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26日的杭州,互联网科技园区的路灯在暮色中次第亮起。1997年奠基的园区里,垂柳拂过人工湖,倒映着致一科技浙江分公司的玻璃幕墙——那里的3G信号塔正传输着数据,与深圳总部的服务器实时同步。园区深处的发电别墅区,马云家的中式别墅透着暖光,飞檐下的太阳能灯笼亮得恰到好处,既保留着江南民居的韵味,又藏着现代科技的便捷。
“张瑛姐,商会的季度报表整理好了。”女性商会联盟的秘书通过3G视频汇报,屏幕里的文件显示着五个分部的活动数据:上海的“女性创投沙龙”、广州的“供应链对接会”、杭州的“传统企业数字化论坛”,参与企业总数突破800家。
张瑛坐在红木书桌前,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分红明细——这是她作为致一资本早期合伙人的年度收益,数字相当于马云两三年的工资奖金总和。“把杭州分部的‘老字号数字化’案例单独列出来,”她轻声说,“下周邀请胡庆余堂的女掌柜来分享,让更多传统企业看到科技的价值。”
别墅的庭院里,马云正调试太阳能路灯的光感系统。1997年,他带着团队在园区租了间15平的办公室,靠致一资本的第一笔融资开发电商平台;2000年第二轮天使投资到账时,沈诗涵只说了句“按你们的节奏来,致一不做‘催熟的资本’”,这份信任让他得以用三年时间打磨用户体验,而非急着盈利。
“老马,商会的姐妹们想参观阿里巴巴的智能仓库。”张瑛推开落地窗,晚风带着桂花香飘进来,“她们说,想看看当年那个在园区吃泡面的团队,现在怎么让机器人分拣包裹的。”
马云笑着关掉路灯的调试模式:“让她们下周三来,正好展示新上线的‘3G订单系统’,买家在手机上下单,仓库的机器人10分钟就能备货,比传统物流快5倍。”他想起1997年第一次见沈诗涵,她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却能精准指出他计划书里的三个漏洞:“物流成本过高、支付信任缺失、用户体验粗糙——后来我们花了八年时间,一个个解决,靠的就是她那句‘慢慢来,才能走得稳’。”
***晚上八点,马云的手机收到沈诗涵的消息:“听说你们的智能仓库用了致一科技的物联网芯片?下周我去杭州,想实地看看。”
“欢迎来当‘质检官’,”马云回复,“当年您说‘电商的核心是信任’,我们现在的‘芝麻信用’系统,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九七红妆致一风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就是按这个思路做的,3G网络能实时更新用户信用分,比传统征信快24小时。”
张瑛凑过来看消息,想起女性商会联盟里的故事:有位做丝绸的女老板,当年靠致新银行的“巾帼贷”起步,如今用阿里巴巴的跨境平台把丝巾卖到了欧洲,“她说最感谢的不是钱,是沈诗涵让她知道‘女性创业,不必向谁证明什么’”。
***晚上九点,园区的夜灯亮成一片星海。马云夫妇在庭院里散步,太阳能灯笼的电池板吸收了一天的阳光,此刻正安静地释放能量。“你还记得1997年园区的样子吗?”张瑛问,“只有两栋楼,食堂的菜里总带着沙子,现在连路灯都能自己发电了。”
“记得更清楚的是沈诗涵的话,”马云望着致一科技浙江分公司的方向,“她在融资协议里加了条‘特殊条款’:如果团队连续三年盈利,就把10%的股份分给员工。现在阿里的老员工,不少人靠这个在杭州买了房,这比单纯的高薪更能留住人。”
张瑛想起自己管理的家族信托基金,里面有一大部分是当年沈诗涵“强塞”给她的星畅食品股份:“那时您说‘女性要经济独立,不是口号,是手里有选择权’,现在看来,您不仅给了创业者选择权,也给了我们这些‘创业者家属’安全感。”
***深夜,别墅的太阳能系统自动切换到“节能模式”,除了书房的灯,其他区域的电源都己关闭。马云在修改下周的演讲提纲,标题是《从15平办公室到智能园区:信任比资本更珍贵》,里面特意提到1997年的那个细节:沈诗涵在签投资协议时,额外加了页纸,上面写着“致一资本承诺,永不干预阿里巴巴的运营决策,除非团队主动求助”。
张瑛端来星畅的有机牛奶,放在书桌的无线充电板上。灯光下,马云的鬓角己有了白发,但眼里的光和1997年一样亮。“明天商会有个00后创业者分享会,”她轻声说,“她们都把您和沈总当成偶像,说‘想成为既能搞事业,又能守生活的人’。”
马云笑了,合上笔记本:“这才是最好的传承——不是学我们怎么做电商,是学我们怎么在快时代里,守住慢的智慧。就像这太阳能别墅,吸收阳光时慢慢来,释放能量时稳稳来,才能长久。”
窗外的园区静悄悄的,只有3G信号塔的指示灯在规律闪烁,像在为每个追梦的人,默默计数着时间的价值。
(第六十三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