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城的初春依旧寒冷,秦明站在军需仓库门口,呼出的白气在晨光中迅速消散。他翻开手中的库存清单,纸张边缘己经起了毛边——这是近半个月来第七次核查物资了。
"旅长,这是最后的存量了。"军需官老李的声音沙哑,他指着仓库角落的十几个麻袋,"白面还剩三百二十斤,小米八百斤,盐......"
秦明蹲下身,抓了一把小米在掌心。谷粒干燥粗糙,还掺着不少砂石。这是去年秋收时从日军手里抢回来的,原本金黄的谷粒在多次转运中损耗严重。
"伤员的口粮保证了吗?"
"每人每天减到六两了。"老李掏出一块脏兮兮的手帕擦汗,"医院林医生说,再减就要影响伤口愈合......"
仓库外突然传来喧哗声。王小虎气喘吁吁地跑来,棉帽歪在一边:"报告!城南来了好多老乡,说是要见您!"
秦明眉头一皱,快步走向城南。远远地,他就看到上百个衣衫褴褛的百姓围在城墙下,有老人拄着拐杖,妇女抱着婴儿,甚至还有几个半大孩子推着独轮车。
"秦长官!"一个白发老汉颤巍巍地跪下,"听说队伍上断粮了,俺们把过冬的存粮带来了!"
十几辆独轮车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口袋:有粗布缝的米袋,竹篾编的粮篓,甚至还有用裤子扎住裤脚做成的简易粮袋。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踮着脚,把个绣花荷包塞到秦明手里——里面是半把炒黄豆。
"俺娘说,八路军打鬼子,不能饿肚子......"
秦明喉头滚动。他认得这些面孔:小王庄的李大爷,全家被鬼子烧死在粮仓;赵家沟的刘寡妇,丈夫死在运粮路上;还有那个小女孩,父亲在去年秋收保卫战中牺牲......
"乡亲们,这粮我们不能收。"秦明声音低沉却坚定,"队伍上再难,也不能动老百姓的活命粮。"
老汉突然老泪纵横:"秦长官啊,队伍要是垮了,俺们留着粮食给谁吃?给鬼子吗?"
最终,秦明只象征性地收下两车杂粮,其余的全部婉拒。回到司令部,他盯着墙上的华北地图,目光落在西北角的黄河渡口——对岸的陕甘宁边区,或许还有余粮可调。
"给延安发报。"他转向通讯参谋,"请求紧急调拨......"
话未说完,机要员小林冲了进来,手里捏着刚译出的电文:"延安急电!黄河渡口遭日军轰炸,补给线中断!"
【叮!后勤危机加剧,触发紧急任务,奖励积分800000点】
【当前积分:4702050点】
作战室里鸦雀无声。参谋长徐铭的钢笔尖在纸上洇出个大大的墨点,楚云飞烦躁地扯开风纪扣,连一向沉稳的王铁柱都开始无意识地磨那把从不离身的匕首。
"旅长,要不咱们打回平遥?"炮兵团长老韩拍案而起,"上次能抢一回,就能抢第二回!"
秦明摇头:"日军在平遥增派了一个联队,还修建了永久性工事。"他指向地图上几个新标注的红圈,"而且,他们学乖了,把粮食分散存储在这些据点......"
"化整为零?"徐铭突然抬头,"那我们也化整为零!"
这个留过洋的参谋快步走到地图前,手指沿着山脉走向滑动:"太行山有上百个废弃窑洞,如果组织小股部队多批次袭扰,每次不求多,只抢一两车......"
计划迅速成型。次日凌晨,二十支精干小队同时出发,每队不超过十人,目标是日军各个小型粮站和运输队。王小虎被分到王铁柱的特种小队,这个新兵蛋子既紧张又兴奋,反复检查着绑腿和干粮袋。
"小子,记住三点。"出发前,王铁柱把缴获的日军水壶塞给他,"第一,活着;第二,粮食;第三,还是活着。"
第一站是三十里外的马家集。据侦察兵报告,这里驻守着日军一个小队,看管着约五千斤粮食。小队借着夜色摸到据点外围,王铁柱打了个手势,王小虎立刻跟着老兵们潜伏到围墙下。
"上!"
三条带钩的绳索同时甩上墙头。王小虎爬得手心冒汗,快到墙顶时突然听到"咔嚓"一声——钩子松动了!千钧一发之际,墙内伸出只粗糙的大手,一把攥住他的手腕。
"小点声!"墙那头是个穿伪军制服的大胡子,却说着地道山西话,"粮仓在西厢房,哨兵刚被我灌醉!"
原来这是打入伪军内部的同志!在"内应"帮助下,小队不费一枪一弹就打开了粮仓。但新的问题出现了——五千斤粮食,十个人怎么运走?
"能带多少带多少!"王铁柱当机立断,"剩下的......"他从怀里掏出几个布包,"掺上这个。"
王小虎好奇地打开布包,里面是灰白色的粉末。大胡子见状倒吸凉气:"石灰?这要是吃下去......"
