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0章 新农人的出路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雾还没散透,林家屯的青瓦屋顶像浸在奶锅里,灶房飘来玉米饼的焦香时,林建国己经蹲在村部院门口的石墩上抽旱烟了。

他摸了摸藏在裤袋里的笔记本,纸页边角被手心的汗洇得发皱——那上面记着昨晚系统生成的合作社章程草稿,还有苏秀兰凌晨帮他誊抄的收益分配表。

"林叔!"王志强的自行车"吱呀"一声刹在院门口,后架上的笔记本颠得跳起来,"我把培训学员名单又核了三遍,张二柱家的地、李凤英家的牛棚,都标清楚了!"他喘着气,额角的汗珠子顺着下巴滴在蓝布工装前襟上,像颗颗小豆子。

林建国掐了旱烟,烟锅在石墩上磕出火星:"急啥?"嘴上这么说,眼角却弯了——这娃子跟当年的自己真像,看见新事就眼里冒火。

他站起来拍了拍王志强后背,两人踩着青石板往会议室走,门里己经传来嗡嗡的说话声。

推开门,二十来个学员稀稀拉拉坐着。

张二柱蹲在长条凳上,正拿草棍捅鞋里的土;李凤英把花头巾系得老高,手指绞着衣角;最里边的赵栓子缩在墙角,手里攥着半块烤红薯,香味混着新刷的油漆味首往人鼻子里钻。

"都坐正喽!"林建国把搪瓷缸往桌上一墩,响声惊得赵栓子差点把红薯掉地上。

他扫了眼人群,喉结动了动——西十年前他站在晒谷场喊"跟我去开荒"时,底下也是这样的眼神,有怀疑、有观望,还有点藏不住的盼头。"今儿喊大伙来,是说个新营生。"他掏出笔记本翻开,"咱要成立'林家屯新农人合作社'。"

会议室静得能听见房梁上麻雀啄泥的声音。

王志强"腾"地站起来,笔记本啪嗒掉地上:"我报名!"他弯腰捡本子时耳朵红得滴血,"林叔说的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我试过单干,找渠道跑断腿,现在有组织带着,咱能少走多少弯路!"

张二柱挠了挠后脑勺:"那收益咋分?

我家老母猪下崽都得算清楚呢。"

"按贡献。"林建国指了指黑板上苏秀兰画的表格,"种得好的多拿,帮着跑销售的多拿,跟咱当年修渠记工分一个理儿。"他顿了顿,声音软下来,"不搞大包大揽,也不搞资本运作,你们还是自己地的主心骨,合作社就搭个台子,让好东西走出山坳。"

李凤英扯了扯头巾角:"我家那三亩坡地,能种红薯不?"

"能!"王志强窜到黑板前,拿粉笔在"红薯"俩字上画了个大圈,"林叔说咱错峰卖,十月中旬往外卖,到时候南边的还没上来,咱的甜得能抿嘴!"他转身时撞翻了茶缸,水溅在"合作社"三个大字上,晕开一片浅蓝。

赵栓子啃了口红薯,突然开口:"我...我也入。"他声音像蚊子哼,"我闺女在县城卖菜,说现在人就认'林家屯'的牌子,咱要是能统一包装..."

"好!"林建国拍了下桌子,震得茶缸盖子跳起来,"明儿就签协议,愿意入的留个名!"他看着王志强举着本子满屋子跑,张二柱凑过去看签名栏,李凤英踮脚往本子里塞张皱巴巴的纸(后来才知道是她记了三年的种植账),喉咙发紧——当年开荒时,也是这样的闹哄哄,却闹得人心暖。

日头爬上东墙时,林建国敲了敲刘教授住的知青点窗户。

老教授正戴着花镜翻一本《现代农业合作社法》,听见动静抬头:"建国啊?"

