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回归夜的灯火与家族的温度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7年12月26日的深圳,南山区别墅的客厅暖黄如昼。沈诗涵陷在沙发里,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还停留在香港回归庆典的重播画面——维多利亚港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成五星图案,她指尖划过屏幕,仿佛还能摸到那滚烫的喜悦。

“姐,我回来了!”沈薇趿着拖鞋从玄关进来,手里还攥着致一科技的门禁卡,25岁的她眉眼间带着熬夜的疲惫,却难掩兴奋,“园区的庆回归晚会刚结束,张瑛姐让我给你带了盒香港的杏仁饼,说是林婉仪总特意让人送来的。”

她是家里出了名的“鬼点子王”,白天在致一科技统筹行政,能把繁杂的报表理得清清楚楚,晚上回家却总爱往沈诗涵身边凑,分享些同事间的趣闻。此刻她窝进旁边的沙发,抓起块杏仁饼就往嘴里塞:“菲菲在厨房帮奶奶算账呢,说今天的菜钱超了预算,正跟爷爷讨价还价。”

***厨房果然热闹。奶奶沈露戴着老花镜,对着账本念叨:“清蒸石斑88块,白灼虾65块,这桌菜比上月的家宴贵了30块,肯定是你爷爷买酒多花了钱。”爷爷沈振南举着刚开封的米酒,笑着反驳:“今天是好日子,喝贵点的酒怎么了?我这酒是给回归庆功的,算‘爱国支出’。”

堂妹陈菲菲在一旁偷笑,手里的计算器噼里啪啦响:“奶奶,爷爷说得对,今天的菜钱致一科技报销,沈总(沈诗涵)刚发消息了,说‘家族聚餐也算企业文化建设’。”她在致一科技做人力资源,最会用“公司福利”安抚奶奶的“精打细算”。

沈诗涵走进厨房时,妈妈沈芳正往盘子里摆水果:“你爸刚从厦门打电话来,说他和小姑华硕夫人的投资集团,今天在香港签了个大项目,用的就是致新银行的贷款,45分钟就批下来了。”

爸爸陈铭文是厦门人,在老家经营投资集团,和嫁入华硕家族的小姑联手,把闽南的茶叶、海鲜卖到了东南亚。沈诗涵总说:“爸的投资哲学跟奶奶算账似的,稳当,不冒进。”

***“龚小京呢?让她早点下班过来啊。”爷爷突然想起什么,给米酒杯续满,“那丫头在夫子庙商业银行当柜员,天天站八个小时,肯定累坏了。”

龚小京是另一个堂妹,24岁,刚毕业一年,在南京夫子庙商业银行分行从基层做起。她爸爸是江苏省的领导,却从不让她搞特殊,说“得从柜台学起,知道老百姓存钱有多不容易”。

“她刚发消息,说在地铁上了。”沈诗涵看着手机,“还说给奶奶带了夫子庙的桂花糕,说您上次念叨想吃。”

奶奶立刻笑了:“这孩子,比你爸还贴心。”她放下账本,从柜子里翻出个红绸包裹的盒子,“对了,给你们看个宝贝。”

盒子里是几本线装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墨菲定律》,最下面还有本泛黄的《旧唐书》。奶奶翻开《旧唐书》,指着某一页:“咱们家是武则天的后裔,这书是祖上传下来的,说‘治家跟治国一样,得有谋略,还得懂人心’。”

沈薇凑过去,指着《三十六计》里的“瞒天过海”:“这招我上周刚用过,假装给员工发福利,其实是测试谁会虚报开销,一下子揪出三个浑水摸鱼的。”

爷爷敲了敲她的脑袋:“小丫头片子,用在正途上还行,别总耍小聪明。”

***晚上八点,龚小京终于到了。她穿着银行的制服裙,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提着个食盒,刚进门就给奶奶鞠躬:“奶奶,桂花糕来了,热乎的。”

“快坐快坐,累坏了吧?”奶奶拉着她的手,往她碗里夹虾,“你爸说你在银行练点钞,手都磨出茧子了,要不跟你姐说说,去致新银行当个经理?”

龚小京摇摇头,笑得腼腆却坚定:“奶奶,我想自己干。从柜台到客户经理,再到行长,一步一步来,就像沈学姐(沈诗涵)当年创业似的,踏实。”

这话让沈诗涵心里一动。她想起自己24岁时,在杭州的居民楼里敲代码,也曾被人说“女孩子家折腾啥”,但正是那份“一步一步来”的执拗,才有了后来的致一科技。

***夜里十点,全家人围坐在客厅看回归重播。当国旗在维多利亚港升起时,爷爷突然站起来,举着米酒杯:“我这辈子,就盼着这一天!咱们的企业能去香港做生意,咱们的书能教孩子谋略,咱们的丫头们能自己闯天下——这才是真的‘家和国兴’!”

大家纷纷举杯,米酒的醇香混着桂花糕的甜,在空气里弥漫。沈薇突然指着电视里的致一科技广告牌:“姐,你看!咱们的启明星辰系统广告,在香港的大屏幕上播呢!”

屏幕上,“致一科技 助力中资出海”的字样格外醒目,背景是巴拿马运河的港口、迈阿密的科技园、北大的图书馆……那些沈诗涵和家人们一起奋斗过的地方,此刻都成了回归夜最美的注脚。

***深夜,龚小京要回宿舍,沈诗涵开车送她。车窗外,深圳的夜景流光溢彩,龚小京突然说:“姐,我读你写的《女性不被定义》,里面说‘身份是枷锁,本事是钥匙’,我现在信了。”

沈诗涵笑了:“等你当上行长那天,我把祖上传的《孙子兵法》送你,说不准能用在银行管理上。”

“真的?”龚小京眼睛亮了,“那我得快点进步,争取三年内当上行长!”

车在地铁站停下,龚小京下车时,回头挥了挥手:“姐,明天见!我带你们去吃夫子庙的鸭血粉丝汤!”

沈诗涵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突然觉得,回归的意义不止于领土的完整,更在于每个普通人——无论是银行柜员,还是科技公司的创始人,都能在时代的浪潮里,有底气、有尊严地活着,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想要的未来。

回到家时,客厅的灯还亮着。奶奶在给线装书换红绸,爷爷在给米酒坛封口,沈薇和陈菲菲在收拾餐桌,妈妈在给爸爸发消息——一切都那么寻常,却又那么安稳。

沈诗涵拿起那本《旧唐书》,指尖划过“武则天”的列传,突然明白:祖上传下来的,从来不是冰冷的书籍,而是“不认输、敢闯荡”的精气神。就像今晚的维多利亚港,灯火璀璨,而每个奋斗着的中国人,都是那灯火里,最亮的星。

(第三十六章 完)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九七红妆致一风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