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海的嘴唇哆嗦了一下,那个“国库”的“国”字,被他死死咬在了牙关里,没敢吐出来。
他看着顾维桢的侧脸,月光照在那半张脸上,没有温度,像块冰。
“大人,库房是工部特制的连环锁,没有朝廷勘合,根本……”
顾维桢没回头。
“砸。”
一个字。
常德海浑身一颤,再不敢多言,猛地躬身:“是!”
他快步退下,院子里只剩顾维桢一人。满院晃眼的白银,刺得他脑子异常清醒。
他撕开的这张网,漏掉的,才是真正的大鱼。
皇帝给了他刀,可刀柄,还攥在紫禁城里。他要杀的鬼,藏在天子脚下,甚至就藏在龙椅投下的那片影子里。
三日后,扬州城开了十三处粥厂。
浓稠的米粥搅着肉末,那股香气钻进每一条饿得发慌的巷子。领粥的队伍排出了几里地,无数人朝着总督府的方向磕头,哭喊着“青天大老爷”。
总督府,书房内,却死一样寂静。
沈鉴之和陆景和站在书案前,连呼吸都放轻了。
桌上的账册堆积如山,顾维桢却一份都没看。他只是盯着墙上那副巨大的大清海防图,一动不动。
沈鉴之捻着胡须,手心全是汗。外面的“青天”喊得越响,他心里就越慌。
“大人……开仓放粮,是收买人心。可这笔银子,数目实在太大,捅破天了。京里……必然会有人拿这个做文章,弹劾您……”
陆景和也跟着开口,声音发紧:“沈公说得对。眼下最要紧的,是如何向朝廷交代这笔钱的去向……”
“钱?”
顾维桢终于出声了,嗓音沙哑。
他缓缓转身,布满血丝的双眼扫过两人。
“你们只看到了钱。”
他一步步走到两人面前,那股迫人的压力让两个加起来过百岁的老臣,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我闭上眼,就能听见。听见遥远的西洋,一艘艘船在装货。听见广州的货栈里,银子像潮水一样涌进去,又通过钱庄,流向京城那些见不得光的宅子。”
顾维g桢的声音越来越低,也越来越冷。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京畿血鉴:乾隆五十年纪》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我还能听见,北疆的军饷被克扣,士兵穿着单衣在雪地里冻死。我听见边关的烽火台,被风吹得呜呜作响,随时都会塌掉!”
他猛地一抬手,不是指向,而是用食指的关节,重重地叩在海图最南端的一个点上。
咚!
那一下,让沈鉴之和陆景和的心都跟着一停。
“广州!”
顾维桢低吼出来,双眼赤红。
“福寿膏的源头,十三行!一条看不见的线,把江南的歌舞升平,和边疆的白骨累累,全都拴在了一起!”
他不是在分析,他是在宣判。
“这不是一省的病,是烂到了骨头里的毒!己经入了国脉!”
沈鉴之嘴唇发白,哆哆嗦嗦地开口:“十三行……那是朝廷的钱袋子,是洋人唯一……皇上,不会让我们动的……”
“他会。”
顾维桢两个字,斩钉截铁。
他骤然转身,回到书案前,一把推开所有账册,铺开一张空白奏疏。
“因为他比我们任何人都清楚,大清的根,烂在哪里。”
人心里的贪,是烧不尽的野草。
他不想再一根根去锄了。
他要做的,是找到那片最先烂掉的地,然后用雷霆手段,把整片土都给换了!
哪怕这片土上,长满了参天大树!
他抓起笔,饱蘸浓墨,手腕没有一丝停顿。
“常德海!”
“属下在!”常德海从门外一步跨入。
顾维桢己经写完,奏疏上只有寥寥几行字,每一个字都透着杀气。
“源起广州,祸连天下。臣请南下,彻查十三行,斩断祸根。否则,国将不国。”
他看也不看,首接将奏疏折好,用蜡油封死,拿起自己的私印,重重地盖了上去。
他把那封还带着墨香,却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的奏疏,递到常德海面前。
“八百里加急。”
“亲手交到和珅手上。”
常德海双手接过,那重量让他觉得自己的手臂都在下沉。
他没有问为什么,只是重重一点头,转身,大步流星地冲了出去。
(http://www.220book.com/book/TQ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