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16日的暮色,像一层薄纱,轻轻盖在阿深市南山区别墅的庭院里。香樟树的叶子在晚风中沙沙作响,混着厨房飘来的糖醋排骨香气,把整个院子都浸得暖暖的。
沈诗涵刚从致一科技回来,换下西装,穿上米白色的居家服,正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翻一本旧相册。妹妹沈薇端着两杯热牛奶走过来,往她身边一坐,指着照片里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姐,你看你小时候,把我新买的裙子当抹布用,还说是在‘做实验’。”
沈诗涵笑着拍了她一下:“那不是想试试布料的吸水性吗?谁让你非要抢我的显微镜。”
沈薇吐了吐舌头,眼睛瞟向门口:“堂舅舅他们快到了吧?华腾哥这次来,肯定要被奶奶念叨。”
“念叨也是为他好。”沈诗涵合上相册,“他能主动申请梦想基金,就比以前强多了。”
正说着,门铃响了。张姨笑着去开门,马陈术和舅妈带着马华腾走了进来。马华腾穿着件干净的白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手里提着个果篮,见了沈诗涵,有点不好意思地喊了声:“姐。”
“来了?”沈诗涵起身,目光在他脸上停顿了两秒。这阵子没见,小伙子黑了点,瘦了点,但眼神里的怯懦少了,多了点踏实的光。
“快坐快坐。”奶奶沈露从厨房探出头,手里还拿着锅铲,“华腾啊,听说你拿到那个什么基金了?不错不错,有你姐当年的劲儿!”
爷爷端着刚酿好的青梅酒从书房出来,看见马华腾,眼睛一亮:“来,陪爷爷喝两杯?”
“爷爷,他还得开车呢。”舅妈笑着拦住,“下次吧,等他项目做出成绩,让他敬您三大杯。”
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往餐厅走。餐桌上己经摆满了菜:张姨拿手的糖醋排骨,奶奶炖的老火靓汤,还有沈薇特意给马华腾点的可乐鸡翅——知道他小时候最爱吃这个。
落座时,马华腾被安排在沈诗涵旁边。他有点坐立不安,手里的筷子动了半天,也没夹起一块排骨。
“别紧张,都是自家人。”沈诗涵给他夹了块鸡翅,“听说你们的软件加了新功能?”
马华腾愣了一下,没想到她会主动问起,连忙点头:“嗯,加了语音消息和离线存储,林溪说……林溪觉得这样更方便用户。”提到林溪,他的耳根有点红。
“林溪那姑娘不错。”舅妈笑着说,“上周我去广州,她妈妈还跟我说,华腾这小子,现在天天跟打了鸡血似的,凌晨才从园区回来。”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但也不能熬坏了身子。”马陈术放下筷子,语气带着点严肃,“园区不是有955工作制吗?怎么还天天熬夜?”
