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3月8日的夜色,带着初春特有的,漫过南山区致一创业孵化园区的玻璃幕墙。马云站在宿舍楼下的梧桐树下,看着刚挂断的电话,忍不住对着夜空挥了挥拳——蔡崇信刚才在电话里说,他己经辞掉华尔街的工作,下周就带全家来深圳。
“马哥,成了?”团队里的小周跑过来,手里还攥着刚打印好的“十八罗汉”名单,上面己经有了六个名字。
“成了!”马云笑得眼角堆起细纹,指着园区深处亮着灯的那片建筑,“知道崇信最担心什么吗?他女儿刚上幼儿园,怕来深圳没人带。我跟他说,咱们园区里就有幼儿园,还有小学,下个月就开园,老师都是从市里重点学校挖来的。”
小周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片建筑的外墙上,“致一育才园”几个字在灯光下闪着柔和的光。下午他去申请宿舍时,王叔特意带他去参观了——教室宽敞明亮,玩具区摆着最新的积木,连午休的小床都铺着卡通床单。
“还有更神的呢。”马云压低声音,眼里闪着兴奋,“宿舍和人才公寓,都装了太阳能板!刚才行政部的人说,不管是买还是租,每个月发的电用不完,就能并入电网,领发电收益。崇信他太太是学环境科学的,一听这个,比崇信还积极!”
他想起自己第一次在园区看到太阳能板时的惊讶。那些深蓝色的板子安静地铺在楼顶,白天吸收阳光,晚上就变成源源不断的电力,不仅够园区自用,多余的还能输给城市电网。沈诗涵说:“创业者不仅要赚今天的钱,还要想明天的事——环保和盈利,从来不矛盾。”
这话,他现在懂了。
***晚上九点,园区的自助餐厅还热闹着。几个带孩子的创业者正带着娃在儿童区玩,厨房里飘出馄饨的香气——今天是妇女节,张姨特意加了夜宵,说要让女同胞们吃点热乎的。
马云端着两碗馄饨,往蔡崇信预留的宿舍走。路过研发区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坐在电脑前,背挺得笔首,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
是马华腾。
他身边坐着个姑娘,扎着马尾,正拿着笔记本记着什么,偶尔抬头对他笑一笑,眼睛弯得像月牙。马云认得她——前几天在园区的咖啡厅见过,听说是广州一家制造业企业的千金,叫林溪,性格开朗,跟谁都能聊上几句。
“华腾,也来吃点?”马云走过去,把其中一碗馄饨放在他桌上。
马华腾抬头,脸上有点不自然,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林溪笑着接过馄饨:“谢谢马哥!我们刚调试完新功能,正饿呢。”
马云看着屏幕上的社交软件界面,比上次见时精致了不少,用户头像旁边多了个小喇叭图标。“这是……新功能?”
“嗯,消息提示。”马华腾的声音有点低,“林溪说,加个动画效果会更吸引人。”
林溪吐了吐舌头:“我是外行,瞎出主意。”她看向马云,“马哥,你们团队申请的幼儿园名额批下来了吗?我今天去帮行政部整理名单,好像看到了。”
“批了!下个月就能入园。”马云笑得开心,“说起来,华腾,你们的项目……考虑得怎么样了?”
马华腾的手指顿了顿,没说话。林溪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柔声说:“其实我们今天来,就是想提交梦想基金申请的。”
马云有点惊讶,看向马华腾。
年轻人的耳根有点红,低声说:“不是靠关系,是……确实快发不出工资了。”
林溪接过话头,语气坦诚:“前阵子我们在QQ上聊天——哦,就是他们做的这个软件,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就加了他好友。聊着聊着才知道,他是沈总的堂弟。我跟他说,诗涵姐不是不帮你,是想让你自己闯闯。”
她看向马华腾,眼里带着温柔的鼓励:“就像我爸常说的,做生意哪有不碰壁的?我家工厂刚起步时,我妈带着样品跑遍全国,被人赶出来好几次呢。现在遇到点困难就退缩,那以后怎么成大事?”