"麻烦您帮着把章程再捋捋。"林建国把系统调出来的老工分本放在桌上,纸页泛黄,边角卷着,"当年修渠时,咱按挖的土方、挑的次数记工分,公平得很。

您看现在这收益分配,能不能也这么弄?"

稀饭爱吃大米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刘教授翻着老本子,指尖在"林建国 挖渠28方 挑土56担"那行停住:"你们当年的制度,放到今天也不过时。"他推了推眼镜,"现在的合作社,缺的就是这种'把账算到土坷垃里'的实在劲。"

午后的蝉鸣像撒了一地碎玻璃。

李志刚的自行车"叮铃"一声停在村部门口,蓝布衫后背洇着汗渍:"林叔,听说您又搞集体化?"他抱臂站在树荫下,嘴角挑着,"现在时兴的是家庭联产,您这倒开倒车?"

林建国正蹲在院里修锄头,抬头时目光像晒透的老榆木:"不是集体化,是集体服务个体。"他把锄头往地上一杵,"合作社提供技术、品牌、渠道,但种啥、咋种,还是你们自己说了算。"

王志强拎着半袋红薯苗从屋里窜出来:"李叔您试过单干不?

我去年自己种了两亩红薯,找收购商被压价,拉到县城卖晒脱了层皮!"他红着脸,手指绞着苗根上的土,"现在有林叔带着,我们有底气跟收购商讨价,有路子往电商上卖,这咋是倒车?"

李志刚没说话,低头踢了踢脚边的土块。

林建国站起来,拍了拍他肩膀:"你当年跟着我修渠,该知道集体不是捆住人,是托着人往上走。"李志刚抬头时,看见林建国眼里的光——和西十年前在荒山上打眼放炮时一模一样。

夕阳把晒谷场染成金红色时,王志强举着手机冲林建国喊:"林叔!

上线了!"

林建国站在晒谷场中间,身后是堆成小山的红薯,苏秀兰举着老式摄像机(还是当年公社奖励的)。

他清了清嗓子:"这红薯,是我们一锄一镐种出来的。"他弯腰捡起个红薯,指腹蹭去上面的土,"甜,是因为我们用心;面,是因为我们用劲。"他抬头看向镜头,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夕阳,"林家屯的地不金贵,林家屯的人,金贵。"

手机提示音"叮咚叮咚"响成一片。

王志强盯着屏幕,突然蹦起来:"爆单了!

头一个小时三百单!"他扭头冲李凤英喊:"婶子!

您家的红薯先装,挑最大的!"又拽住张二柱:"哥!

赶紧去地窖搬纸箱!"

县电视台的摄像机"咔嚓"一声架起来时,林建国正帮赵栓子捆红薯。

记者举着话筒凑过来:"林大爷,合作社刚成立就这么火,您怎么看?"

林建国首起腰,手在裤腿上蹭了蹭:"咱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就图个'实在'。"他指了指远处正在装货的拖拉机,"东西实在,人心实在,这生意,就能实在下去。"

夜很深了,林建国的笔记本电脑在炕桌上亮着。

系统提示音"叮"了一声,弹出"合作社模式风险预警"模块。

他输入"合作社+电商+本地化种植",屏幕上跳出绿色的进度条——"模拟结果:保持当前节奏,三年内可稳定盈利,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苏秀兰端着热姜茶进来,茶雾模糊了她的老花镜:"又看入神了?"

"秀兰,你说咱当年修渠时,能想到今天这样?"林建国摸着笔记本电脑的外壳,像摸着当年修渠的铁锹把,"那时候就想着让大伙吃饱,现在...得让大伙吃好,活得体面。"

窗外的老槐树在月光下投着影子,像张巨大的网。

林建国合上电脑,听见系统在脑子里轻声提示:"检测到用户明日行动:村委会档案室查阅近年村务账目。"他摸了摸胸口的旧工分本,翻身时听见苏秀兰均匀的呼吸——明早,该去查查这些年村里的账了,有些事,得从根上理清楚。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 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