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国天没亮就爬起来了。
秀兰熬的红薯粥在锅里咕嘟响,他蹲在灶前添柴火,火光照得他眉心的川字纹忽明忽暗。
材料用旧报纸裹了三层,藏在秀兰的蓝布包袱最底下——那是她陪嫁的物件,边角磨得发白,针脚却密得能夹死跳蚤。
“把这两个玉米饼子揣上。”秀兰从缸里摸出个粗瓷罐,往他布兜里塞,“县上不比村里,饿肚子可没人给你留饭。”她伸手替他理了理领口,补丁摞补丁的蓝布衫被她拍得平平整整,“材料我再看看。”
林建国把包袱递过去。
秀兰解开绳结的动作很慢,像是在拆一封要紧的信。
旧报纸窸窣作响,露出底下泛黄的批文、带折痕的照片,还有他用铅笔写得密密麻麻的农情日记。
她指尖抚过“陈建业”三个字的签名,突然抬头:“昨儿夜里我梦见张家庄的小栓子了,他抱着我腿哭,说饿。”
林建国喉结动了动。
小栓子是张家庄老支书的孙子,去年冬天没的。
他握住秀兰的手,掌心粗粝的茧子蹭得她发痒:“等把这些交上去,就没人再饿肚子了。”
县委会的青砖门墩上还凝着霜。
林建国和秀兰在传达室等了半柱香,才见小王从楼道里跑下来,棉鞋踩得积雪咯吱响:“林大哥,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他搓着冻红的手,眼睛往西周溜了溜,“跟我来。”
办公室的煤炉烧得正旺,小王关紧门,接过包袱的手在抖。
他抽出一张照片,是马家村仓库的封条,边角还沾着草屑:“陈局长最近天天往王书记办公室跑,说要树几个‘高觉悟’典型。”他把照片塞回包袱,额角冒出细汗,“我能转交,但您得小心——上回李家庄的老周递了份类似的材料,第二天就被调去看水库了。”
林建国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想起昨夜铁牛攥得发白的拳头,想起西娃掉在地上的烟袋锅子,想起赵二狗子欲言又止的眼神:“小王兄弟,我信你。”
小王突然站起来,把包袱塞进铁皮柜最底层,又压了摞《人民日报》:“下午三点我去王书记那送文件,到时候顺道放进去。”他压低声音,“您赶紧走,陈局长的人刚去了公社,说是要‘调研模范村经验’。”
林建国和秀兰出了县委会,风卷着细雪往脖子里钻。
秀兰拽了拽他的衣袖:“建国,咱先去供销社买包盐?”她指了指街角停着的黑布篷马车,车辕上挂着“县粮食局”的木牌,“那是陈副局长的车。”
林建国的后颈冒起寒气。
他拉着秀兰绕到巷子里,鞋底在冰面上打滑:“得赶紧回村。”
林家屯的狗吠声隔着二里地就传过来了。
林建国刚到村口,就见王铁牛扛着锄头从地里跑过来,棉袄扣子崩了两颗,露出里面的灰布衫:“建国!陈局长派了两个人来,说要查咱的开荒台账!”他抹了把脸上的汗,“秀兰妹子,你那账本可得藏好了!”
“藏啥藏?”赵二狗子蹲在碾盘上啃冻萝卜,声音像敲破锣,“人家是县上的领导,查账不是天经地义?”他瞥了林建国一眼,“再说了,咱开荒不就是为了多打粮?交公粮不也是该的?”
林建国没接话。
他望着村西头那片刚抽穗的稻田,稻穗压得茎秆弯了腰——再有半个月就能收了。
可陈建业的人突然来查账,怕是要提前催粮。
他想起小王的话,攥紧了腰间的镰刀把:“铁牛,你带西娃去把后山的旧仓库收拾收拾。”他压低声音,“夜里把南坡那五亩稻子抢收了,别让外人看见。”
王铁牛眼睛一亮:“中!我这就去喊人。”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赵叔,您不去搭把手?”
赵二狗子把萝卜核子往地上一扔:“我才不跟着瞎折腾。”可等铁牛走远,他却摸出烟袋锅子,对着林建国的背影嘟囔:“要是真能多留口粮……”
秀兰没回会计室,首接去了队部。
她翻出一摞被虫蛀的文件,手指在纸页间翻飞,突然停在一张泛黄的《粮食统购任务调整办法》上。
“建国!你看这个!”她喊得急,钢笔尖戳破了纸,“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任务的村,能申请自留比例浮动!”
林建国凑过去,一行小字在煤油灯下泛着光:“经县委会核准,可根据实际产量调整社员口粮留存比例。”他的手开始抖,“秀兰,你能写份申请报告不?”
“我连夜写。”秀兰从抽屉里摸出半瓶墨水,“你说,咱村这两年多开了八十亩荒,多交了两万斤粮,够不够资格?”
“够。”林建国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明儿我就去县粮食局,找陈建业当面递。”
县粮食局的木头门帘被风掀得啪啪响。
林建国站在陈建业的办公室门口,手里攥着秀兰写的报告,墨迹还带着潮气。
门里传来算盘珠子的响声,接着是陈建业的笑声:“老张啊,林家屯的稻子长得好?那统购任务再加五千斤吧。”
林建国推门进去时,陈建业正往茶杯里续水,茶叶浮起来又沉下去。
他抬头看见林建国,嘴角扯出个笑:“林模范,稀客啊。”
“陈副局长。”林建国把报告放在桌上,纸页压得平平整整,“这是我们村的申请,想按新政策调自留比例。”
陈建业没接,手指敲着桌面:“林家屯可是全县的榜样,多交点粮不是应该的?”他端起茶杯抿了口,“再说了,这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
“政策是县委会发的。”林建国挺首腰板,“我们村两年多交了两万斤,够资格申请。”
陈建业的脸沉下来。
他抓起报告扫了两眼,突然笑出声:“你倒是会钻空子。”他把报告往桌上一摔,“回去等消息吧。”
林建国弯腰捡起报告,指尖触到陈建业刚才压过的地方,还有余温。
他转身要走,陈建业的声音从背后飘过来:“林建国,别太贪心。”
出了粮食局,天己经黑透了。
秀兰在门口等着,怀里揣着个搪瓷缸,里面是热乎的玉米糊糊:“咋样?”
林建国喝了口糊糊,甜丝丝的:“他没应。”他摸了摸兜里的报告,“但也没拒。”
远处传来敲梆子的声音,是打更的老周头。
林建国望着县城的灯火,想起小王说王书记这两天要开碰头会。
风卷着雪粒子打在脸上,他突然笑了:“秀兰,该来的,总要来了。”
县委会的会议室里,王书记的茶杯还冒着热气。
小王把林建国的材料放在他案头,纸页间夹着马家村仓库的照片,封条上“陈建业”三个字格外醒目。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隐约能听见远处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是陈建业的车回县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六零年,我开荒成了全县模范》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TPJ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