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2章 科技园的晨光与无人机翅膀上的自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章节无错乱精修!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九七红妆致一风云最新章节随便看!

2005年6月29日的深圳,南山区互联网科技园区的梧桐树叶在晨光里摇晃。80后年轻人汪滔背着双肩包,站在园区入口的石碑前,指尖划过“1995年奠基”的刻字。这位北大硕士毕业刚两年的创业者,身后跟着大疆无人机团队的三个伙伴,每个人手里都攥着份皱巴巴的商业计划书——里面画着六旋翼无人机的草图,电池续航数据旁标注着“目标:突破30分钟”。

“表叔说,当年他就是在这栋楼里拿到第一笔投资的。”团队里的机械工程师李响指着园区C座,“现在身家几十亿,上周还在新闻里说‘沈诗涵女士的不干涉政策,比钱更值钱’。”

汪滔的目光落在园区导览图上:五星级酒店的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旁边的“梦想基金”申请处排着队,公告栏上写着“单笔最高500万,无需抵押,仅需说明‘你的无人机想飞向哪里’”。他想起三个月前,团队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测试无人机,螺旋桨失控撞碎了房东的玻璃,是表叔打来了2万块应急,说“去科技园试试,那里的人懂‘失败是成本的一部分’”。

***上午九点,西人走进梦想基金办公室。穿白衬衫的专员笑着递过申请表,墙上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成功案例”:1998年入驻的转转团队,如今市值35亿;2000年拿到投资的华顾通讯,己是3G手机领域的龙头。最显眼的位置挂着沈诗涵的照片,35岁的她穿着致一科技工作服,下面的标语写着:“投资不是给笼子,是给天空”。

“你们的无人机,核心优势是什么?”专员翻看着计划书。

汪滔调出测试视频:无人机在暴雨中平稳悬停,镜头传回的画面清晰无抖动。“我们自主研发了‘姿态传感器’,抗风等级达到8级,比进口的大疆(注:此处为团队初期对标产品)还稳。”他的声音带着紧张,却难掩自信,“缺点是电池成本高,量产需要资金建生产线。”

专员指着视频里的缺陷:“螺旋桨噪音太大,民用市场接受度会低。”

“我们有解决方案!”李响掏出新设计图,“改用碳纤维材质,重量减轻40%,噪音能降60%,但需要进口设备,这也是我们来申请基金的原因。”

***上午十点,表叔张远突然出现在办公室门口。这位身家数十亿的富豪穿着休闲装,手里把玩着最新款华顾手机:“听说我的大侄子来闯科技园了?”他拍着汪滔的肩膀,“当年我申请基金时,沈诗涵女士的助理问了我三个问题:‘你的项目能解决什么问题?’‘失败了打算怎么重来?’‘成功了想带动多少人就业?’今天我也考考你们。”

汪滔深吸一口气:“第一,无人机能代替人去危险的地方,比如高压线巡检、地震搜救;第二,失败了就拆解零件卖钱,再攒钱研发;第三,量产後建三条生产线,能雇200个工人,优先招像我们一样的应届毕业生。”

张远点点头,看向专员:“这回答比我当年强。我那时只想着‘赚多少钱’,他们想到了‘解决多少问题’——这就是沈总说的‘科技的温度’。”他转头对汪滔说,“腾讯的马总(马华腾)上周还来园区,说想采购无人机做地图测绘,你们要是能成,我帮你们牵线。”

***上午十一点,团队坐在园区的星畅咖啡店里,等待基金的审核结果。窗外,五星级酒店的大厨正带着学徒采购有机蔬菜——园区规定,入驻企业的员工可凭工牌在酒店餐厅享受半价午餐,这是1995年建园时就定下的福利,为的是“让创业者不用为柴米油盐分心”。

“表叔说,沈诗涵女士从不参加被投企业的董事会。”软件工程师赵琳啃着有机面包,“她的投资协议里只有一条硬规定:‘每年拿出5%的利润投入研发’,其他的全由团队自己定。不像有些资本,投了钱就派财务总监、市场总监,把公司变成傀儡。”

汪滔想起表叔书房里的《致一资本投资手册》,扉页上有沈诗涵的签名:“好的项目像种子,你给它土壤和阳光就够了,别总想着看看长没长根。”他摸出手机,给远在北大的导师发消息:“我们在科技园,这里的空气里都是‘允许试错’的味道。”

***中午十二点,梦想基金的短信来了:“恭喜大疆团队,500万投资己获批,附带条件:1. 保留核心技术决策权;2. 优先采购园区内企业的电池与传感器。”

西人在咖啡店里跳起来,引来邻桌创业者的掌声。张远笑着说:“走,我请你们去酒店吃午餐,五星级大厨做的粤菜,比城中村的快餐有营养——创业也要有好身体。”

餐厅的落地窗外,一架民航客机从头顶飞过。汪滔望着天空,突然想起沈诗涵在一次演讲里说的话:“深圳的厉害之处,不是有多少高楼,是有多少人敢‘仰望星空时,手里握着造火箭的图纸’。”

***下午两点,团队在园区租下50平的办公室。墙上的白板立刻被无人机草图填满,李响在“量产时间表”上圈出2006年3月:“用梦想基金的钱买设备,春节前就能出样机。”赵琳则在查园区的配套服务:“星畅的物流能发航空件,致新银行有‘研发贷’,连法律顾问都是致一科技的合作律所,收费打五折。”

汪滔站在窗前,看着腾讯大厦与致一科技总部隔街相望。表叔说,马华腾当年也在这栋楼里办公,沈诗涵给的第一笔投资只有50万,却允许他“花三年时间打磨产品,不用急着盈利”。如今,腾讯的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大疆的无人机还在图纸上,但汪滔突然觉得,成功的距离并不遥远——因为这里的规则简单而坚定:你负责飞翔,有人负责托举。

***傍晚,夕阳为园区镀上金边。汪滔团队的无人机在空地上进行首次试飞,碳纤维螺旋桨转动的声音轻快得像音乐。表叔用华顾3G手机录下视频,发给沈诗涵的助理:“又一群年轻人想飞了,科技园的风,正好适合他们。”

助理很快回复:“沈总说,‘给他们对接致一科技的传感器实验室,需要什么技术支持,随时开口’。”

无人机越飞越高,镜头里的科技园渐渐变成缩小的模型——五星级酒店、梦想基金办公室、腾讯与致一的大楼,都在暮色里闪烁着。汪滔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就像1995年科技园奠基时埋下的时间胶囊,里面装着“让中国科技走向世界”的愿望,如今,正通过他们的无人机翅膀,一点点飞向现实。

(第六十三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九七红妆致一风云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