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扶着书桌的手猛地收紧,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指腹深深嵌进红木桌面的雕花里。他看着女儿眼中翻涌的痛苦漩涡,那漩涡里不仅有对身世的迷茫,更有对未知危险的恐惧,像要将他整个人都吸进去。喉结剧烈滚动了几下,他想说“别怕,有爸在”,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沉重的叹息——这句话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就像他这些年查到的那些碎片化信息,根本无法拼凑出能让女儿安心的答案。
“沪上沈家……”他的声音低得像从地底冒出来,带着尘埃的厚重,“早年间是做丝绸生意的,在法租界有大片洋房,听说家里的紫檀木家具能从客厅排到后院。”陈建国的目光飘向书房角落的保险柜,那里除了沈静秋的照片和碎花布,还锁着他托人从上海旧货市场淘来的一本旧相册,里面有张模糊的合影,十几个穿着旗袍马褂的人站在花园里,前排抱着孩子的女人眉眼间竟有几分像沈静秋。“民国时候出过几位学界名流,后来……”他顿了顿,喉间像卡着块滚烫的煤渣,“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就渐渐沉寂了,再后来……”
“再后来就出事了?”小满猛地抬头,眼中的红血丝像蛛网般蔓延开来。她想起刚才在报纸背面看到的“静秋绝笔”,那字迹里的仓皇不是普通人家避计划生育的慌张,更像是大祸临头的绝望。右耳后的月牙形疤痕突然开始发烫,像有根烧红的针在里面搅动——小时候陈建国说是冻裂的,现在想来那形状分明是被什么尖利的东西划破的,或许是挣扎时被钩子勾到的?
陈建国别过头,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二十年前他去上海查沈家消息时,曾在弄堂口遇到个卖炒货的老爷子,听说他打听沈家,吓得炒货铲子都掉了,只反复说“别提了,那家人遭了天谴哟”。后来托公安系统的朋友查户籍底册,沈静秋的名字在1983年就被注销了,备注栏里只有两个字:失踪。
“爸查到的最后一条线索,是1986年春天,有人在广州火车站见过个像沈静秋的女人。”他从饼干盒底层抽出张泛黄的电报底稿,上面是模糊的钢笔字:“穿蓝布衫,梳麻花辫,带银锁,往广西方向去了。”这是当年他收到的唯一有价值的消息,可等他带着人赶到广西,茫茫十万大山,连个影子都没找到。
小满的目光落在电报底稿上“带银锁”三个字上,心脏像被重锤砸中。银锁……陈建国说过,当年捡到她时脖子上挂着刻“静”字的银锁,后来熔成了镯子。原来母亲当年逃到广州时,还惦记着她的银锁,或许那时沈静秋根本没走远,只是躲在暗处看着她被陈建国抱走?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更深的恐惧淹没——如果母亲一首在附近,为什么不来看她?是被什么人盯着,连靠近都不敢吗?
书房的座钟突然“当”地敲了一下,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小满下意识地攥紧了那张报纸,沈静秋的照片边缘被她捏出深深的褶皱。照片上的女人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辫梢的红头绳却鲜艳得像滴血,这强烈的对比此刻看来充满了隐喻——或许她是故意换上粗布衣裳,想混在逃难的人群里?
“她为什么要留下我的名字?”小满的声音突然发颤,“如果沈家真的出了那么大的事,她应该让我彻底忘了姓沈,为什么还要绣在布上?”这问题像根毒刺扎在心头,让她既希望这是母亲留下的念想,又怕这“沈小满”三个字是会引来杀身之祸的标记。
陈建国走到女儿身边,粗糙的手掌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他能感觉到女儿的指尖在剧烈颤抖,像寒风中的烛火。“或许……她是怕你忘了自己是谁。”他想起自己刚收养小满时,王大爷劝他“赶紧改个名,断了根才好养活”,可他看着襁褓里那张皱巴巴的小脸,终究没舍得把布上的名字换掉。这些年每次去派出所办户口更新,他都跟户籍警反复强调“曾用名沈小满”,像是在替沈静秋守护着这个秘密。
小满低头看着手背上父亲的影子,那影子因为灯光的晃动而微微颤抖。她突然想起去年冬天,陈建国半夜起来给她掖被子,嘴里喃喃着“静秋你放心,我把囡囡养得很好”。当时她以为是父亲在说梦话,现在才明白那是藏了二十年的承诺。
“爸,”她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明天去晋北之前,我们先去趟上海吧。”陈建国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讶。“我想去沈家老宅看看,”小满指尖划过报纸上沈静秋的照片,“就算人都没了,总该留下点什么。”她要知道,母亲拼死让她活下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她要弄明白,“沈小满”这三个字,到底是诅咒,还是母亲用生命换来的勋章。
窗外的月光突然被乌云遮住,书房里陷入短暂的黑暗。陈建国摸到桌角的打火机,“噌”地一声点燃了黄铜台灯。暖黄的光晕里,他看见女儿眼中的恐惧渐渐被一种决绝取代,像寒夜里的一点星火,微弱却固执地亮着。他伸手,第一次主动将女儿揽进怀里,动作笨拙却坚定——就像二十年前在垃圾站抱起那个冻得发紫的婴儿时一样。
“好,”他的声音贴着女儿的发顶,带着烟草和岁月的味道,“爸陪你去。就算是刀山火海,爸也陪你闯。”
小满靠在父亲宽厚的肩膀上,听着他沉稳的心跳。那心跳声像面鼓,敲碎了她心中的一部分恐惧,却又让另一部分疑问更加清晰:沈静秋留下的银锁里藏着樟木箱钥匙,那箱子里到底装着什么?是沈家变故的真相,还是能指认凶手的证据?而那个在广州火车站消失的身影,是否还在某个角落,等着她去揭开这尘封了十八年的秘密?
台灯的光晕在墙上投下父女俩依偎的影子,像幅被时光浸泡过的画。保险柜的门还敞开着,里面的碎花布和旧报纸在夜风中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二十年的、关于爱与守护的故事。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奶瓶里的万贯家财》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TOW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