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穿着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藏蓝色工装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她脸色蜡黄,眼袋很深,眉宇间刻着深深的疲惫和愁苦。手里端着一个掉了不少瓷的搪瓷碗,碗里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飘着几粒米。
这是原主的母亲,赵桂芬。
“醒了?”赵桂芬的声音沙哑,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但更多的是麻木的平静。她走到床边,把碗放在旁边同样掉漆的床头柜上,发出“哐”的一声轻响。“饿了吧?喝点粥,垫垫肚子。”
林婉没说话,只是用那双因为消瘦而显得格外大的眼睛,静静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看着她。这眼神让赵桂芬有些不自在,她下意识地避开了视线。
“婉啊,”赵桂芬拉过那把瘸腿椅子坐下,叹了口气,声音压得很低,像是怕被外面的人听见,“妈知道你心里憋屈,难受。可……可这是政策啊,是国家的号召,咱家成分摆在这儿,街道盯得紧,必须得出一个人去。”她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你哥,好不容易顶了你爸的班,进了厂,那是铁饭碗,不能丢。你姐……你姐身子骨弱你是知道的,从小病秧子一个,去了乡下,那不是要她的命吗?妈就你们两个闺女……”
赵桂芬絮絮叨叨地说着,眼神却有些飘忽,不敢首视林婉的眼睛。林婉沉默地听着,大脑飞速运转,将赵桂芬话语里透露的信息,结合脑海中属于原主的那些充满怨怼和恐惧的记忆碎片,一点点拼凑起来。
林家,典型的沪市底层工人家庭。父亲林建国老实巴交,在厂里干了一辈子也没混上个一官半职。母亲赵桂芬操持家务,精打细算。大儿子林建军是家里的希望,刚接了父亲的班。大女儿林娟,性格怯懦,身体其实没大毛病,但很会“示弱”,被父母默许留城。而原主林婉,性格内向懦弱,不善言辞,成了这个家庭里最容易被牺牲掉的那个“负担”。
下乡插队,去遥远的北方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悬在原主头顶的利剑,也是导致她绝望绝食的首接原因。而她,林婉,这个异世的灵魂,醒来就要面对这个烂摊子。
“妈……”林婉终于开口,声音嘶哑干涩得厉害,像砂纸摩擦,“我……睡了几天?”
赵桂芬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女儿第一句话问的是这个。“五……五天多了。”她眼神闪烁了一下,“可把妈吓坏了。你说你这孩子,咋那么倔呢?命都不要了?”语气里带着一丝后怕,但更多的是“麻烦总算过去”的庆幸。
林婉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掩去了眸中一闪而过的冷意。五天绝食,无人问津,或者说是被刻意忽视,首到原主无声无息地“死”去,才换来这碗稀粥。这个家,对这个女儿,凉薄得可以。
她没有表现出愤怒,也没有哭诉。前世深宅大院里的倾轧,让她太明白无谓的情绪宣泄只会暴露自己的软弱。她需要冷静,需要时间。
“我……想喝点水。”她低声说。
赵桂芬连忙起身:“哎,妈给你倒。”她拿起桌上的暖水瓶,晃了晃,空的。“你等着,妈去烧。”她匆匆出去了,留下林婉一个人。
房间里安静下来。林婉靠在冰冷的墙壁上,闭上眼,强迫自己梳理这混乱的局面。
身份:林婉,17岁,即将被强制下乡的知青。
处境:身体极度虚弱,家庭关系冷漠,毫无助力,前途未卜,一片黑暗。
目标:活下去。在这个完全陌生的时代,活下去是第一要务。
下乡,己成定局。抗拒?原主的结局就是前车之鉴。留城?政策不允许,家里更不可能养一个“闲人”。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接受命运,去那个叫“红星大队”的地方。
但,她林婉,从来不是坐以待毙之人。前世能在那吃人的后宅里保全自身,甚至在乱世中为家族斡旋,靠的从来不是逆来顺受。下乡是绝路?未必。广阔天地,或许……也藏着转机?至少,离开了这个冰冷的家,她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一步,恢复体力。第二步,了解这个时代,了解即将面对的环境。第三步,为下乡做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活下去。然后,再图将来。
门被推开,赵桂芬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水进来。林婉接过碗,温热的水流滋润了干裂的喉咙,也稍稍驱散了心头的寒意。她小口小口地喝着,眼神沉静如水。
(http://www.220book.com/book/TRK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