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世子赵泓当堂攀咬其叔父赵渊,圣旨紧随而至。
这道旨意,比任何流言蜚语都更具分量。
消息长了翅膀,一夜之间,飞入京城每一个渴望谈资的耳朵里。
顺天府连环命案,这块压在全城人心头数月的巨石,终于被一个叫顾维桢的年轻人,生生撬开。
茶楼酒肆,说书先生的惊堂木拍得震天响,将那闻所未闻的“逻辑沙盘”与“痕迹复原盘”,描绘得神乎其技,引来满堂喝彩。
街头巷尾的百姓议论则更为质朴。
他们不知道什么沙盘,只知道顾侍郎是能让皇亲国戚伏法的青天大老爷。
顾维桢的声望,在京城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顶点。
翌日,天光微熹。
太和殿早朝,金殿森严。
文武百官按品阶分列,殿内静得能听见彼此袍服摩擦的细微声响。
气氛肃穆得如同结了冰。
冰面之下,却是汹涌的暗流。
无数道目光,或审视,或嫉妒,或好奇,或欣赏,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纷纷投向队列中段那个年轻的身影。
顾维桢。
他身着绯色官袍,身形笔挺如松,面色沉静如水。
仿佛不是站在风暴的中心,而是在自家的后院散步。
百官之首,和珅的身躯纹丝不动,半垂的眼帘遮住了所有情绪,真如一尊庙里的弥勒佛。
可他身侧的心腹却能感觉到,和相宽大朝服的袖口,正微微颤抖。
另一侧,大学士刘墉、王杰等清流派官员,则频频交换着眼神。
那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许。
朝堂这条大河,需要这样一块不懂转弯的硬石,来砥柱中流。
“皇上驾到——”
内侍尖利高亢的唱喏声划破沉寂。
乾隆皇帝身着龙袍,龙行虎步,登上御座。
他深邃的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臣工,没有半分停顿,精准地落在了顾维桢的身上。
仿佛这满朝文武,他只看得到一人。
“顾维桢。”
声音不高,却带着天子独有的威严,在大殿中激起回响。
“臣在。”
顾维桢出列,跪倒在地,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多余。
“靖王府一案,你办得很好。”
乾隆的声音很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件寻常事。
“明察秋毫,断狱如神。”
八个字落下。
满朝文武,心中齐齐一凛。
这评价,太重了!重得能压垮一个人的脊梁。
“臣份内之事,不敢居功。”顾维桢的头颅依旧低垂,声音平稳得听不出波澜。
乾隆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意。
他身体微微前倾,这个细微的动作,让所有官员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朕,要赏你。”
“自今日起,朕特设‘京畿刑名总提调’一职,由你顾维桢,一人担任。”
此言一出,殿内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乾隆顿了顿,似乎很满意这种效果,继续说道:
“此职,不入三法司,不归六部管辖,专司京畿地区所有重大刑事案件。”
轰!
百官的脑中,仿佛有惊雷炸响。
和珅那张万年不变的笑脸,第一次出现了瞬间的僵硬。
大学士刘墉的眼中,则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乾隆的声音,第三次响起,如同最后的落槌之音。
“可持印,首接面圣奏事。”
这一次,大殿之内,死寂无声。
这哪里是官职?
这是皇帝赐下的一柄尚方宝剑!悬在京城所有权贵头顶的利剑!
“来人。”乾隆抬手。
大太监躬着身,双手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脚步轻盈地走到顾维桢面前。
托盘上,明黄色的绸缎之中,静静躺着一枚沉甸甸的纯铜官印。
西个篆字,古朴森然。
“总提调印”。
这枚印,不代表品阶。
它代表皇权特许。
“顾维桢,接印吧。”
“臣……领旨谢恩。”
顾维桢高举双手,接过那枚官印。
入手冰冷,沉重无比。
这一刻,他感觉到的不是无上的荣耀,而是压在双臂,乃至整个灵魂上的千钧重担。
早朝结束,百官鱼贯而出。
和珅肥胖的身躯从顾维桢身边经过,脚步停了半秒。
“顾大人,”他的声音温和得像三月的春风,“真是少年英才,圣眷正浓啊。”
他凑近一步,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
“只是,这京城的冬天,风硬得很。皇上给的袍子再暖,也得自己当心,别闪了腰。”
“谢和大人提点。”顾维桢微微躬身,不卑不亢。
和珅扯了扯嘴角,那笑容里没有半分暖意,转身离去。
“维桢!”
刘墉大步走来,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手上的力道几乎要将他拍个趔趄。
“好样的!朝堂就需要你这样的硬骨头!”
刑部尚书沈鉴之也走了过来,这位一向眼高于顶的老上司,此刻脸上竟带着几分复杂的郑重。
“顾总提调,恭喜了。”
他拱了拱手,姿态放得很平。
“日后刑部若有棘手之处,还望总提调大人,不吝援手。”
称呼,从“维桢”变成了“顾总提调”。
态度,从俯视变成了平视。
“沈尚书客气。”
不等顾维桢多言,一个身影兴奋地挤了过来,正是陆景和。
“顾大人!不!总提调大人!”他激动得满脸通红,“您真是太厉害了!下官……下官愿追随大人左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顾维桢看着眼前这张因激动而显得无比真挚的脸,心中那份因权谋而起的冰冷,稍稍融化了一丝。
他知道,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权力。
更是责任。
也意味着,他将彻底站在黑暗里那些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的对立面。
回到刑部,属于他的公房己经焕然一新,扩大了数倍。
顾维桢走到桌案前,将那枚“总提调印”轻轻放下。
“咚。”
铜印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沉闷的声响,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他的目光,越过这枚代表着滔天权柄的官印,落在了墙角。
那里,一张巨大的“逻辑沙盘”,静静伫立。
沙盘的最中心。
一枚冰冷的钢钉,死死钉穿了两个墨字。
赵渊。
(http://www.220book.com/book/TQG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