马华腾的手指在键盘上敲了敲,像是下定了决心:“申请材料我们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就交给王叔。”
马云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突然想起自己刚申请投资时的忐忑。他拍了拍马华腾的肩膀:“这就对了。沈总常说,能屈能伸,才是真本事。”
***夜里十点,沈诗涵收到王叔发来的消息:“马华腾团队提交了梦想基金申请,材料很完整。”后面还附了张照片——马华腾和林溪站在园区的“梦想基金申请处”门口,年轻人的脸上带着点紧张,却透着股豁出去的认真。
沈诗涵看着照片,嘴角忍不住弯了弯。她想起下午林溪的母亲——那位广州制造业的女老板打来的电话,语气爽朗:“诗涵,那小子跟我家溪溪处对象呢,你可得多‘敲打敲打’他,别让他仗着是你堂弟就偷懒。”
原来如此。她笑着回复王叔:“按流程走,该审核审核,别特殊对待。”
放下手机,她走到窗边,看着园区里的太阳能板在月光下泛着微光。技术部的同事说,这些板子每天发的电,除了供园区自用,还能给附近的小区输送2000度电,每个月的收益,足够覆盖宿舍的物业费。
“沈总,这是太阳能项目的月度报告。”陈小雨敲门进来,递过一份文件,“公寓和人才房的入住率己经到80%了,住户都说,每个月收到发电收益时,比发工资还开心。”
沈诗涵翻着报告,目光落在“电网并入协议”上。这份协议签了三个月,从最初的小心翼翼试点,到现在稳定输送电力,背后是团队无数次的调试。就像创业者的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杭州园区的太阳能板,要比深圳的功率更大。”她在报告上批注,“还要加个‘亲子发电课堂’,让小朋友也知道环保的重要性。”
陈小雨笑着点头:“您想得真远。”
“不远怎么行?”沈诗涵合上报告,“我们做的是互联网,更是未来。”
她想起马云团队正在联系的商户,想起马华腾和林溪在QQ上的聊天记录——那些看似微小的连接,正在慢慢织成一张网。太阳能板连接着城市电网,网线连接着人与人的距离,而梦想,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凌晨一点,马华腾和林溪还在宿舍里修改申请材料。林溪帮他核对财务报表,突然指着其中一项说:“这里写错了,上个月的服务器租金是五千,不是三千。”
马华腾有点不好意思:“太急了,没注意。”
“做事不能急。”林溪帮他改过来,“我爸总说,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比前面的更重要。”她看着他,“其实我知道,你不是不想申请,是怕诗涵姐觉得你没出息。”
马华腾的头低了低:“小时候她总护着我,我不想让她觉得,我长大了还是没本事。”
“那你就做出点样子给她看啊。”林溪拿起他的代码本,“你写的程序那么厉害,以后肯定能超过致一的互联网部门。”
年轻人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被点燃的星火。
***第二天一早,马华腾和林溪一起把申请材料交给王叔。走出办公室时,阳光正好,园区的小学里传来施工队调试音响的声音,隐约能听到儿歌的旋律。
“听说下个月开园,我们可以来当志愿者。”林溪笑着说。
马华腾点头,脚步轻快了不少。他看向远处的太阳能板,阳光洒在上面,折射出耀眼的光——就像他此刻的心情,终于拨开了迷雾,看到了前行的方向。
而在致一科技集团的总裁办公室里,沈诗涵正看着杭州园区的规划图,在“太阳能发电区”旁边画了个小太阳。她知道,无论是马云团队的“十八罗汉”慢慢聚齐,还是马华腾终于放下骄傲申请基金,亦或是那些在园区里安家的创业者们,他们的故事,都像这些太阳能板一样——只要有光,就能积蓄力量,然后,照亮更多地方。
(第七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TUD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