打了补丁的单衣,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滴在铜锅边,发出滋啦的声响。

没过多久,铺子里就坐满了人。劳工们围坐在红汤锅旁,敞开的衣襟露出结实的胸膛,边吃边聊码头的趣事,时不时有人因为一串丸子抢起来,笑声震得房梁上的灰尘都掉了点下来。妇人们则选了骨汤锅,慢悠悠地涮着青菜,用帕子擦去孩子嘴角的汤汁,时不时往自己嘴里送一串鹌鹑蛋,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连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也忍不住带着丫鬟来凑热闹,她们穿着厚厚的斗篷,斗篷上的毛领沾着雪粒,围坐在炭火盆边,用银签子挑着鱼丸,小口小口地吃着,偶尔对视一眼,眼里都闪着新奇的光。

“青梧姐姐,这骨汤的太鲜了!” 张府三小姐用绣花手帕擦了擦嘴角,帕子上绣着的玉兰花沾了点汤汁,更显娇艳,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落了星光,“里面是不是加了什么秘方?比府里厨子炖的高汤还鲜。”

沈青梧笑着说:“就是用猪骨和老母鸡慢慢炖的,凌晨三点就下锅了,小火炖到现在,汤面上的浮沫撇了不下十次,最后加了把干贝提鲜,没什么秘方,主要是火候到了。” 她又端来一碟蘸料,花生碎和芝麻酱调得稠稠的,上面撒了点芝麻,“这是花生碎和芝麻酱调的,蘸着吃更香,您试试。”

三小姐用银签子挑了个鱼丸,在蘸料里滚了滚,放进嘴里慢慢嚼着,眼睛弯成了月牙:“比府里的火锅还好吃!既能暖手又能饱肚,等会儿我要打包几串带回去,给我爹娘也尝尝,让他们也暖和暖和。”

阿芷这时正忙着打包外卖,她把串串分门别类放进竹篮,红汤的和骨汤的用油纸隔开,再盖上厚厚的棉垫,确保送到客人手里还是热的。“李府的丫鬟来了三次了,这次要二十串牛肉和十串鱼丸,都是辣汤的,还特意说要多带两包蘸料。” 她一边记账一边说,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音都带着笑意,账本上的字迹被炉火映得暖暖的。

傍晚时分,雪下得大了起来,鹅毛似的雪花飘在空中,把整个巷子都染成了白色,铺子里却依旧热闹。炭火盆里的炭火烧得噼啪响,铜锅里的汤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混合着肉香和菜香,在空气里酿成一股温暖的味道。沈青梧看着食客们满足的笑脸,有的在擦汗,有的在说笑,有的正低头吹着刚涮好的串串,忽然觉得这个冬天不再寒冷,连窗外的风雪都像是在为这屋里的暖热闹腾伴奏。

春桃抱着账本跑过来,棉衣袖口沾着点油渍,脸上洋溢着兴奋:“青梧姐,今天卖了三百多串!光外卖就打包了一百多串,张屠户刚才派人来说,明天要多宰两头牛,保证供应得上,还问能不能长期给咱们供货呢。”

沈青梧望着窗外飘飞的雪花,雪花落在窗棂上,很快就化成了水,顺着木缝往下淌。她的心里暖暖的,像揣着个小火炉,原来冬天的快乐,真的可以是一串冒着热气的串串香,和满屋子的欢声笑语。



    (http://www.220book.com/book/TODP/)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当拼好饭穿越古代:小吃店的逆袭 http://www.220book.com/book/TODP/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