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2章 四合院的灯光与两代投资思维的共鸣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98年5月12日的北京,后海的西合院沉浸在暮色里。沈雨彤坐在书房的梨花木书桌前,指尖划过笔记本电脑上的股市K线图,屏幕右下角的账户余额停留在“88亿”——这个数字,是她用888万本金,在两个月内创造的奇迹。26岁的她,身着素雅的旗袍,眉宇间既有武汉姑娘的灵秀,亦透着北大金融博士的沉静,作为沈诗涵的亲表姐妹,她的投资天赋仿佛是血脉里的传承。

“雨彤,诗涵姐的电话。”未婚夫雷军端着花茶走进来,他刚结束金山公司的视频会议,身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这位从小与沈雨彤一同长大的“自带系统”型天才,用两年读完人大本科,三年拿下北大硕士,如今在金山兼职总经理,手里握着40多亿现金,却总说“在雨彤的88亿面前,我这点钱算零花钱”。

沈雨彤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沈诗涵的笑声:“听说我的‘第二名女版巴菲特’诞生了?朝阳区的500平房子我让人装修好了,明天让雷军陪你去看看,缺什么首接让人添置。”

她脸颊微红:“姐,我这都是学你的方法——你在《投资学与计算机思维》里写的‘趋势预判模型’,我用在股市里试了试,没想到这么管用。”

沈诗涵在那头轻叹:“不是方法管用,是你看懂了‘方法背后的逻辑’。我让助理把致一资本的旧档案寄给你,里面有我早年的失败案例,比成功经验更值钱。”

***挂了电话,沈雨彤翻开桌上的《证券分析》,书页里夹着她妈妈沈兰(沈诗涵妈妈沈芳的亲妹妹)的字条:“你表姐19岁在深圳摆地摊,28岁掌管4579亿资产,靠的不是运气,是‘不贪、不慌、不盲从’。”这位嫁在武汉的母亲,总把沈诗涵的故事当教材,却从不让女儿“复制成功”,只说“学她的骨头,别学她的皮毛”。

雷军凑过来看她的投资笔记,上面密密麻麻记着“5月6日:抛掉科技股,规避纳斯达克波动”“5月10日:重仓港口股,预判巴拿马运河货运量增长”——这些决策,与沈诗涵在致一资本的操作轨迹惊人地相似,却又带着年轻人的锐气。

“你这88亿,比我在金山三年赚的还多。”雷军笑着说,“上周去北大讲课,教授们都在传‘沈雨彤的模型比华尔街的还准’,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内幕’。”

沈雨彤摇头,指着笔记里的公式:“哪有内幕?不过是把表姐的‘宏观政策解读’和你的‘计算机算法’结合了——你编的趋势预测程序,帮我把风险概率降到了0.3%。”她想起两个月前入市时的忐忑,888万是她博士毕业的奖学金和雷军“赞助”的启动资金,当时想的是“赔了就当交学费”,却没想过会滚成88亿。

***晚上八点,西合院的门被推开,沈诗涵的助理送来一个红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是致一资本的早期投资报告,最上面的1992年版写着:“投资如行船,看天(政策)、看水(市场)、看舵(团队),三者缺一不可翻船。”旁边贴着沈诗涵的便签:“雨彤,88亿是里程碑,不是终点。注册公司前,先想清楚‘要做什么样的舵手’。”

雷军帮着整理文件,突然指着一份报告:“你看,表姐1995年投互联网企业时,特意标注‘不追风口,追刚需’,你这次重仓的港口股,不就是‘刚需’吗?”

沈雨彤心头一动。她总说“继承表姐的思维”,此刻才明白,真正的继承不是模仿操作,是吃透“投资的本质是服务需求”——港口股的上涨,源于香港回归后货运量的激增;科技股的规避,因为纳斯达克的泡沫初现,这些都不是“运气”,是对“刚需”的精准把握。

***晚上九点,沈雨彤在电脑上填写“彤云投资有限公司”的注册申请。经营范围一栏,她犹豫再三,最终删掉“短线交易”,只留下“战略投资、产业赋能、公益基金”——这是沈诗涵给她的建议:“赚快钱容易,守久业难,投资公司要像西合院,根基稳了才能代代传。”

雷军给她泡了杯武汉的碧潭飘雪:“我让金山的法务团队帮你审合同,注册资金不够的话,我那40亿随时能转过来。”他看着沈雨彤认真的侧脸,想起两人在武汉粮道街的童年——她总拿着算珠算“小卖部的营收”,他总拆了收音机研究“怎么让喇叭更响”,那时谁能想到,三十年后,一个成了“88亿女股神”,一个成了“40亿现金持有者”。

“注册资金够了。”沈雨彤笑着说,“我留了8亿做流动资金,剩下的80亿全投实业——武汉的光谷需要芯片工厂,我想和你的金山合作,你出技术,我出钱,咱们在家乡建个‘产学研基地’。”

雷军眼睛亮了:“我正想跟你说这事!北大的导师说,武汉的光电子产业基础好,就是缺资金和技术整合,咱们的基地要是建起来,能带动上千家小企业。”

***晚上十点,沈诗涵的视频电话打了进来。屏幕里,她站在迈阿密科技园区的露台上:“听说你要注册公司,名字叫‘彤云’?不错,‘彤’是你的名字,‘云’是互联网的意象,既有根,又有翅膀。”

“姐,我想把80%的资金投武汉。”沈雨彤说,“我妈总说‘家乡的光谷像个没长大的孩子’,我想帮它长快点。”

沈诗涵笑着点头:“我让致新银行武汉分行给你留额度,需要多少贷款随时说。对了,你注册公司那天,我让爸妈和你妈从武汉飞过来,咱们在西合院办个简单的仪式,就像当年我开致一科技时那样。”

挂了电话,沈雨彤走到窗前,看着后海的灯笼渐次亮起。雷军从身后抱住她:“明天去看房子吗?500平够不够?不够我再给你买一套当办公室。”

她笑着摇头:“房子够住就行,我更想早点把‘彤云投资’的牌子挂起来。”她想起表姐书房里的字——“投资的终极意义,是让钱流向需要它的地方”,此刻,武汉光谷的工厂、北大的实验室、金山的研发团队,都在她的脑海里清晰起来,那些地方,才是88亿真正该去的方向。

***深夜,沈雨彤在投资笔记的最后一页写道:“88亿的数字会褪色,但‘让家乡更好’的念头不会。注册公司不是为了‘成为第二个沈诗涵’,是为了‘成为第一个沈雨彤’——用武汉姑娘的方式,做扎实的投资,守温暖的业。”

雷军帮她合上笔记本,灯光下,两人的影子落在西合院的青砖上,像小时候在粮道街的石板路上追逐的模样。那时他们说“长大了要让武汉变厉害”,如今,这个愿望正随着88亿的资本、40亿的技术储备,一点点照进现实。

第二天一早,沈雨彤收到沈诗涵的短信:“注册公司的章程我看了,‘不做短线投机’那一条写得好。记住,真正的‘女版巴菲特’,从来不是‘赚得多’,是‘赚得值’。”

她回复:“知道了姐,等公司开业,给你留第一份投资份额——武汉光谷的芯片项目,稳赚,更值钱。”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时,阳光正透过西合院的窗棂,照在“彤云投资”的注册申请表上,也照亮了两个年轻人眼里的光——那是继承的力量,更是新生的希望。

(第五十二章 完)

穿越神探夏洛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