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广州钦差行辕(琦善驻地)、虎门炮台
时间: 道光十九年八月至十二月(1839年9月-1841年1月)
林默等人的小船悄然驶离的同时,广州城内的钦差行辕,却是灯火通明,气氛诡异。
琦善端坐在主位,脸上带着志得意满的笑容,看着眼前傲慢的英国全权代表懿律(Gee Elliot)和义律(Charles Elliot)。经过数月的秘密谈判(琦善严禁任何人记录),他自认为己摸清了英人的底线,并找到了“平息事端”的“妙计”。
“尊敬的钦差阁下,” 懿律操着生硬的官话,语气带着施舍般的优越感,“大英帝国女王陛下的要求很简单:第一,赔偿被林则徐非法销毁的鸦片损失,总计一千二百万元(西班牙银元);第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第三,割让一处岛屿(如香港岛)给英国,作为商船停泊和货物存放之地;第西,两国官员平等往来,废除行商制度;第五,赔偿此次远征军费…”
琦善听得额头冷汗涔涔,但依旧强作镇定,赔笑道:“公使阁下,贵国要求…甚巨。割地一事,关乎大清疆土,实在…实在难以应允。赔款数额,也需再议…”
“难以应允?” 义律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琦善大人!别忘了,我大英帝国的舰队就停泊在穿鼻洋!只要我一声令下,虎门炮台顷刻间就会化为齑粉!贵国的皇帝陛下,想必也不希望看到战火烧到天津,烧到京师吧?”
赤裸裸的武力讹诈!琦善脸色发白,连忙摆手:“公使息怒!息怒!万事好商量!割地…割地确实为难…您看这样如何?香港岛…可以暂时借给贵国居住和泊船,但主权仍属大清?赔款…赔款数额,本钦差竭力向皇上争取六百万…不,八百万!如何?”
懿律和义律交换了一个眼神,嘴角露出轻蔑的笑意。他们知道琦善的软弱和清廷的恐惧,这正是漫天要价的好时机。
“借住?NO!” 懿律断然拒绝,“必须是永久割让!赔款,一千二百万,一个银元也不能少!否则,战争继续!后果自负!” 他作势欲起身。
“且慢!且慢!” 琦善慌了神,连忙阻拦,“容本钦差…再想想…再想想…” 他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厅内踱步。割让国土,这是滔天大罪!但若不答应,英舰炮轰虎门,甚至北上威胁京师,他琦善更是万死莫赎!最终,对自身权位的贪恋压倒了对国家利益的忠诚。
他停下脚步,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颓然道:“…香港一岛…可以…可以依贵国所请。赔款…一千二百万…本钦差…尽力向皇上陈情…但开放口岸、官员平等、废除行商等项…需…需再议…” 他试图在丧权辱国的条款中,保留最后一点可怜的“体面”。
懿律和义律相视一笑,知道核心利益己经到手。“很好!琦善大人果然深明大义!至于其他条款,我们可以写入初步的《穿鼻草约》中,待双方正式签字生效!为表诚意,我舰队可暂缓进攻虎门,但贵国必须立刻停止一切防御工事的修筑,拆除沿海炮台的火炮!” 他们步步紧逼,不仅要割地赔款,还要解除中国的武装!
琦善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声道:“拆!拆!本钦差立刻下令拆除!以示和谈诚意!”
就在琦善与英酋达成肮脏交易的几乎同一时间,虎门炮台,这座曾经见证了关天培殉国壮举的雄关,正经历着更深的屈辱。
新任的水师提督(关天培殉国后由琦善亲信接任)拿着琦善的亲笔手令,带着一队如狼似虎的督标亲兵,强令守军拆除火炮!
“弟兄们!不能拆啊!这是我们的炮!是我们的命根子!” 一位脸上带着刀疤的老把总跪在炮台前,抱着冰冷的炮管,老泪纵横,“关军门在天上看着呢!拆了炮,夷人的船就能首接开进珠江!广州就完了!”
“滚开!奉钦差大人钧令!拆除炮位,以示和谈诚意!谁敢抗命,军法从事!” 提督的亲兵队长厉声呵斥,一脚踹开老把总。
士兵们群情激愤,握着刀枪的手都在颤抖。他们亲眼目睹了水师兄弟的惨死,关军门的壮烈,如今却要亲手拆掉保卫家园的武器去讨好仇人?!
“我们不服!”
“去找琦善说理!”
“跟狗日的拼了!”
人群中爆发出压抑的怒吼!
“反了你们!” 提督脸色铁青,拔出腰刀,“弓箭手准备!再敢抗命,格杀勿论!”
冰冷的箭镞对准了曾经的袍泽。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一触即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苍老而悲怆的声音响起:“住手!都住手!”
只见威远炮台的守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将,颤巍巍地走了出来。他走到那门最大的八千斤巨炮旁,伸出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抚摸着炮身,如同抚摸自己的孩子。
“弟兄们…拆吧…” 老将的声音哽咽,泪水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滑落,“军令如山…我们…是兵…服从…是…天职…” 他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所有精气神,佝偻着背,对着关天培殉国的方向,缓缓跪了下去,重重磕了三个头:“军门…末将…对不起您啊!”
看到老将如此,所有的士兵都沉默了。悲愤、屈辱、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他们默默地松开握着武器的手,如同行尸走肉般,在亲兵的监视下,开始拆卸炮闩,卸下炮轮…曾经威风凛凛的炮口,无力地低垂下来,指向冰冷的大地。
虎门,这座南中国的海防要塞,在琦善的一纸乱命下,被拔掉了牙齿,敞开了胸膛。凛冽的江风吹过空荡荡的炮位,发出呜咽般的悲鸣,仿佛在为这个古老帝国的沉沦而哭泣。
而琦善,则正在行辕内,沾沾自喜地写着给道光皇帝的奏折,极尽粉饰之能事,称自己如何“苦心斡旋”,英夷如何“感念天恩”,己答应“乞和退兵”,只需朝廷承认《穿鼻草约》,割让香港,赔偿烟价,即可“永息兵戈”。他全然不知,自己打开的,是怎样一个灾难的潘多拉魔盒。
(http://www.220book.com/book/TTR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