"鬼子才会吃。"王铁柱冷笑,"老乡领到粮会淘洗的。"
他们只带走了六百斤最精良的小米,其余的都掺了石灰。临走时还在粮堆里埋了诡雷——只要搬动超过五十斤,就会引爆。
回程比预想的凶险。刚走出五里地,后方就传来爆炸声,紧接着是凄厉的警报。日军巡逻队倾巢而出,狼狗的吠叫声越来越近。
"分头走!"王铁柱把粮食分成三份,"老规矩,集合点见!"
王小虎跟着两名老兵钻入山道。肩上的粮袋越来越沉,汗水浸透棉衣又结成了冰碴。最险的一次,日军巡逻队就从他们头顶的山梁经过,碎石哗啦啦地滚落在藏身的岩缝前。
"呼...呼..."王小虎的肺像着了火,但不敢停下。身后不远处,狼狗的吠叫和日军的咒骂声此起彼伏。
"砰!"
一声突兀的枪响划破夜空。狼狗的哀嚎声中,日军乱作一团。王小虎趁机拐进一条干涸的河床,在乱石间跌跌撞撞地前进。首到东方泛白,他才发现两名老兵不见了,只剩自己和一袋粮食孤零零地站在陌生的山沟里。
"有人吗?"王小虎小声呼唤,回应他的只有山风。
凭着新兵训练时学到的方位判断,他拖着粮袋继续前进。午后时分,就在他快要虚脱时,远处传来了熟悉的布谷鸟叫声——是集合信号!
王铁柱带着五名队员从岩石后现身,每人肩上都扛着粮袋。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居然还牵了两头毛驴!
"小子,干得不错。"王铁柱拍拍王小虎的肩膀,递过个水壶,"喝两口,暖暖身子。"
辛辣的地瓜烧顺着喉咙滑入胃里,冻僵的身体终于有了点热气。回根据地的路上,不断有其他小队归建,有的满载而归,有的伤亡惨重。第三小队只回来三个人,队长老马背上的粮袋还沾着血迹......
七天后,二十支小队带回西千三百斤粮食,牺牲二十一人,伤三十七人。这个代价沉重得让人窒息,但更糟的是——日军己经警觉,所有小型粮站开始向大据点集中。
"旅长,咱们的伤员......"林雪医生红着眼眶闯进作战室,"消炎药用完了,今天又截肢了两个......"
秦明盯着地图上日益减少的红圈,突然问:"特高课那个女间谍,还关着吗?"
千岛樱被带进来时,比刚被捕时瘦了一圈,但眼神依旧锐利。听完秦明的询问,她沉默片刻,突然用日语说:"我可以帮你们搞到药品,但有个条件。"
"说。"
"我要见被俘的日军伤兵。"
这个出人意料的要求让所有人愣住。千岛樱平静地解释:"日本军队有严格规定,战死者的遗物必须送回国内。伤兵营里肯定堆积着大量准备寄回国的包裹......"
"里面有药!"徐铭猛地反应过来,"日军士兵会随身携带家庭寄来的药品!"
当夜,一支特殊的小分队潜入二十里外的日军伤兵营。千岛樱穿着原来的和服走在最前面,王铁柱等人则化装成抬担架的护工。
"站住!什么人?"哨兵厉声喝问。
千岛樱用纯正的东京腔呵斥:"八嘎!我是特高课的千岛少尉,来检查遗物登记情况!"
她的气势完全压倒了哨兵。进入营区后,小队迅速找到遗物仓库——上百个包裹整齐码放,每个都贴着阵亡士兵的姓名和家乡地址。
"快找!"千岛樱自己先动手拆开一个包裹,"母亲们总会往里面塞药品......"
十分钟后,他们带着三十多盒消炎药、十几卷绷带和大量维生素片撤离。临走时,千岛樱在登记簿上发现了熟悉的名字——她哥哥的同学,死于太原战役。
包裹里有封未拆的信,信封上是她熟悉的字迹:"吾儿,随信寄上家乡的樱花......"
千岛樱把信塞进和服袖子,转身时眼角有泪光闪动。
【叮!解决药品危机,奖励积分300000点!】
【当前积分:5002050点】
回到根据地,药品立刻被送往医院。林雪医生捧着盘尼西林如获至宝,当即给重伤员注射。秦明站在病房外,看着那个截肢的小战士在退烧后终于安稳睡去。
"旅长,您看这个。"王小虎兴冲冲跑来,手里捧着个铁罐,"从鬼子包裹里找到的!"
罐子里是十几粒稻种,附着的纸条上写着"新品种,耐寒抗旱"。秦明眼前一亮——如果能种出来,或许能解决来年的粮食危机!
"交给农技科。"他拍拍王小虎的肩膀,"等打跑了鬼子,咱们自己种!"
夜深了,秦明独自走在太原城的街道上。经过一处窝棚时,他听到里面传来轻轻的哼唱——是那个送炒黄豆的小女孩,正蜷缩在母亲怀里睡觉。月光透过茅草缝隙,在她脏兮兮的小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秦明轻轻放下半块压缩饼干,转身走向司令部。那里,灯火通明,新一轮的作战计划正等待制定......
铁血区小队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铁血区小队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TP6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