“不是被逼的,是自己想做。”马华腾赶紧解释,“代码出了问题,不解决睡不着。”
沈诗涵看着他,突然开口:“华腾,你觉得这阵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马华腾放下筷子,认真想了想:“以前总觉得,写好代码就行了,现在才知道,光有技术不行,还得懂用户,懂市场。上次去网吧调研,有个大叔说,他儿子在外地打工,就想能随时看看孩子,我们才加了‘语音消息’功能……”
他说着说着,话就多了起来,从怎么说服网吧老板让他们测试软件,到怎么跟张志东为了一个功能吵得面红耳赤,再到林溪的爸爸教他怎么算成本、控预算,眼里的光越来越亮。
沈诗涵静静听着,没插嘴。她知道,这些“琐碎”的经历,比任何道理都管用——就像她当年跑遍深圳的大小写字楼,才知道客户真正需要的不是复杂的技术,是简单易用的产品。
“姐,我知道以前……我有点眼高手低。”马华腾说完,有点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总觉得您不帮我,是偏心。现在才明白,您是想让我自己摔一摔,知道疼。”
餐厅里安静了几秒,奶奶笑着给她夹了块排骨:“这孩子,总算长大了。”
马陈术看着儿子,眼里的欣慰藏不住:“诗涵,你得多指点指点他。”
“指点谈不上。”沈诗涵放下筷子,目光转向马华腾,语气认真起来,“我给你提个条件。”
马华腾抬起头,眼里带着点紧张,又有点期待。
“从今天起,好好做你的项目。”沈诗涵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一年内,要是能做到十万活跃用户,商业模式跑通,不用你找我,致一资本给你投1200万,只占22%的股份,不派任何人干涉你的运营。”
马华腾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要是做不到呢?”沈诗涵看着他,语气里带着点不容置疑的严厉,“或者中途放弃了,那也简单——回家,老老实实找份工作,别再折腾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每天按时上下班,周末陪你爸妈逛公园,也挺好。”
她顿了顿,补充道:“你小时候想要什么,我都尽量满足你。但现在不一样了,社会不是游乐场,没人会一首顺着你。这次的梦想基金,是让你试错的机会;一年后的投资,是对你能力的认可。中间的坎儿,得你自己迈过去。”
马华腾的手指紧紧攥着筷子,指节都发白了。他想起自己被代码折磨得想砸电脑的夜晚,想起林溪陪他在园区食堂吃泡面的日子,想起那些被网吧老板赶出来的窘迫……这些“亏”,这些“难”,像一块块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却也让他站得更稳了。
“我答应你。”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沈诗涵,“一年后,不用十万用户,我给你搞到五十万!”
“好!”爷爷在旁边拍了下桌子,笑得胡子都来了,“这才是我们马家的小子!来,爷爷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舅妈赶紧给马华腾倒了杯果汁,眼里闪着泪光。马陈术看着儿子,悄悄松了口气,对沈诗涵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
家宴的气氛变得更热络了。沈薇凑到沈诗涵耳边,小声说:“姐,你这招‘激将法’,跟爷爷学的吧?”
沈诗涵笑着捏了捏她的脸:“学着点,以后管投资部用得上。”
饭后,马华腾帮着张姨收拾碗筷,动作虽然有点笨拙,却很认真。沈诗涵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沈薇走过来,指着窗外:“你看,他跟林溪发消息呢,嘴角都没下来过。”
沈诗涵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马华腾正站在庭院的路灯下,低着头看手机,脸上带着点傻气的笑。月光落在他身上,把影子拉得很长。
“林溪那姑娘不错,懂事,也有眼光。”沈诗涵轻声说,“上次她爸爸跟我打电话,说华腾这小子,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知道疼人了,也知道担责任了。”
“那当然,也不看是谁的堂弟。”沈薇得意地扬了扬下巴。
送走马陈术一家时,马华腾特意走到沈诗涵面前,认真地说:“姐,谢谢你。”
“谢我干什么?”沈诗涵笑了,“该谢的是你自己。愿意站起来,比什么都强。”
看着他们的车消失在夜色里,张姨笑着说:“这孩子,总算长大了。”
沈诗涵没说话,只是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亮。今晚的月亮很圆,照亮了别墅的屋顶,也照亮了远处致一创业园区的方向——那里,还有无数个像马华腾一样的年轻人,在为自己的梦想熬夜、打拼。
她想起自己写的小说里,林夏在3G时代第一次用手机登录QQ,收到了一条来自陌生人的消息:“你好,这个世界。”
或许,每个时代的创业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世界说“你好”。而她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说这句话的舞台,然后,安静地看着他们,慢慢绽放。
回到客厅,奶奶正和沈薇算着下个月的家用,爷爷在给花浇水,张姨在厨房哼着小曲收拾残局。沈诗涵走到书桌前,翻开笔记本,在“致一资本年度计划”下面,添了一行字:“关注即时通讯赛道,马华腾团队,一年后评估。”
窗外的风还在吹,香樟树的叶子沙沙作响,像在为这个夜晚的承诺,轻轻伴奏。
(第八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